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说过:管理者,必须要卓有成效。卓有成效是管理职业的使命,是管理者之魂,是管理者之本。如下是我的一些管理工作领悟,共勉!
1.规划运筹有远见-顶层设计
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管理者不能只着眼于短期的策略规划,还需要有制定长期计划的能力。管理者不能目光短浅,要深谋远虑,有远见,并且适时让员工了解公司的远景,让员工不至于在繁杂的事务中迷失方向。一个没有规划与统筹能力的人,是做不好管理者这一角色的。
2. 执行决策是关键-目标驱动
房谋杜断!管理者需要有决策与执行能力。每一个项目或者产品,都需要在规划中执行和推进,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交付时间点,这个需要有很强的跨部门推进能力。虽然有很多事情以集体决策为宜,但管理者仍常常需要独立决策,包括分派工作、人力协调、化解员工纷争等等。决策之后,就需要团队共同的执行。而团队执行力的关键是管理者自身的执行力。
3.沟通协调懂技巧-结果导向
沟通从心开始,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在企业里,冲突难免会发生。此时,彼此间应互相支持和理解,互相协调,而一旦冲突激化,管理者就必须出面进行解决。作为管理者,要敏锐地察觉到下属的情绪,建立疏通、宣泄的管道,对于情节严重的冲突,或者可能会扩大对立面的矛盾事件,要坚决地加以排解。
4.自我管理立标杆-以身作则
做好管理的前提是自我管理到位!管理者在企业制度上要以身作则,不能“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要讲诚信,实现对下属的承诺。比如公司交给你一项新制度:除在指定吸烟区吸烟,禁止任何人在办公区吸烟。而此时,你是个吸烟爱好者。这时,你就应该一起遵守这项新规定,不能给自己开小灶,哪怕一次也不能出现,否则会影响到员工对这项规定的执行。
5. 培养团队敢担当-立制育人
育人到底有多么重要?成事,微观上就是把领导交给的任务完成,宏观上就是成就一个举足轻重的项目或者产品线。立制,就是制定做事的流程、标准、规则,即使自己离开了,让别人按照自己的这套制度来做这件事也能很快完成任务。育才,就是培养人才。通俗讲,成事占30%,立制占30%,育人占40%。所以,领导人要善于培养人才。管理优秀的中层管理者应更多的关注员工的潜能开发,鼓励和帮助下属取得成功。培养优秀人才,是管理者的重要任务。因此,作为管理者,在发布指示时,不用太过详尽,由此引导员工反复思考、亲自制定计划策略并付诸实行,让员工能够独立自主,逐渐可以独当一面。
6. 带领团队打胜仗-团队合作
团队合作是成功的必备条件吗?在一个团队里,成员各有各的特点和风格,之所以能够协同作战,是因为管理者在其中起到的关键作用。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管理者是团队中的“灵魂人物”,他们善于营造一种团队协作,平等沟通的文化氛围,他们有带领团队的能力。团队合作对于管理者的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很多时候,管理失败,就是因为管理者处不好关系,带不好团队。
7. 工作安排要合理-任人唯知
领导在忙什么?哈佛大学的多年研究发现,就是三件事:沟通,日程和关系网。沟通是管理的核心,包括团队内部和跨部门之间的沟通,沟通要完成几个目标:一是岗位认同,也就是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二是任务认同,也就是认同任务和职责;三是文化认同,也就是对于企业文化和团队文化的认同。关系网的建设尤为重要,涉及到不同团队对于任务和优先级的认同和落底。
8.解决问题体系化-持续改进
解决问题是就是优秀领导的核心竞争力!体系化解决问题是就是卓越领导的核心竞争力!经常在工作中遇到各种问题,有合作方的项目,有自有团队的沟通问题等,需要发现问题的本质,梳理计划和要求,推动执行并解决实际问题。
9.能上能下谋发展-提升格局
一个人做大事有三条: 1、耐得住寂寞;2、忍得住心烦;3、受得了委屈。放下包袱寻出路:放下个人恩怨,用通盘眼光,用战略高度,考虑全局问题。一个高人是挫折磨练出来的,一个强者是强大的对手给培养出来的。最鲜艳的花都是从粪土里出来的。
10.带团队仁和为上-仁和之道
仁者无敌,就是要善待团队的每一个人,换位思考去帮助他们成长和突破自我,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和就是天时地利人和,一是能保持阴阳平衡,对立统一;二是条件思维,条件的设定和转化,达到在不同条件下的变通思维,激励团队来做成事,就是我们常讲的:没有条件(基础),创造条件(设定条件想办法)也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