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技术】第1章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理论基础,测量方法,测量数据的估计和处理,误差分析(山东大学)

1.0    测量概论

1.1   测量系统

1.2   测量数据的估计和处理

1.3   测量系统误差分析基础

1.4  测量数据的估计和处理

  1.0 测量概论

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

人们在从事工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主要依靠对信息资源的开发、获取、传输和处理。

传感器处于研究对象与测控系统的接口位置, 是感知、获取与检测信息的窗口.

科学实验和生产过程, 都要通过传感器将其转换为容易传输与处理的电信号。

检测与转换技术:(自动检测技术和自动转换技术的总称) 是以研究检测系统中的信息提取、信息转换以及信息处理的理论与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应用技术学科。

检测与转换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

对被测物理量的测量原理、测量方法、测量系统和数据处理四个方面。

测量原理: 指用什么样的原理去测量被测量量。

1.1  测量系统

1. 测量系统构成

测量系统是传感器与测量仪表、变换装置等的有机组合。 图 1 - 1表示测量系统原理结构框图。

传感器是感受被测量的大小并输出相对应的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数据传输环节用来传输数据。

当测量系统的几个功能环节独立地分隔开的时候, 则必须由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输数据, 数据传输环节就是完成这种传输功能。

数据处理环节是将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处理和变换。

 如对信号进行放大、运算、线性化、 数-模或模-数转换, 变成另一种参数的信号或变成某种标准化的统一信号等, 使其输出信号便于显示、记录,  既可用于自动控制系统, 也可与计算机系统联接, 以便对测量信号进行信息处理。

数据显示环节将被测量信息变成人感官能接受的形式, 以完成监视、 控制或分析的目的。测量结果可以采用模拟显示, 也可采用数字显示, 也可以由记录装置进行自动记录或由打印机将数据打印出来。

 2.开环测量系统与闭环测量系统  

    (1) 开环测量系统

开环测量系统全部信息变换只沿着一个方向进行, 如图 1 - 2 所示。             其中x为输入量, y为输出量, k1、 k2、 k3为各个环节的传递系数。 输入、输出关系为   y=k1k2k3x          

 采用开环方式构成的测量系统, 结构较简单, 但各环节特性的变化都会造成测量误差。       

(2) 闭环测量系统:

有两个通道, 一为正向通道, 二为反馈通道, 其结构如图 1 - 3 所示。

  其中Δx为正向通道的输入量, β为反馈环节的传递系数, 正向通道的总传递系数k=k2k3。 由图 1 - 3可知:

显然, 这时整个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由反馈环节的特性决定, 放大器等环节特性的变化不会造成测量误差, 或者说造成的误差很小。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在构成测量系统时, 应将开环系统与闭环系统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加以应用, 才能达到所期望的目的。

  3、 测量概念        

测量是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系列操作。 所以测量也就是将被测量与同种性质的标准量进行比较, 确定被测量对标准量的倍数。 它可由下式表示:

       由测量所获得的被测的量值叫测量结果。测量结果可用一定的数值表示, 也可以用一条曲线或某种图形表示。  

       测量结果应包括:比值、测量单位、误差部分。

       选择其中适当的参数作为测量信号

        例如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参数是热电偶的电势, 差压流量传感器中的孔板工作参数是差压ΔP。

      测量过程:传感器从被测对象获取被测量的信息, 建立起测量信号, 经过变换、传输、处理, 获得被测量的值。

  1.2  测量分类  

实现被测量与标准量比较得出比值的方法, 称为测量方法。 针对不同测量任务进行具体分析以找出切实可行的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 从不同角度, 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根据获得测量值的方法(测量手段)可分为直接测量、间接测量和组合测量

根据测量的精度因素情况可分为等精度测量与非等精度测量

根据测量方式可分为偏差式测量、零位法测量与微差法测量

根据被测量变化快慢可分为静态测量与动态测量

根据测量敏感元件是否与被测介质接触可分为接触测量与非接触测量

根据测量系统是否向被测对象施加能量可分为主动式测量与被动式测量等。

 1. 直接测量、 间接测量与组合测量      

        使用仪表或传感器进行测量时, 对仪表读数不需要经过任何运算就能直接表示测量所需要的结果的测量方法称为直接测量

例如,用磁电式电流表测量电路的某一支路电流, 用弹簧管压力表测量压力等, 都属于直接测量。

直接测量的优点是测量过程简单而又迅速, 缺点是测量精度不高。

  先对与测量有确定函数关系的几个量进行测量, 将被测量结果代入函数关系式, 经过计算得到所需要的结果, 这种测量称为间接测量

间接测量测量手续较多, 花费时间较长, 一般用在直接测量不方便或者缺乏直接测量手段的场合。 

  若被测量必须经过求解联立方程组, 才能得到最后结果, 则称这样的测量为组合测量。组合测量是一种特殊的精密测量方法, 操作手续复杂, 花费时间长, 多用于科学实验或特殊场合。

