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策勒县在党委领导下,大力开展乡村振兴工作,为策勒县的发展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以此为基础,分析了策勒县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对策。从目前来看,策勒县正大力发展红枣产业,助力农民增收,从而带来经济效益;人口以劳动力人口为主,青少年偏少,且人口素质较低;策勒县建设了文化中心和拥有达玛沟佛教文化遗址;为农牧民建立了富民安居房和职业培训。但与此同时,策勒县在产业方面存在红枣品种尚有提升空间、缺乏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和龙头企业等问题,人才方面存在人口素质偏低、人才吸引力度不大和人才培养能力欠缺等问题;文化方面存在文化投入较少、发展内容薄弱等问题;民生改善方面存在安居房周边配套设施不完善、农牧民参加职业技术培训比较被动等问题。因此,策勒县可以从大力发展有机红枣产量、扶持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和龙头企业来提升产业质量;提升人口素质、丰富人才引进注册和拓宽培养人才渠道等方面强化农业兴旺人才支撑;加大文卫体投入和加强文化多元化发展等方面加强文化建设;完善安居房周边配套设施和加大培训宣传力度等方面提高民生改善质量。
关键字:策勒县;乡村振兴;产业;人口;文化;民生
Abstract
Since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was put forward,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committee, Cele County has vigorously carried out rural revitalization work, which has made a strong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Cele County.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existing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Cele County. From the current point of view, Cele County is vigorously developing the jujube industry to help farmers increase their income, thereby bringing economic benefits; the population is dominated by the labor force, with a small number of young people and a low-quality population; Cele County has built a cultural center and has Damagou Buddhist cultural relics; established rich housing and vocational training for farmers and herdsmen. But at the same time, in terms of industry, Cele County has problems such as red date varieties still have room for improvement, lack of competitive brands and leading enterprises, etc. In terms of talents, there are problems such as low population quality, low talent attraction, and lack of talent training capabilities. ; In terms of culture, there are problems such as less cultural investment and weak development content; in terms of improving people’s livelihood, there are problems such as imperfect supporting facilities around affordable housing, and farmers and herdsmen are relatively passive in participating 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training. Therefore, Cele County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industry by vigorously developing the production of organic red dates, supporting competitive brands and leading enterprises;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 population, enriching the registration of talents, and broadening the channels for training talents; Strengthen cultural construction by investing in culture, health and sports and strengthening cultural diversificatio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ople’s livelihood by improving the supporting facilities around affordable housing and increasing training and publicity.
