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波---走出软件作坊:三五个人十来条枪 如何成为开发正规军(二十二)

这几天,去了一趟罗布泊。

为什么去罗布泊?

因 为罗布泊没有办公室、没有客户、没有员工、没有邮件、没有电话。大沙漠中一望无际还是沙漠,地表温度接近60度,人很渺小,人的生命也很脆弱,唯一能做的 就是找个凉快地方躺下保存体力、保存好水和食物。就这样,在路上,可以有很空的心去思考。(让我想到《商道》中的戒盈杯)

帮助一个公司做大。过去是求生存,有什么项目就逮什么项目,不管能不能做了,人员素质能不能达到,有单就收,生存比任何诚信、质量、企业文化都重要。

终 于几年来业务模式、收入、团队都稳定了,但未来如何走就摆在了面前。33%的税、办公写字楼租金、员工工资三险一金、销售费用、出差费用、办公费用,不管 你有没有单子,这些就要支付。即使今天下班公司关门,钱还在哗哗的流,尤其员工多了,每月的流水费用就在上百万。而每月能够拿回超过100万的销售单子给 员工发工资,并且还能处理每个月的租金、销售费用、出差费用、水电互联网服务器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等等等,都是一个未知数。而下个月的单子是否能成功, 更是未知数。而下个月的费用却要照常发生。

于是,我把这几年所做过的所有项目都整理了一番,目前的产品也整理了一番,现在流行的可被风投的业务模式也梳理了一番,希望得到能继承过去还能结合未来发展的良好盈利模式。

我 手头也有需求管理系统和BUG管理工具,关于产品的增强,有N多的方面。但增强了会如何?我要的是能大规模销售(对等员工的薪水和素质,理解能力和销售能 力有限,不能销售带有高深管理理念的产品,员工无法理解软件中含盖的管理理念,当然也无法传递给客户);我也需要能大规模实施培训,大规模服务支持(如果 需要一个员工花费半年的学习才能胜任岗位,这样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就非常高了,不利于大规模扩张,因为可用人的数量跟不上规模)。而且产品能具有普遍适 用性,涵盖尽可能多的客户群。

我们都知道,做新软件研发,是很消耗资金的。所以,我们都尽量使每一个产品都能生命周期尽可能的长。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把软件分离为简化版、标准版、高级版,分别对应那些IT信息化水平和信息化理念层次不同的客户。

对 于低级用户,就塑造产品成为一个电子化功能工具,你可以用纸张手工代替,你也可以用EXCEL代替,但这个电子化的管理软件(可以称它为MIS)可能比纸 张手工和EXCEL更好一些,所以价格也便宜。在销售队伍的配备、产品宣传、产品包装、定价、实施方法、实施团队配备、服务方法、服务团队配备上都有很大 差异。对于中端客户,就会嵌入可量化的管理模型。管理理念是一个很缥缈的东西,你说你这个管理软件管理思想先进,你凭什么,你拿出来真凭实据看。所以,给 从未做过管理也不懂管理的普通员工讲通管理方法,并且让他们传递给客户,这种思路是不靠谱的。所以需要可量化的管理模型。输入数据,经过模型计划,就得到 有价值的输出。这个模型是创新的,有价值的。很多管理软件遭到最终用户的使用,就是由于最终使用者并未感觉到软件给他自己本人带来了什么明显效果,反而只 是一个数据录入者,供管理者分析决策用,而他又不清楚管理者有什么用,就觉得天天很累的输入数据没有意义。所以,需要有可量化的管理模型,是很好给员工传 递的,员工给客户传递的时候也不会走样,客户也感觉录入数据有了意义,皆大欢喜。

对于高端客户,就需要给软件注入管理方法。如何更有效的管理生产,如何更有效的管理销售,如何更有效的管理服务。而这种管理方法,是普通员工所无法理解并传递的。所以这类客户,就需要咨询式销售,与之跟随的产品市场宣传、实施、服务都不一样。

我 们很容易从这里例子联想到中国移动。就一个打电话,很简单的功能,还需要把客户区分为全球通、动感地带、神州行。全球通选择了王石作为代言人,“我能”的 宣传口号寓意了企业领导者掌控企业的信心和霸气。而动感地带选择了周杰伦,我的地盘我做主,很嘻哈。而神州行选择了葛优,我看行,整个一个精打细算的老百 姓。大家如果解除过中国移动的客户杂志,你会发现全球通、动感地带的杂志内容截然不同。这就是客户细分。

我们的软件产品也需要客户细分。否则低端客户觉得产品复杂,高端客户觉得小儿科,我们两头客户都得罪了。

这 几天的罗布泊之行,公司管理团队做了很多交流,对未来产品发展和盈利模式和销售模式和现有员工素质都做了综合讨论。要不要开发新产品,什么时间开发,市场 目标客户群多大,潜在竞争对手是哪些,我们如何防御,我们的盈利模式怎样,他们会占有多大的市场份额,我们最终可能会占多大,值不值得我们做,我们现有的 资金和人才是否匹配我们去开发新产品,我们的困境和发展是否是新产品能解决的,在我们投入人力和资金研发的时候,哪些业务和人员来支撑发展,竞争对手如果 发动进攻我们如何防御。我们一定不能一边忍着挨打一边研发,那样很可能我们没有尝到新产品的好处就自己先死了。