    2. 等精度测量与不等精度测量        

用相同仪表与测量方法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重复测量, 称为等精度测量。        

用不同精度的仪表或不同的测量方法, 或在环境条件相差很大时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重复测量称为非等精度测量。

 3. 偏差式测量、 零位式测量与微差式测量        

用仪表指针的位移(即偏差)决定被测量的量值, 这种测量方法称为偏差式测量。应用这种方法测量时, 仪表刻度事先用标准器具标定。 在测量时, 输入被测量, 按照仪表指针在标尺上的示值, 决定被测量的数值。这种方法测量过程比较简单、 迅速, 但测量结果精度较低。(电磁式电流表)

     用指零仪表的零位指示检测测量系统的平衡状态, 在测量系统平衡时, 用已知的标准量决定被测量的量值, 这种测量方法称为零位式测量。

    在测量时, 已知标准量直接与被测量相比较, 已知量应连续可调, 指零仪表指零时, 被测量与已知标准量相等。 例如天平、电位差计等。零位式测量的优点是可以获得比较高的测量精度, 但测量过程比较复杂, 费时较长, 不适用于测量迅速变化的信号。 

       微差式测量是综合了偏差式测量与零位式测量的优点而提出的一种测量方法。它将被测量与已知的标准量相比较, 取得差值后, 再用偏差法测得此差值。应用这种方法测量时, 不需要调整标准量, 而只需测量两者的差值。设: N为标准量, x为被测量, Δ为二者之差, 则x=N+Δ。由于N是标准量, 其误差很小, 且ΔN, 因此可选用高灵敏度的偏差式仪表测量Δ, 即使测量Δ的精度较低, 但因Δx, 故总的测量精度仍很高。        

      微差式测量的优点是反应快, 而且测量精度高, 特别适用于在线控制参数的测量。

1.3  测量系统误差分析基础

        测量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测量获取被测量的真实值。但由于种种原因, 例如, 传感器本身性能不十分优良, 测量方法不十分完善, 外界干扰的影响等, 都会造成被测参数的测量值与真实值不一致, 两者不一致程度用测量误差表示。  

误差基本理论(周杏鹏:现代检测技术)

1.3.1 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

1、定义:测量结果与其真值的差异

定性概念,定量表示

Δx – 测量误差  x – 测量结果  x0 – 真值

2、真值:被测量的客观真实值

理论真值:理论上存在、计算推导出来,如:三角形内角和180度。

约定真值:国际上公认的最高基准值,如:基准米1m=1 650 763.73 λ(氪-86的能级跃迁在真空中的辐射波长)

1S= 9,192,631,770T(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能阶之间跃迁所辐射的电磁波的周期T )

相对真值:利用高一等级精度的仪器或装置的测量结果作为近似真值

标准仪器的测量标准差< 1/3 –1/10测量系统标准差。

3、标称值

计量或测量器具上的标注的量值。

如砝码:1g,10g.精密电阻标注100欧姆

4、示值(测量值或读数)

检测仪器(或系统)指示或显示的数值。 由于传感器、信号调理、AD都存在误差,所以示值与实际值有偏差。

5、测量误差

用器具进行测量时,测量的数值与被测量的实际值之间的差值。

6、 测量误差的来源

(1) 原理误差:

测量原理和方法本身存在缺陷和偏差

近似:理论分析与实际情况差异,如:非线性比较小时 可以近似为线性

假设:理论上成立、实际中不成立,如:误差因素互不相关

方法:测量方法存在错误或不足,如:采样频率低、测量基准错误

(2) 装置误差:

测量仪器、设备、装置导致的测量误差

机械:零件材料性能变化、配合间隙变化、传动比变化、蠕变、空程

电路:电源波动、元件老化、漂移、电气噪声

(3) 环境误差:

测量环境、条件引起的测量误差

空气温度、湿度,大气压力,振动,电磁场干扰,气流扰动,

(4) 使用误差:

读数误差、违规操作

1.3.2 误差表示方法

1、绝对误差

检测系统的测量值(示值)X与被测量真值Xo之间的代数差值ΔX.