Key words: Cele County; rural revitalization; industry; population; culture; people’s livelihood
目 录
引 言 1
正文 2
1文献综述 2
1.1产业振兴 2
1.2专业人才的培养 2
1.3乡村文化发展 3
1.4民生改善 3
1.5文献评价 3
2策勒县发展现状分析 3
2.1红枣助农增收,带来经济效益 3
2.1.1土地资源禀赋 3
2.1.2红枣品牌的产业竞争力 4
2.2策勒县人才发展现状 4
2.2.1人口结构 4
2.2.2人口素质 6
2.3策勒县文化发展现状 6
2.3.1文化中心建设 6
2.3.2达玛沟佛教文化遗址 6
2.4策勒县民生改善现状 7
2.4.1建立富民安居房 7
2.4.2职业技能培训助力增收 7
3策勒县发展存在的问题 8
3.1产业方面存在的问题 8
3.1.1红枣品种尚有提升空间 8
3.1.2缺乏具有竞争力的品牌 8
3.1.3缺乏具有带动作用龙头企业 8
3.2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 9
3.2.1人口素质偏低 9
3.2.2人才吸引力度不大 9
3.2.3人才培养能力欠缺 9
3.3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9
3.3.1文化投入较少 9
3.3.2发展内容薄弱 9
3.4民生改善存在的问题 10
3.4.1安居房周边的配套设施不是很完善 10
3.4.2参加职业技术培训比较被动 10
4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策勒县发展对策 10
4.1提升产业质量 10
4.1.1大力发展有机红枣产量 10
4.1.2扶持具有竞争力的品牌 10
4.1.3推动有带动作用的企业作为龙头企业 11
4.2强化农业兴旺人才支撑 11
4.2.1提升人口素质 11
4.2.2丰富优惠政策内容,大力引进人才 11
4.2.3拓宽培养人才渠道 12
4.3加强文化建设 12
4.3.1加大文卫体建设的投入 12
4.3.2加强文化多元化发展 12
4.4提高民生改善质量 13
4.4.1完善安居房周边的配套设施 13
4.4.2加大宣传力度,调动农民积极性 13
结 语 14
参考文献 14
致 谢 15
引 言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对十九大报告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发展,也是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部署。结合当前城乡关系变化新情况、新特征和当前现代化建设规律,乡村振兴战略即是为了更好地做好“三农”工作,满足新时代下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科学有序地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培育相关人才、发展乡村文化、实现民生改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重要的一步,也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途径,成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为开启第二个百年目标,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
策勒县隶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位于新疆最南部,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南越昆仑山与西藏交界;西南跨沙漠戈壁与和田县接壤;西接洛浦县;东与于田县毗邻;北部浩瀚沙漠与阿克苏地区沙雅县相连。策勒县以“金玉之邦、粮棉之仓、丝绸之路、瓜果之乡”著称,境内有达玛沟佛教遗址群、丹丹乌依里克古城为代表的汉唐时期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策勒县如何依据自身资源禀赋,大力发展产业、人才、文化和民生改善等方面值得进一步探讨。
正文
1文献综述
纵观学者们的研究,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产业振兴、专业人才培养、乡村文化发展和民生改善等方面几个方面。
1.1产业振兴
姜长云(2022)提出强化乡村产业发展的底线思维,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更好地带动农民共同富裕。陈一明(2021)提出构建和完善引导激励机制、多方协同投入机制、科学评价机制、人才培育机制以及法律法规的机制创新,全面有效推进乡村振兴。翟坤周(2021)提出深化新发展格局下县域乡村“产业—生态”协同振兴的逻辑框架、实践模型、实施原则和集成路径研究,为形成县域乡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马彩虹等(2021)认为通过资金扶持、技术培训、托管代养等不同形式开展产业转型困难的农户的针对性帮扶,帮助其建立可持续生计体系。杨伟荣(2022)提出以增强农民劳动认同为核心,致力于农民劳动休闲化和休闲劳动化的“融合统一”,解构新乡村增长主义和重塑农民“劳-闲”之维的过程中真正落实其美好生活的实践逻辑。杨忍等(2021)利用核密度分析和最小累积阻力值模型,分析广东省资本与资源融合、现代化经营以及绿色生态化生产,是通过专业村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方面,顾及地方多因素、多主体和多重效应是实现乡村产业可持续。宋增文等(2022)提出了祁杨村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可通过整合提升旅游产品,丰富完善乡村旅游吸引物,优化空间布局,完善旅游设施与服务等措施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产业发展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中排在首位,是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
