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必须要知道的25个简约设计理念

“一旦做到了简洁,你将无所不能。”

—乔布斯

想拥有更多是人的本性,但好的产品在功能上往往都是极其简单的。

花了几天时间把《简约至上:交互式设计四策略》又看了一遍,几年前就看过,可能是当时做产品和接触设计的经验并不多,即使当时满受启发,但是之后大部分原理基本都已经忘记。如今重新看一遍,有了更深的体会和感触,书并不厚,薄薄的一本,但是其中蕴含的设计原理和理念一点也不简单。

作者倾其力提炼的数条实用的金科玉律,让读者,特别对有过相关经验的人有着醍醐灌顶之效。而对于刚入行做产品或从事设计相关工作的童鞋也会有很深刻的启发。

当然,也特别推荐给非相关领域工作的朋友,因其中涉及到的用户体验原理以及针对产品的减法策略也特别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工作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话说简单

相信大家都遇到过电脑中病毒黑屏、蓝屏,运行缓慢、经常故障死机的情况,这个时候往往需要重装系统,而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是一件特别麻烦的事情。

为什么重装系统不能像插座这样简单?

人们都喜欢简单、值得信赖、适应性强的产品。

简单并不意味着最小化

确实比自行车简单,但是没法骑

所以,简单并不意味着欠缺或者低劣,也不意味着不注重装饰和完全赤裸裸,而是装饰更加贴近于设计本身,任何不必要的要素都应该被剔除。

同时,一定要留意看似简单的东西。

比如减肥药、跟股发大财的事情之类,这些貌似简单的东西往往没有一个能够应验,或者说它们的存在反而会让事情变得更复杂、效果更差,往往给你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你应该要认识什么才是简单的体验?

认识简单

可以采取两种方式:

  • 简单的方式:写出自己想要做的东西,并且问自己做这件事情到底是为了什么?

  • 更好的方式:描述清楚用户的使用场景以及你是怎么满足用户在该场景下的需求的。

你只需要长期坚持理解用户的偏好和行为,并思考如何直接满足他们的需求,你会发现其实用户要的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多。

那么应该怎么去理解用户?

很简单,走出办公室,到用户使用产品的环境。

你会发现,用户使用产品的真实环境比你想象中的要复杂很多,他们在家里、公司、户外往往都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干扰。因此,你的设计必须要能够适应这些干扰。

但是在理解用户场景的时候,有一定特别需要注意的就是:哪怕是同一种类型的产品,不同类型的用户具有不同需求。

简单的说,可以把用户分为三种类型:

专家用户:愿意探索你的产品或者服务,并且会给你提各种建议,比如电子产品发烧友,这类用户虽然很专业并且愿意投入时间来研究新产品,但是这类用户总体上占少数。

随意用户:他们用过类似的产品,也有兴趣使用更高级和复杂的产品,但是却不愿意接触新东西,但是新的功能必须简单,能够不影响他们之前的使用,这类用户比你想象中的少。

主流用户:这是最大的一类用户群里,他们不会因为你的技术使用你的产品,他们使用产品的目的就是完成某件事情,并且永远不会产生学会所有功能的想法。这类用户典型的口头禅就是“我的XX只需要可以XX就可以了”。

举个例子,相信很多人都使用过EXECL,并且使用时间长达5年之久,有一些人掌握了一些高级技巧,但是大部分人只会对金额栏进行简单的求和。

因此,你想要吸引大众就必须要专注主流。

一定要忽略掉专家型用户的意见,因为他们的建议会让你的主流用户觉得你的产品极其复杂和不好用,哪怕这些专家型用户是你的忠实粉丝!

比如福特的T型车并不是当时市场上的第一辆汽车,但却是第一辆为平民大众制造的汽车。亨利·福特之所以能彻底改变汽车业,就是因为他毫不动摇地把典型用户作为自己的目标。他的核心理念就是简单。

“我们要为大多数人制造一辆汽车。这辆车……足够小,哪怕一个人也可以驾驶它、修理它。我们要为它设计出最简单、最先进的引擎,然后再投入生产。但这辆车的售价却非常低,不会有人因为工资不高而买不起它。”

——亨利·福特谈T型车

那么如何做出一款让用户觉得满意的产品?