ΔX=X-Xo

2、相对误差

检测系统测量值的绝对误差ΔX与被测量真值的比值δ

例如:用电压表测量电压为15.6V的电压,电压表读数为15.3V。

则:绝对误差为15.3-15.6=-0.3V 相对误差为-0.3/15.6=-1.92%

3、引用误差

检测系统测量值的绝对误差ΔX与系统量程L的比值。(ү)

4、最大引用误差

在规定条件,被测量平稳增加或减少时,在检测系统全量程所有测量值引用误差的最大者。

上述例题,测电压时采用的是20V的档位,则引用误差为:

-0.3/20=-1.5%

1.3.3 检测仪器的精度等级与容许误差

1. 精度等级

工业检测仪器(系统)常以最大引用误差作为判断精度等级的尺度。人为规定:取最大引用误差百分数的分子作为检测仪器(系统)精度等级的标志,也即用最大引用误差去掉正负号和百分号后的数字来表示精度等级,精度等级用符号G表示.

为统一和方便使用,国家标准GB 776—76《测量指仪表通用技术条件》规定,测量指示仪表的精度等级G分为:0.1、0.2、0.5、1.0、1.5、2.5、5.0七个等级,这也是工业检测仪器(系统)常用的精度等级。

检测仪器(系统)的精度等级出生产厂商根据其最大引用误差的大小并以选大不选小的原则就近套用上述精度等级得到。

例如:量程为0~1000V的数字电压表,如果其整个量程最大误差为1.05V,则:

所以,该仪表的精确度等级G为:0.2级

等级选择原则:

仪表的精度等级是反映仪表性能的最主要的质量指标,它充分地说明了仪表的测量精度,可较好地用于评估检测仪表在正常工作时(单次)测量的测量误差范围。

2. 容许误差    

容许误差是指检测仪器在规定使用条件下可能产生的最大误差范围,它也是衡量检测仪器的最重要的质量指标之一。

检测仪器的准确度、稳定度等指标都可用容许误差来表征。

按照部颁标准SJ943—82《电子仪器误差的一般规定》的规定,容许误差可用工作误差、固有误差、影响误差、稳定性误差来描述,通常直接用绝对误差表示。

(1)工作误差    

工作误差是指检测仪器(系统)在规定工作条件下正常工作时可能产生的最大误差。即当仪器外部环境的各种影响、仪器内部的工作状况及被测对象状态为任意的组合时,仪器工作所能产生误差的最大值。

这种表示方式的优点是使用方便,可利用工作误差直接估计测量结果误差的最大范围。

缺点是由于工作误差是在最不利组合下给出的,而在实际测量中环境条件、仪表本身和被测对象所有最不利组合出现的概率很小,所以,用工作误差来估计平时某次正常测量误差,往往偏大。

 (2)固有误差    

当环境和各种试验条件均处于基准条件下时,检测仪器所反映的误差称固有误差。由于基准条件比较严格,所以,固有误差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仪器本身所固有的技术性能。  

(3)影响误差    

影响误差是指仅有一个参量处在检测仪器(系统)规定工作范围内,而其他所有参量均处在基准条件时检测仪器(系统)所具有的误差,如环境温度变化产生的误差、供电电压波动产生的误差等。影响误差可用于分析检测仪器(系统)误差的主要构成,以及寻找减小和降低仪器误差的主要方向。

(4)稳定性误差  

稳定性误差是指仪表工作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在规定的时间内,检测仪器(系统)各测量值与其标称值间的最大偏差。用稳定性误差估计平时某次正常测量误差,通常比实际测量误差偏小。     工程上.常用工作误差和稳定性误差结合来估计平时测量误差和测量误差范围,评价检测仪器在正常使用时所具有的实际精度。

例: 被测电压实际值约为21.7v,现有四种电压表:  

1.5级、量程为0~30 V的A表;    

1.5级、量程为0~50 V的B表;    

1.0级、量程为0~50V的C表;  

0.2级、量程为0~360v的D表。

请问选用哪种规格的电压表进行测量产生的测量误差较小?