1.2专业人才的培养
苏培森(2021)等分析智慧农业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体系,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和培养模式,争取培养出既懂农业技术,又懂计算机技术的高素质应用创新复合型人才。高菊玲(2022)等提出构建“三自主四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走出一条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之路。汤文华(2020)认为农村创业人才培育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振兴要求农村创业者具有“财富创造”理念,敢于创新冒险,勇于经营管理和品牌运营。毕重杰(2022)认为随着三农工作的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得到有效执行。而人才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关键点,当前中国乡村人口存在素质偏低、流动性大、老龄化等问题。袁银传等(2022)认为产业发展和振兴则是乡村振兴中必须抓住的“牛鼻子”,是实现乡村振兴重点,难点和必由之路,通过强化人才振兴,从而全面振兴乡村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刘养卉等(2022)以甘肃省乡村为例,认为乡村人才流失严重,乡村人才素质偏低,部分村干部发挥作用不充分等,极大地阻碍了乡村振兴工作的有效开展。
1.3乡村文化发展
许吴飞等(2022)提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农家书屋+”的多元服务模式、提高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水平等助力乡村文化发展的实施路径。李虹(2022)认为通过以学促文、以教促文,在传承乡村历史文化的同时,提升对乡村子弟的教育质量。文立杰等(2021)认为现阶段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着主体缺失、载体缺失、内生动力缺失的困境,可从振兴乡土文化,培育内生动力,坚持整体性治理,优化公共服务购买对象与内容选择四个方面做出调整。李臻等(2022)认为增强信息服务对乡村和农民的可及性与实效性等方式,助力提升乡土文化的凝聚力和乡村治理的文明程度,进而协助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操菊华等(2021)认为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要传承、全民阅读与乡村文化振兴是相互依存、相互依靠的关系,可以实现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标,实现全民阅读与乡村文化振兴齐头并进,达到“双赢”的目的。
1.4民生改善
吴业苗(2022)提出改善乡村民生状况,提高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乡村的农民问题集中体现在民生上,改善乡村民生状况,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民生需要,是新发展阶段推进乡村振兴的“抓手”。韦美膛(2020)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民生问题实际上是全年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环节,是消除城乡差别,实现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的农村升级版。吴业苗(2022)认为乡村的全面振兴最终价值体现在民生改善、造福人民上,乡村振兴不能见物而不见人。民生事业发展滞后和民生服务供给不足的乡村难以实现全面振兴,乡村振兴必须优先民生改善并振兴乡村民生事业。
1.5文献评价
综上所述,主要从产业振兴、专业人才培养、乡村文化发展和民生改善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从全国及各省市搜集数据进行研究,得到了较好的结果,同时也为本文分析策勒县发展的问题提供了研究思路。本文将前人的研究与策勒县当地的发展相结合,阐述发展现状,分析总结存在的问题,找出针对性的对策,以实现策勒县的乡村振兴。
2策勒县发展现状分析
2.1红枣助农增收,带来经济效益
2.1.1土地资源禀赋
策勒县的土地资源禀赋丰富,全县总面积为31592平方千米,年平均降水量为 35.5 mm,年平均蒸发量为 2751.6 mm,年日照时数为 2690.3 小时,年平均气温 14.2℃,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其土地资源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土壤肥沃,适合农业生产;二是水资源丰富,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同时,策勒县还具有较高的生态环境质量,拥有良好的农业生产环境。策勒县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鼓励农民利用土地资源开展绿色农业生产,以保护土地资源的生态环境,维护农民的利益。总的来说,策勒县的土地资源禀赋对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1.2红枣品牌的产业竞争力