新 的产品而且要与现有产品形成增强的核心竞争力。就像微软,虽然是世界软件帝国霸主,虽然微软的产品线有上百条,但微软主要营收也仅仅是在于四个产 品:Windows、SQLSERVER、Office、VisualStudio。四个产品有机结合,互相增强,使微软整个产品战略整体推进。别的公司 也生产微软类似的产品,但整合性不好,或者只是生产某一类产品,就无法形成整合竞争力。我们经常会说一句话:用了微软的东西,就得什么技术都得用微软的, 否则就配合不力。可见微软的产品整合竞争力多强。我们做产品也需要这种产品体系。像金山词霸、毒霸、影霸,虽然都是消费类软件,通用性强,受众广泛,但几 个产品并没有形成整合的竞争力,全是单点,在翻译、杀毒、多媒体播放各个领域都面临着强大的竞争对手,无法形成自己的整合竞争力,所以一直前进的很辛苦。 我们做企业管理软件,就是不断产生主打产品,几个主打产品互相结合,并且这几个主打产品还能扩展形成相关的小的子系统,这样每个主打产品其实都是一个产品 群,几个产品群互相结合,这种解决方案就很威力强大了。所以我们做产品规划的时候,都要思考新产品与老产品的关系,最好形成整合互补关系,而不是代替的关 系,更不能形成互相不关系的关系。

我 们不赞成跳跃式产品规划,看什么有前途就去做。因为一个公司在行业中有固有的形象和影响力,客户认为你就是IBM而非DELL而非迪斯尼,当然苹果转变不 成通用。这就是企业气质,和人的性格一样,有些人永远无法成为管理者,有人永远无法成为软件开发高手。有网友提到蓝海战略。第一,蓝海不是那么容易寻找 的,但公司需要每天开张销售。第二,寻找到的蓝海往往与现在无法结合,看着好却无法去做,做企业不能乱做,有可为有不可为,今天看搜索不错就去做搜索,明 天看地图不错就去做地图,后天看网游不错就做网游,这类企业活不长。你如果在这样的企业工作,你能适应不断转变的要求么,你是一个搞搜索开发的,你能很快 转去做网游吗?所以,产品战略规划,最难的就是继承过去,结合过去,还要面向未来。很多程序员有个毛病就是老喜欢推翻别人的代码自己重写一次,这种程序员 能力是很低的,高的程序员都是如庖丁解牛一般,在看似复杂关联的环境下还能游刃有余。

产 品规划,我们尽量促使产品成为消费类软件或基础类软件。所谓消费类软件,就是每个人都需要,每个人都得装一套。所谓基础类软件,如中间件、数据库、阿里巴 巴平台等等都是基础类软件,上面可以插入或扩展许多合作伙伴的产品,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链。这种产业链就类似整合产品核心竞争力,互相结合整体推进,就强大 的很。大家研发产品的时候一定要记得这两个关键点:整合产品竞争力、基础类软件与合作伙伴。

其 实做产品,都有一定的产品周期。我这10年来,经历了两代产品的研发。第一年开始提上日程,解决要不要研发的事情。要不要研发就涉及到我上述提到的那么多 问题,不商量定,新研发或许刚开个头就被下马了。而且要不要研发,需要全体人的支持和老板的坚决决定,否则有些利益团体给老板吹风,本来研发就是需要大量 的人和资金,需要长时间研发、推广、销售才能看到效果,如果目前一面临点小困难,就很容易让老板动摇,就把新研发砍掉了,大家都去忙于应付目前的困难。所 以,很多公司没有新研发,都是随着客户的项目来完成产品的实现。这样必然留下这个项目的缺陷和局限。所以,大家也总是忙于应付困难,而且困难总是一个接一 个,怎么也解决不完,而无暇顾及未来发展研发。

解 决了要不要研发的事情,就需要把人和资金和时间都抽出来。需要的人,现有的员工无法达到,就看是招聘还是与其它公司合作,还是做代理先下水探探路?另外, 抽取出来现有员工,他过去的职能就需要相应能力的人顶上。这个交接能否顺利交接,都需要时间。而时间就会引起变动,新的异常又会出现,到底去救火还是抽刀 断水?