产品表面上是在满足用户的需求,但实际上任何的用户在使用产品的时候都会有一个使用它的理由,而这个理由并不仅仅是这个产品可以帮助他解决问题。

情感化设计

首先你要理解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他们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会有感情的流露,而好的产品可以让用户感到井然有序、轻松自在,而不仅仅是一个只满足功能需要的枯燥产品。

人都有控制欲

其次,用户使用任何产品都希望自己可以有掌控感,否则会让他们感到不安,所以最好不要让你的产品告诉用户该干什么,都是他们可以容易、可靠、快速的掌控,而简单就是感觉在掌控一切。

用户视角体验使用过程

你一定要仔细描述出用户从开始使用产品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一直在做什么,要对用户的行为感兴趣,而不是成天盯着你的设计沾沾自喜。

解决极端环境的可用性

把你的设计尽可能放到更多的情境中,而你的设计需要瞄准那个极端的目标,即使那些目标现在还没有办法实现,但是会帮助你的产品保持简单。

简单的产品可以通过简单的话来描述

如果连你自己都没有办法说清楚你做的东西,那么你就不要指望你的听众可以听懂。

克制

不要着急设计,太早开始设计往往会遗漏重要的见解,更严重的是你的设计思路可能完全错误,乍一看貌似简单的问题,可能你根本没有理解其复杂性,那么你设计出来的东西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一定要明确自己的认识后才开始设计。

真正伟大的人还会继续向前,直至找到问题的关键和深层次原因,然后再拿出一个优雅的、堪称完美的有效方案。

——史蒂夫•乔布斯

分享你的认识

和尽可能多的人分享,让他们理解和谨记你的核心理念,让参与项目的每一个人都知道他们应该交付什么样的功能。

但是仅仅从上面几个方面你还是没有办法开始设计,因为这些都属于'''道',是理念是思想但不是方法,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简约设计的四个有效策略。

删除

去掉所有不必要的功能,直至减到不能再减。

人们都舍不得扔东西,即使它已经破烂不堪,砍掉功能是一件极其痛苦和残忍的事情,但是需要血腥无情。

对于残缺的功能一定要果断砍掉,即使已经在上面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努力。

正如杰克·莫菲特所说"坏的可以修好,但是次品永远存在",所以你的观念应该从”为什么要去掉它“转变为”为什么要留着它“。

聚焦核心功能

删除一项功能对不同的用户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必须要关注用户的核心需求,避免删错,任何的功能都会有用户使用,不要去假设删除过后用户可能会怎么样,这样只会不断刺激求全的心理,就会不断的为产品增加新的功能而不是做减法。对于用户的意见你一定要倾听,但绝对不能盲从。

给功能排优先级

在确定什么功能应该保留,什么功能应该删除,最好的方式就是对于功能排定优先级,从用户使用产品的基本需求出发,直到用户从开始使用完成最终使用的整个流程,以满足用户最高优先级为目标。

让用户少做选择

选择过多容易让用户无所适从,过多的选择只会让用户分心,反而在有限选择的情况下,可以让用户更加从容的做出决策。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减少用户的选择,并为其提供方便理解和便于选择的功能:

  1. 默认值

  2. 删除选项和首选项

  3. 动摇用户的选择项

  4. 错误

  5. 混乱的视觉

  6. 精简文字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为了简化产品而删除过多,即使有的产品保留了核心功能,但是却缺少了主要的场景需求,导致用户没有办法对产品进行控制,这样会让用户特别没有安全感。

一个按钮都没有的电梯,会让用户无助

组织

换种标准重新对功能进行分组

组织往往是简化设计最快捷的方式,你只需要按照相应的标准重新对产品的功能进行布局,不会面临删除功能那样要做出特别艰难的选择。

你可以按照下面几种方式对产品功能进行组织:

分块

关于分块大部分经典的建议是把项组织到“7加减2”,理论上来说这个数字是人的大脑瞬间能够记住的最大数目,当然大部分人能够记住的其实更少。

围绕行为进行组织

画出用户的行为路径,然后按照相应的路径去重新组织,保证产品流程和用户行为顺序吻合。

分类标准清晰

不要让分类摸棱两可,更不要让分类里面的选项摸棱两可,好的分类一定是清晰明了的。

搜索的使用

确实搜索是大部分人都钟爱的功能,但是并不是用户的第一选择,用户之所以搜索就是因为产品没有提供有效的导航和内容才会进行搜索。并且搜索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容易,精准的匹配实现起来很难。当然对于储蓄海量内容的产品,比如在音乐库里面查找歌曲,搜索比浏览更有效率。

时间和空间

按照时间和空间线来组织是一种常用的方式,对于那些持续时间相差不大的活动,按照时间排序最合适。而通过空间组织也可以形象的反映出清晰的路径。

网格

布局是否清晰,对于用户的使用感觉极其重要,利用不可见的网格来段对元素进行组织,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在使用网格的时候需要灵活变通,不要拘于标准,否则会让用户感到局促和受限制。