策勒县是中国著名的红枣生产基地,红枣具有果实红润、肉厚、皮薄、核小,被誉为“沙漠珍珠”。2013年,策勒红枣正式成为农业农村部认可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2015年策勒县荣获“红枣名县”的称号,2019年被农业农村部质量安全中心正式纳入2019年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策勒红枣拥有了自己的身份认证,也进入了公用品牌建设的“高速发展期”。策勒县以其优质的红枣资源和丰富的红枣生产经验,打造了“策勒红枣”的公用品牌,形成了红枣产业。目前,策勒县共有6种品牌,其名称及其所属公司如表1所示。
表1 策勒县红枣品牌及所属公司
序号 品牌名称 所属公司
1 阿日希 新疆大漠枣业林果有限公司
2 沙漠种枣人 新疆大漠枣业林果有限公司
3 沙天红 新疆大漠枣业林果有限公司
4 丝路红 新疆大漠丝路红林果业有限公司
5 库尔班大叔 新疆大漠枣业林果有限公司
6 渠勒田园 新疆大漠枣业林果有限公司
“策勒红枣”具有很高的产业竞争力。首先,策勒县的红枣资源优质,品质稳定,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其次,策勒县红枣产业具有规模化、专业化的特点,生产工艺先进,生产效率高;最后,策勒县的红枣产业具有广泛的市场开拓能力,具有较强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策勒县政府通过举办各种红枣品牌推广活动,使策勒县红枣品牌成为消费者知道和认可的红枣品牌,以增加红枣品牌的知名度和形象,加强红枣产业的竞争力。首先,策勒县政府加强了红枣产业的科技支持,以保证产品质量;其次,策勒县政府加强了红枣产业的资金支持,以促进产业发展;最后,策勒县政府加强了红枣产业的市场开拓,以扩大产业的市场份额。
2.2策勒县人才发展现状
2.2.1人口结构
策勒县人口结构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民族等构成情况。
根据2020年人口普查结果[ ],策勒县男性为80191人,女性为77601人,由此可见,策勒县的性别构成相对均衡。性别构成比例如图1所示。
图1 策勒县人口性别构成
农村人口有121709人,城镇人口有36083人,农村人口远远高于城镇人口,说明大部分策勒县居民都居住在农村地区。城乡人口构成比例如图2所示。
图2 策勒县城乡人口构成
年龄构成上,0-14岁为45270人,15~64岁为102260人,65岁以上为10262人,劳动人口最多,其次为老年人口,最后为青少年。这说明策勒县目前劳动人口较多,老龄人口也较多,新生青少年不足。策勒县人口构成比例如图3所示。
图3 策勒县人口年龄构成
2.2.2人口素质
策勒县的人口素质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以维吾尔族为主。人口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当地的经济水平、社会进步程度以及整个地区的发展前景。由于策勒县常年以农业为主导,且以种植红枣为主,大部分人员是为小学及以下学历,甚至有较多的文盲。尽管随着时间的发展,人口的素质在不断提高,出现了大专和本科等大学生,但囿于当地的经济水平,这些大学生会到大城市找对口的专业工作,而不会回到家乡,人口素质提高的速度较为缓慢。
策勒县政府也高度重视人口素质的提高,通过多种途径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知识水平,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加快农业现代化。此外,策勒县还鼓励和支持农民创业,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提高农民的经济水平。
2.3策勒县文化发展现状
2.3.1文化中心建设
策勒县的文化中心建设是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中心是当地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是人民素质提高、文化传承和发扬的重要平台。
策勒县政府积极举办文化创新建设,充分发挥历史文化优势和特色,深入挖掘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所蕴含的文化、社会、经济价值,抓好规划引领,不断推进实施“文化润疆”工程,通过举办多种文艺比赛、展览、文化活动等,促进当地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文化中心建设不仅是提高人民素质、促进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提升当地经济社会整体形象、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2.3.2达玛沟佛教文化遗址
达玛沟佛教文化遗址位于策勒县以东30公里处,距离315国道4公里,是该县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遗址始建于明代,历经五百多年的沧桑,保存完整的佛教寺院建筑、雕塑、壁画等文物,达玛沟正确的汉语泽名应该是“达摩沟”,也是佛教传承必经之地,是研究中国佛教历史、艺术、建筑等方面的重要窗口。
策勒县政府高度重视该遗址的保护和开发,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该遗址的保护,同时鼓励该遗址的旅游开发。此外,策勒县还举办多种佛教文化活动,如佛教音乐、礼仪、佛教经文等,以促进该遗址的传承和发扬。下图为达玛沟佛教文化遗址图。
图4 策勒县达玛沟佛教文化遗址
达玛沟佛教文化遗址不仅是保存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也是提高人民素质、促进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该遗址的保护和开发将有助于提升当地旅游业、经济社会整体形象,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2.4策勒县民生改善现状
2.4.1建立富民安居房
