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后重回老东家?你需要明白这些事情

很多员工离职后会选择重返老东家,这在大中型企业中尤为常见。重返的原因包括创业失败后寻求稳定、业务拓展带来的新机会、企业文化认同等。企业通常对离职员工持欢迎态度,因为他们熟悉公司文化,融入快,且信息透明。然而,重返也需要考虑风险,如管理预期、薪资涨幅和职级变化,以及避免旧问题重现。做出正确决定的关键在于明确个人职业诉求和老东家是否匹配。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身在互联网科技圈的江湖中,你或许听过不少离职员工和前东家的爱恨情仇。其中有一种「逆行」现象,很耐人寻味:员工离职后,辗转工作了一段时间,又重新回到老东家任职。比如曾经从腾讯去了阿里,又回到腾讯任职开放平台部总经理的侯晓楠,还有出走金山创办小米、重返金山董事会的雷军。

抛开大佬们传奇的职业生涯不谈,作为「沉默的大多数」,普通公司雇员选择与老东家再相逢的原因是什么?背后又有哪些利弊,如何做出正确的决定?


一、到底有多少人想回老东家?


「还是老东家好,」动过这样心思的人不在少数。

《第一财经周刊》曾引用过一家招聘平台的全行业调研数据,有 47.9% 的员工表示,如果有机会,愿意回到原公司;也有 31.4% 的企业表示接纳前员工再入职,60.8% 的企业视情况而定,只有 7.8% 明确不允许二进宫。

不过愿意归愿意,真正成功回到老东家的人又有多少呢?可参考的是,腾讯曾公布过一份内部调查,显示共有 200 多位前员工在 2014-2016 年期间被再次聘用,在腾讯总体员工规模中占比不到 1%。而在流动性更大的阿里巴巴,已有超过 2000 名老员工被返聘。

离职员工再入职更常见于大中型企业,小企业的员工流失原因往往和公司业务瓶颈、工作稳定性有关;而大公司的业务、团队规模大,可吸纳人才回流的空间也更大。


二、离职后成功回到老东家的员工,都分为哪些类型?


1、创业型

每年踌躇满志地离开大厂创业的人不计其数,「再回首」的创业者有两种情况。

一是创业成功,商业模式得到市场验证,业务也恰好与老东家的商业版图互补;于是被老东家以战略投资或收购的形式收编麾下,顺理成章地回去担任负责人。比如乔布斯、支付宝出身的滴滴打车创始人程维,以及阿里出身的口碑网创始人李治国。

二是创业失败,重新寻找就业机会,包括融资不顺、团队变故等。他们有的技术实力过硬,有的因为对市场理解更深,受到老东家的赏识,挖回公司甚至直接升职。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