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接近完整的六倍体小麦基因组

文章介绍了首个接近完整的小麦六倍体基因组——Triticum 3.0的组装情况,对比了与IWGSCv1.0版本的优缺点。Triticum 3.0在序列连续性上显著提高,但未达到染色体水平组装。研究使用了PacBio和Hi-C技术,有助于填补 IWGSCv1.0的gap,但缺乏染色体定位。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第一个接近完整的六倍体小麦基因组

今天在bioRxiv看到刚在线的有关小麦基因组的文章。文章题目是“The first near-complete assembly of the hexaploid bread wheat genome,Triticum aestivum”。

看到文章作者和单位的时候,我有点不淡定了。作者不太熟悉,猜测应该不是和IWGSC那伙人是一起的。作者单位包括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太平洋生物科学公司(研发PacBio测序的公司),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如果看过今年发表在Genome Research上有关粗山羊草的文章,对这一篇文章所采用的技术路线应该比较熟悉,因为两者采用的组装策略基本一致。我们主要说说与IWGSCv1.0版本相比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两者都是对中国春这一来自中国四川的小麦材料进行测序。IWGSCv1.0版本只采用了二代测序的reads,一点没有采用PacBio平台的数据。进一步结合Hi-C数据以及群体遗传数据,最后将序列组装至染色体水平。但是IWGSCv1.0版本的缺点之一就是gap太多,大概是只采用了二代测序的reads的缘故,不能有效覆盖GC含量高的区段和跨越高度重复区域。IWGSCv1.0版本的另外一个缺点是组装出的基因组扔不够完整,这个版本有14.79Gb还是远小于预计的17Gb。

相比IWGSCv1.0版本,本次发布的版本(Triticum 3.0 )在序列连续性上要比前者要好很多,根据文中的说法,contig的连续性要高24倍,组装出的基因组也达到了15.34Gb.但是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组装至染色体水平,因为没有结合现在流行的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