从2010年开始,在国家、自治区和19个援疆省市的帮扶下,策勒县等多个新疆县域开始了“富民安居房”工程。当地政府规划的安居房建设,通过政策支持、财政扶持、金融服务等措施,加大对廉价房建设的投入。同时,策勒县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房屋保障政策,如住房补贴、房屋保障贷款等,以有效提高人民住房安全感。策勒县还鼓励私营部门参与廉价房建设,通过引导私营资本投入廉价房建设项目,提高廉价房建设效率。该县还建立了多种住房补贴和保障措施,以保障廉价房租户的基本生活权益。
经过多年的发展,策勒县的多个村镇建立起了“富民安居房”,有效改善了贫困户的住房条件,促进精准扶贫的顺利开展。通过建立富民安居房,策勒县的村民不仅提高了住房条件,还提高了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策勒县还会继续加强对廉价房建设的支持和加强对廉价房租户的保障,以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的目标。
2.4.2职业技能培训助力增收
策勒县长期以农牧业为主,农田资源丰富。为了提高农民收入,该县不仅加大了对红枣产业的支持力度,同时,还开展了职业技能培训,以提高农民的技能。
各援疆省市都在策勒县开展了职业技能培训,如中式烹饪、美容美发、家电维修、装饰装修、砌筑、机电、财会、计算机、电商直播等技能。通过这些技能培训,更多农牧民掌握了产业技术,提升了劳动技能,并积极参与就业。
3策勒县发展存在的问题
3.1产业方面存在的问题
3.1.1红枣品种尚有提升空间
策勒县的红枣产业发展多年,其红枣品质卓越,市场价值不断提升。尽管如此,红枣品种仍然存在着提升的空间。根据红枣的品种,策勒县的红枣划分为了阿日希、沙漠种枣人、沙天红、丝路红、库尔班大叔、渠勒田园等6种品牌,这6种红枣品质相差无几。策勒县可以根据这些品种进一步种植出更优质的品牌。
总的来说,策勒县的红枣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如果能够充分利用红枣品种的提升空间,加强红枣品牌的建设,能够使当地农民有更大的收入。
3.1.2缺乏具有竞争力的品牌
通过前文的分析可知,尽管策勒县打造了“红枣策略”的公用品牌,但也有阿日希、沙漠种枣人、沙天红、丝路红、库尔班大叔、渠勒田园等6种公司生产的品牌,这就带来品牌较为杂乱,谁也无法成为策勒县的代表品牌。这些品牌无法为外界所熟知,也就缺少了具有竞争力的品牌。
策勒县缺乏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可能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一个可能的原因是缺乏对品牌形象和品质的关注,缺乏对消费者需求的洞察力,也可能是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品牌的研发和推广上。此外,在策勒县红枣产业的发展中,可能缺乏系统的营销体系,没有进行有效的市场推广,以及没有对消费者的满意度进行评价,也是导致缺乏具有竞争力的品牌的一个因素。如果要提高策勒县红枣产业的竞争力,就需要加强对品牌建设和营销的关注,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形象,并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和互动,从而最终获得更多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3.1.3缺乏具有带动作用龙头企业
策勒县缺乏具有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这是影响策勒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推动策勒县的经济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比如:政府需要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帮助企业完善产品,提高质量;政府也可以主动寻求有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吸引它们进驻策勒县;通过投资、税收优惠等政策来鼓励策勒县的内部企业发展;把策勒县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吸引更多的企业进驻策勒县。总的来说,政府和企业都需要共同努力,才能推动策勒县经济的发展。
3.2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
3.2.1人口素质偏低
策勒县大部分都是农牧民,其文化水平偏低,常年劳作于地里田间,这也进一步使得其无法接受到更好的教育培训。策勒县人口素质偏低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该地区的教育资源不足,导致该地区的人口缺乏良好的教育水平;二是该地区的经济水平较低,不利于提高人口素质。此外,该地区可能缺乏技术和知识的传承,从而阻碍了人口素质的提高。
策勒县人口素质偏低会影响其品牌形象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人口素质较低的地区通常缺乏品牌形象和品牌效应。这是因为人口素质较低的地区往往缺乏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不利于提高品牌效益。此外,这也会导致这个地区的产品品质和品牌形象不足以与其他地区的竞争者相抗衡。因此,提高人口素质是提高策勒县品牌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3.2.2人才吸引力度不大
由于地处偏远的南疆地区,策勒县本就很少外来移民,且本地大学生在读完大学后,由于回乡没有较好的就业机会,通常会留在当地就业。这就使得策勒县对人才的吸引力度进一步下降。策勒县难以吸引人才到该地区工作和生活。这是因为策勒县缺乏足够的就业机会、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优秀的教育和医疗资源等,无法满足人才的生活和工作需求。
3.2.3人才培养能力欠缺