解1 :用四种表进行测量可能产生的最大绝对误差如下:

四者比较,通常选用A表进行测量所产生的测量误差较小。

   1.3.4 误差的分类

1. 根据测量数据中的误差所呈现的规律(性质), 将误差分为三种, 即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这种分类方法便于测量数据处理。      

(1) 系统误差

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重复测量时, 如果误差按照一定的规律出现, 则把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例如, 标准量值的不准确及仪表刻度的不准确而引起的误差。

  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测量所用的工具(仪器、量具等)本身性能不完善或安装、布置、调整不当而产生的误差;在测量过程中因温度、湿度、气压、电磁干扰等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所产生的误差;因测量方法不完善、或者测量所依据的理论本身不完善等原因所产生的误差;因操作人员视读方式不当造成的读数误差等。

总之,系统误差的特征是测量误差出现的有规律性和产生原因的可知性。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和变化规律一般可通过实验和分析查出。因此,系统误差可被设法确定并消除。

(2) 随机误差(偶然误差):

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重复测量时, 绝对值和符号不可预知地随机变化, 但就误差的总体而言, 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性的误差称为随机误差。

       随机误差主要是由于检测仪器或测量过程中某些未知或无法控制的随机因素(如仪器的某些元器件性能不稳定,外界温度、湿度变化,空中电磁波扰动,电网的畸变与波动等)综合作用的结果。随机误差的变化通常难以预测因此也无法通过实验方法确定、修正和消除。但是通过足够多的测量比较可以发现随机误差服从某种统计规律。 通常用精密度表征随机误差的大小。精密度越低随机误差越大.

(3) 粗大误差:

明显偏离测量结果的误差称为粗大误差, 又称疏忽误差。是由于测量者疏忽大意或环境条件的突然变化而引起的。对于粗大误差, 首先应设法判断是否存在, 然后将其剔除。

精度是反映检测仪器的综合指标,是测量结果与真值接近的程度.

1、精密度

计量的精密度(precision of measurement),系指在相同条件下,对被测量进行多次反复测量,测得值之间的一致(符合)程度。从测量误差的角度来说,精密度所反映的是测得值的随机误差。精密度高,随机误差小。也就是说,测得值的随机误差小,不一定其系统误差亦小。

2.准确度

计量的准确度(correctness of measurement),系指被测量的测得值与其“真值”的接近程度。从测量误差的角度来说,准确度所反映的是测得值的系统误差。准确度高,不一定精密度高。也就是说,测得值的系统误差小,不一定其随机误差亦小。

3.精确度

计量的精确度 (accuracy of measurement),指被测量的测得值之间的一致程度以及与其“真值”的接近程度,即是精密度和准确度的综合概念。从测量误差的角度来说,精确度是测得值的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综合反映。

2. 按被测参量与时间的关系分类    

按被测参量与时间的关系,测量误差可分为静态误差和动态误差两大类。

习惯上,将被测参量不随时间变化时所测得的误差称为静态误差;

在被测量随时间变化过程中进行测量时所产生的附加误差称为动态误差。动态误差是由于 检测系统对输入信号变化响应上的滞后或输入信号中不同频率成分通过检测系统时受到不同的衰减和延迟而造成的误差。动态误差的大小为动态时测量和静态时测量所得误差值的差值。

3、基本误差和附加误差

从使用角度可分为基本误差和附加差.

基本误差是指仪表在规定的标准条件下具有的误差.

例如:仪表是在电源电压220 v±5v、电网频率50Hz±2、环境温度20℃±5℃、大气压力0.1MPa,湿度85%的条件下标定的,如果这台仪表今后也在这个条件下工作,则仪表所具有的误差为基本误差。如温度计误差0.1度

当仪表的使用条件偏离额定条件时,就会出现附加误差.

4 误差常用的术语

(1)零点误差 零点误差的定义是当输入为0%时,输出的误差.

(2)量程误差 程误差的定义是仪表输出的理想量程与实测量程之差.

习题

1、什么是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

2、什么是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引用误差?

3、什么是真值、约定真值和相对真值?

4、某同学用量程200v的电压表,测量90v的电压时,示值为98.8v,求该测量值的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和引用误差? 5.书上7,8

  • 8
    点赞
  • 1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