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cv cv2.resize 会产生多余的边框 paddle unet 模型输出多出来边框的解决方法

博客介绍了在使用PaddlePaddle的U-Net模型时,由于OpenCV的cv2.resize操作导致识别图片出现多余的边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建议将DeepLabV3P.py文件中的相关代码替换为PIL的resize方法,从而避免多余的边框问题。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识别出的图片有bug会多出来边框. 解决方法是
修改D:\Anaconda3\Lib\site-packages\paddlex\cv\models\deeplabv3p.py 的第492行,

pred = cv2.resize(pred, (w, h), cv2.INTER_NEAREST) 

这一行的代码替换成下面的代码即可

    image = Image.fromarray(pred)
    image = image.resize
参考资源链接:[Python cv2.resize函数尺寸调整详解](https://wenku.csdn.net/doc/6412b4c7be7fbd1778d40c98?utm_source=wenku_answer2doc_content) 在使用OpenCVcv2.resize函数进行图像缩放时,正确选择输出尺寸与插值方法是保证图像质量与满足特定需求的关键。推荐的资料《Python cv2.resize函数尺寸调整详解》中详细讲解了这些概念及其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首先,输出尺寸的正确选择涉及到`dsize`参数的使用,它是一个包含宽度和高度的元组`(width, height)`。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参数顺序与图像的原始形状顺序相反,即应该先指定宽度再指定高度。 例如,如果你有一个宽度为600像素、高度为400像素的图像,并且你想将其调整到宽度为300像素、高度为200像素,你应该这样设置dsize: ```python img = cv2.imread('path_to_image.jpg') resized_img = cv2.resize(img, (300, 200)) ``` 选择合适的插值方法对于缩放后的图像质量有重大影响。`cv2.INTER_CUBIC`提供了较高的图像质量,适合细致的图像处理工作,但计算量较大。如果需要更快的处理速度,可以考虑使用`cv2.INTER_LINEAR`或`cv2.INTER_NEAREST`,它们分别提供了中等和较低的图像质量。 在代码中选择插值方法的示例如下: ```python img = cv2.imread('path_to_image.jpg') resized_img = cv2.resize(img, (300, 200), interpolation=cv2.INTER_CUBIC)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使用了`cv2.INTER_CUBIC`插值方法来保证图像缩放后的质量。 掌握了这些关键概念后,你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灵活选择合适的参数和方法,以确保图像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这些概念以及更多图像处理技巧,建议深入阅读《Python cv2.resize函数尺寸调整详解》。这本书不仅涵盖了基础概念,还包括了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案例,帮助你更好地掌握图像尺寸调整与图像变换技术。 参考资源链接:[Python cv2.resize函数尺寸调整详解](https://wenku.csdn.net/doc/6412b4c7be7fbd1778d40c98?utm_source=wenku_answer2doc_content)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