策勒县缺乏合适的培训设施和资源,以及缺少针对职业技能培训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此外,当地没有足够多的吸引人才的机会和平台,使得人才不愿意到该地区工作和生活。如果要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当地政府和企业可以通过加强人才吸引政策、提供职业技能培训资源等方式来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3.3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3.3.1文化投入较少
策勒县文化投入较少的原因可能有多方面,一是策勒县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导致该县没有足够的财力投入文化建设;二是没有重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没有将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三是因为当地的人才、技术储备不足,无法加强文化建设的实施力度。总体而言,文化投入较少的问题需要在多方面全面加以考虑和解决。
3.3.2发展内容薄弱
策勒县文化发展内容薄弱是一个问题,缺乏文化底蕴,社会资源投入不够,导致文化项目资金不足,阻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此外,当地政府对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也可能是造成发展内容薄弱的重要原因。为了提高策勒县的文化发展水平,应该加大投入,加强对文化的重视,建立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3.4民生改善存在的问题
3.4.1安居房周边的配套设施不是很完善
尽管策勒县为农牧民建立了安居房,但安居房的配套设施都不完善,缺少公园、学校、医院、超市等生活必备的配套设施,更缺少娱乐生活的健身设施。缺少必要的设施会大大不利于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策勒县政府需要重视这一问题,加快配套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3.4.2参加职业技术培训比较被动
策勒县的农牧民参加职业技术培训比较被动,主要原因是缺乏对职业技术培训的认识和重视。当地农牧民缺乏对职业技术培训的积极性,不知道它对他们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多大的帮助。此外,缺乏相关的支持政策和资金投入,使得农牧民很难接受职业技术培训。如果能够加大对农民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并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培训资源和条件,就可以提高农民参加职业技术培训的积极性,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
4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策勒县发展对策
4.1提升产业质量
4.1.1大力发展有机红枣产量
策勒县需要加强对红枣品种的科学研究,加强有机红枣的生产,提高红枣的品质,使其具有更高的市场竞争力。此外,还可以通过加强红枣生产的管理来提高红枣的品种。同时,还可以通过对红枣生产者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种植技能。具体可采取的措施如下:
1.加强农业技术支持:提高农民种植技术水平,以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
2.提高有机红枣生产标准:建立有机红枣生产标准,确保有机红枣生产过程中没有残留农药和化学肥料。
3.提高市场占有率:通过多种渠道提高有机红枣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以提高销售量。
4.加强技术研发:不断推动技术研发,提高生产效率,并确保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友好。
4.1.2扶持具有竞争力的品牌
策勒县需要加强红枣品牌的建设,红枣品牌的建设将有助于提高红枣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对于策勒县缺乏具有竞争力的品牌的问题,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
1.加强研发投入:通过加强研发投入,不断提高红枣产品的品质,为产品赢得更高的市场评价和竞争力。
2.创新营销方式:探索并采用更加有效的营销方式,将红枣产品的特色优势展现给消费者,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关注。
3.建立品牌形象:打造有机红枣品牌,增加产品市场价值,并通过举办品牌推广活动、宣传品牌故事等方式,建立起红枣产品独特的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可信度。
4.提高生产标准:通过提高生产标准,保证红枣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感。
4.1.3推动有带动作用的企业作为龙头企业
策勒县推动有带动作用的企业作为龙头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支持当地具有龙头潜力的企业投入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提高红枣的生产质量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通过政策扶持,为潜在龙头企业提供资金和人力支持,帮助企业快速发展。
3.建立技术和信息共享机制,帮助潜在龙头企业共同提高技术水平,提升产品质量。
4.加强市场推广,通过线上线下的推广方式,帮助潜在龙头企业更好地走向市场。
