来自抖音号“玮成同学”的观点总结。
方法论:
- 不要想着“自律”
- 自律=牺牲=痛苦,大脑必然会对这件事产生抵触
- 关键要让自己感觉“爽”和“快乐”,主要方面是换个角度想事情(结合第三点),我只是在做让自己快乐的事情,促进多巴胺分泌
- 人只能长期的持续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没人能在有选择的情况下持续的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
- 过程大于>目标
- 假如达成目标是快乐的,过程都是不快乐的,那么这个目标一定无法长期达成
- 目标想太多,多巴胺分泌过多,那么过程分泌的就少,动力反而更小
- 专注过程,想着如何做好过程,更有利于目标达成
- 自我洗脑+习惯
- 自己认为爽,大脑就会分泌多巴胺,渴望持续的做,做成了,同样也会分泌多巴胺,渴望如果够强烈就可能上瘾。用各种方式自我洗脑
- 习惯让人没有自我消耗地自动化地做事,过程也不会有任何痛苦,如同吃饭喝水一般
- 习惯养成
- 身份认同。设定一个想成为的人,每做一个这类人会做的小事就证明你就是这类人,做的事从小到大,慢慢就成为了这样的人
- 触发点。时间、地点、接触物品等时机触发,就做某件事
- 绑定渴望。将喜欢做的事情和新习惯联系起来,让大脑以为是新习惯让自己分泌多巴胺
- 行动简单。只做很小很简单的事情,启动简单,清除一切障碍,但对坏习惯,最好当机立断地去除而不是循序渐进。
- 行动满足。行动完了进行奖励,吃好吃的,玩会游戏,买点好东西,或记录做成的事情增加成就感,写日记记录改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