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有关考试驱动型数学学习的三个误区

为了在数学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是需要一定的训练的。本文就这种形式的学习中常见的误区谈谈见解。

一些值得商榷的做法:

1. 花大量时间看辅导视频/听老师讲解题目。

辅导视频是需要看的,看视频的目的是为了构建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这对刚入门的学习者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要达到应付数学考试的程度,学习的重点绝不应该放在看视频/听讲上,而应该放在解题的训练上

回想起高中数学学的好的同学,他们在数学课上,尤其是老师讲解作业的课上表现得似乎总是很轻松,甚至有的人会做别的习题。我不是说他们不认真听课,而是说他们在课堂上耗费的能量比那些以课堂为中心的学习者要少得多的,这才是他们有精力进行多线程工作的原因。老师的讲解对于他们来说只是自己已完成的工作的注脚。

2. 花大量时间做题。

既然花大量时间听课/看视频不行,那么大量做题为什么也不行呢?这其实是个老话题——题海战术有没有效?我认为这是因人而异的,有的人精力充沛,愿意整天在题海里畅游——这种人当然厉害,但我觉得没必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很清楚的,那就是应付一场考试。

既然目标明确,那么我们学习的流程应该很清楚:

Created with Raphaël 2.2.0 开始学习 实战演练 评估结果 是否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针对性训练 结束学习(参加考试) yes no

因此,我们做的每一道题都应该是有选择性的,尤其是针对性训练这一环节。

针对的对象是我们在实战演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同时针对性训练也不应该拘泥于题目的数量,而应该重视问题解决的效果。效果的评估可以参考“费曼学习法”的四个步骤。其中最后一个步骤“简化”可以算是针对性训练的最终成果。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解题速度过慢、解题策略选择不当都是因为题目的信息对于大脑来说过于复杂;经过训练后,大脑工作的过程应该是更加直接而迅速的——这就是流程的简化。

3. 花大量时间整理错题

整理错题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好习惯。的确,建立一个整洁的错题本是大有裨益的,但是学生在实际操作时往往存在误区,认为把错题整整齐齐抄在本子上,并添加上详细的注释就算是整理好了错题。于是错题整理变成了一个纯粹的抄写工作,甚至变成了由简变繁的过程。这是不符合学习中由繁变简的规律的。

错题本上最终形成的可供复习的内容,应该远远少于原题以及原题解题过程的内容。简而言之,针对性训练成果的最简形式应该成为错题本的核心部分。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