把人布局好,才能规划产品。所以一个产品的研发,往往是立项、筹备就花费一年,设计、开发、测试、文案,为新产品而匹配的市场、销售、咨询、实施、支持团队的打造这些都需要花费1-2年的时间。

而 产品一出来,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来做宣传。宣传了还不一定能起个水花。这个阶段的销售收入,根本无法承担公司主要收入来源,还处于投入大于产出期。一小部 分客户才知道,很多客户还不知道。即使这一小部分知道了,许多人还在观望,希望看看别人应用的效果。好不容易有先锋客户愿意尝试,但由于为了推广,销售单 子就必须低价推行,否则人家觉得风险太高。等做出来几个典型的成功案例,可以带其他潜在客户进行现场参观的时候,一年已经不知不觉过去。

一 年多的销售攻势和市场攻势,还有实施成功案例的支撑,终于有数量的客户签单了,他们看到了应用的成功案例,开始应用,但远还未到大斗收金的阶段,这才是开 始投入产出刚刚能持平的一年。不要乐观,这个阶段很危险。因为灯塔客户的实施,只是个别。如果失败了,影响也就那么大。再挑选一些客户,还是能东山再起 的。到了这个阶段,可能是销售硬顶着劲花费了大量手段强挤出来单子,最后却被做砸了,这时候影响就大了。因为这类客户不是灯塔客户。灯塔客户很先锋,知道 尝试是有可能失败的,失败了也在情理之中。但这一阶段的客户,都是想尝鲜但又怕烫手的主儿,一旦失败,很容易传播其他更谨慎的客户,说他们的产品不行,不 能尝啊。这就,没有后来了,半路地夭折了。

在第五个年头,终于迎来了收割年。大规模的销售、实施都展开了,团队也磨合成熟了,做事也有固定流程和模式了。如何低成本、有质量、大规模的实施成了关键思考点。这个时候,看着销售势头挺好,往往年底一算账,成本也高,最后没捞到几个子儿。

在 第六个年头,多年的媳妇熬成了婆,销售收入节节高,开始资金补仓。第七、第八年都在延续、持平,不断升级维护、做相关周边功能的开发。那些怀疑者、守旧者 都也随大流购买了软件。但危机已经暗浮。一个市场,往往目标客户数是一定的,软件这个东西也不是像矿泉水一样天天喝完还得继续买。鱼总有打尽的一天,做维 护服务和升级服务,也只是把鱼养起来慢慢吃,但总是吃的少,现在的服务费用还无法支撑公司主流收入。

我 们运作产品,就是希望推广期尽量的短,销售期越长越好。通过细分客户群,通过新业务功能的增加,通过关联产品的开发,我们不断延续。可能,换了一个新的界 面风格,改进的性能,改进了稳定性,就可以发布一个重要的版本,做个市场秀。市场这个东西不能冷了,一冷了再想炒热就比较难。不延续做,客户就容易遗忘。 就如同可口可乐,如果一年不做广告,就在渠道默默的铺货,很多消费者都奇怪可口可乐是否要倒闭了,种种猜测就让消费者购买产生迟疑影响了销售。

在销售好的时候,大家都觉得产品肯定还能火好几年,反对下一代产品研发的人很多。

而真正的下一代研发,其实最好在产品第七年就开始启动研究立项。这样,老的产品在推出8-10后,慢慢进入衰落期,下一代产品就能成为新的现金牛,继续带领公司营收创新高。

研 发的早了,推出来市场接受不了,不仅花费大量市场费用而无起色,就连员工和公司高层都觉得没有希望。本来好好的一个产品,就这样被停掉了。研发的晚了呢, 人家竞争对手已经推出,我们才匆忙跟随,很容易新产品不优秀,老产品在衰老,几个回合就全军覆没。所以做公司,真是每日如履薄冰,随时都有覆没的危险。

关 于新产品的研发,一定要有这个产品生命周期的视野。要从产业、竞争环境、国家环境、客户行业、技术发展多个角度去思考产品规划。在产品8-10年的生命周 期内,每一年的产品完善重点,每一年的市场、销售、定价、实施、服务策略都需要不断调整,而且要针对不同产品层次不同客户层次调整所有策略。

很 多人问我是怎么研发一套可扩展的架构。我说,你不了解这个架构最后的演化未来,不了解这个架构的生命周期,那么你就无法研发可扩展的架构。我们是做企业管 理软件,不是做一个百变金刚的企业业务开发平台。架构所应用的产品,它的生命周期是3年,5年,还是10年,还是20年,决定了架构的要求。而且客户行业 未来的8-10年的变化会如何。而客户行业往往受中国政策和发展变化影响很大。所以我也喜欢看《经济新闻联播》之类的节目,也阅读《中国经营报》这样的报 纸。我一般也就能看到3年,5年都看不到。这样的素质,把握一个8-10年生命周期的产品,确实需要不断的升级自己的知识面和眼光层次,以保证自己能不断 调整,不断滚动这3年的步长眼光。

这 就是一个CTO需要做的产品生命周期规划。大局规划,细处入手,客户最关键的需求实现。大规划、大研发,既耗资金又不容易掌控这么庞大的团队又不容易控制 这么长的研发周期。而技术总监,可能重点关注于这个产品的实现执行组织。而CTO,就需要在客户、产业、技术、盈利模式方面能有长远并且综合的产品战略。 CTO和技术总监的关系类似于国家主席与国家总理之间的拍档关系,一个负责产品战略,一个负责产品实现执行。

波、波、波,我想起产品生命周期,老想到这个声音。这个声音来自于我曾经痴迷的《街头霸王》。里面的KEN一样,会连续发出白色的气功波,几个连环组合就把对手打倒在地,一波接着一波。我希望,产品波也是如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