大小和位置

对于元素的展现,合适的位置和恰到好处的大小也很关键,不同的位置和大小直接表明了元素的重要性。

分层

利用感知分层,把不同的元素进行分层,可以让用户有效专注的独立感知不同的元素。

北京地铁路线图

色标

在确保用户会花长时间学习并且重复使用你的产品时,可以使用色标系统,让用户可以清晰直观的对应不同色标的含义,但是对于低频次的需求场景,不要用色标去迷惑用户。

期望路径

可能你会觉得你的设计已经完美到没有办法改进,但是你会发现用户自己更加适应他们创造的期望路径。

隐藏

隐藏不重要的功能,避免分散用户的注意力。

隐藏部分功能是一种低成本的方案,但是应该隐藏哪些功能呢?

不常用但是不能少

那些主流用户很少使用 的通常是适合隐藏的功能,比如对产品进行配置、对信息进行设置等。

自定义的功能

尽量不要引导用户按照自己的需求去自定义功能,这样会让用户十分痛苦,主流用户是不愿意在上面花费太多时间的。

别自动定制

除非你使用的算法非常完美(但是完美是不存在的),否则不要把界面变得复杂和不好理解,想象以下,如果保洁阿姨把你的东西搬到不同的地方,你肯定会疯掉。

渐进展示

保留显示主流用户关注的核心选项,更高级的功能通过拓展图标让用户可以轻松找到。

阶段展示

随着用户使用流程的不断递进,阶段性的展示产品的功能,但是需要注意在流程中的每一步都符合用户心理预期,阶段展示的效果才会最好。

适时出现

在合适的时机和合适的位置上显示相应的功能,在用户需要的时候出现的合适的位置上,但这需要对用户的路径有足够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在进行隐藏设计的时候需要各位注意,隐藏的功能必须要容易找到,比较好的方式是为隐藏的功能提供微妙的线索,既能保证整体界面的美感,同时让用户可以顺利的使用。

转移

只在产品上保留最基本功能,将其他功能转移到其他载体上。

那么,有哪些常用转移的方法呢?

平台之间转移

有些功能在有的平台上复杂,但是在其他平台上面就会很简单。比如在应用上面看文章很容易也很便捷,但是在手机上应用写文章确实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而网站更适合编辑内容。

向用户转移

有很多规划和安排,对于产品来说很复杂,但是对于用户来说确实很简单的,比如对照片进行整理,这个时候你最好不要尝试帮用户分类,而是让用户自定义分类。这里你需要搞清楚,人和计算机分别擅长做什么。下面这个表格例举了一些人和计算机分别擅长的事情,帮助你更好的理解。

创造开放式的体验

聪明的设计中有一条简化秘诀:让一个组件具有多种用途。比如:汽车后挡风玻璃的加热电阻丝,同时也是收音机天线。再比如以前的耳机和麦在电脑上都有两个插孔,但是现在很多已经简化到了一个。

同时满足专家和主流用户的设计

简单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专家和主流用户都觉得产品好用。比如菜刀和钢琴,专家和主流用户唯一的区别在于他们使用产品的技术水平,但是他们对产品本身的功能需求是一致的。

让计算机去处理讨厌的数据

很多场景下,需要用户输入内容,比如填写表单和编辑文档,很多时候会面临不同的数据格式规范:日期、字体、颜色等等,如果让用户按照自己的规则去完成,无疑是极其痛苦的一件事情,而计算机处理可能只需要几行代码。能让计算机处理的就不要让人去处理。

最后的话

相信用户

相信用户是很难的事情,但是对于设计人员来说你必须要相信用户有能力搞清楚你的产品怎么使用,不然多余的设计然而会让他们困惑。

复杂是顽固的

简化设计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容易,经常性的属于简化一项复杂随着产生新的复杂,所以把复杂转移到正确的地方很关键,不然你会觉得“按下葫芦浮起瓢”。

细节

设计中微小的瑕疵都可能变成挥之不去的烦恼,可能多花上半天的时间解决一个微不足道的小问题,就可以消除千万次用户愤怒的投诉。

不要去干扰用户的思绪,简单的设计应该能够为你的用户留出足够的空间,他们会按照他们的生活方式来填充这些空间,从而创造出更丰富、更有意义的体验。

以上是看完本书的整体收获和体验,本篇没有针对其中的原理进行更加深度的剖析和研究,但依然让我对简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启发,希望对你也有帮助。

点击“阅读原文”看今日话题

如何看待支付宝今年的沾副卡这个产品?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