5.提供专业培训和指导,帮助潜在龙头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企业整体经营水平。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迅速推动一批当地的龙头企业,从而使当地的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
4.2强化农业兴旺人才支撑
4.2.1提升人口素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以提高人口的教育水平,进而提升人口素质。此外,还可以通过提高经济水平来提高人口素质。政府可以通过培养本地人才,促进知识和技术的传承,从而提高人口素质。提升人口素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全方位推进。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育改革:加强基础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职业培训:加大对职业技能培训的投入,提高人口的职业技能水平;
3.文化建设:加强文化教育,提高人口的文化素养;
4.健康促进:加强健康促进,提高人口的健康水平。
综合上述这些方面,再结合策勒县的实际情况,才能有效提升人口素质。
4.2.2丰富优惠政策内容,大力引进人才
丰富优惠政策内容和大力引进人才是策勒县提升人口素质的重要途径。可以考虑以下措施:
1.完善人才政策:丰富人才政策内容,提高人才吸引力,吸引人才到策勒县工作、生活。
2.提高就业水平:通过增加就业机会和加大就业投入,以提高就业水平,促进人口素质提高。
3.增加文化投入:通过增加文化投入,改善该地区的基础设施,丰富文化生活。
4.发展健康产业:通过发展健康产业,促进人口健康。
通过上述措施,策勒县可以更好地吸引人才,为县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4.2.3拓宽培养人才渠道
策勒县拓宽培养人才渠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人才公共服务平台: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渠道,为人才提供更加便利的招聘、培训、创业等服务,拓宽人才获得机会的渠道。
2.举办人才招聘会:组织定期的人才招聘会,向各类人才展示县内的招聘信息,拓宽人才求职的渠道。
3.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加强与周边的高校的合作,为在校生提供实习、毕业实习和就业机会,增加人才的吸引力。
4.建立人才培训机构:通过培养人才中心、技能培训中心等,为人才提供技能培训、职业规划等服务,提高人才的素质。
通过上述提升人才培养能力的方法,帮助策勒县拓宽培养人才的渠道。
4.3加强文化建设
4.3.1加大文卫体建设的投入
策勒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大文卫体建设的投入:
1.规划建设:合理规划、建设文卫体设施,使其成为整个县域内的重要组成部分。
2.加强管理:完善文卫体管理体系,加强人员素质的提高,确保建设的顺利进行。
3.提高投入: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吸引民间资金参与,为文卫体建设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4.积极合作:积极寻求各种合作机会,建立与其他县市、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关系,以保障文卫体建设的长期发展。
5.加强宣传:加强对文卫体建设的宣传力度,让公众了解文卫体的重要性和社会效益,以提高社会关注度和支持度。
通过以上措施,策勒县可以加大文卫体建设的投入,促进文卫体发展。
4.3.2加强文化多元化发展
为了加强策勒县的文化多元化发展,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1.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现代化的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中心等,提高文化服务能力。
2.加大文化投入,推动文化活动多样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文化创新。
3.拓宽文化教育渠道,增加文化教育课程,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
4.引入多元化文化产品,提高文化品位,拓宽文化选择。
5.发挥文化的联结作用,增强文化交流互鉴,扩大文化的影响力。
4.4提高民生改善质量
4.4.1完善安居房周边的配套设施
完善安居房周边的配套设施建设可以从政府、企业、公众三个角度着手进行,再结合科技支持和法律保障,可以使安居房周边配套设施完善:
1.与政府合作:策勒县可以与当地政府合作,制定安居房周边配套设施的发展规划,并对配套设施的建设进行资金支持。
2.企业参与:邀请当地和外地的相关企业参与安居房周边配套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3.公众参与:积极吸引公众参与安居房周边配套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促进社区文化建设。
4.科技支持:积极利用先进的科技,提高配套设施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5.法律保障:加强法律保障,明确责任分工,确保配套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工作顺利进行。
4.4.2加大宣传力度,调动农民积极性
策勒县加大宣传力度、调动农民积极性,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开展宣传推广活动:通过举办展会、开展农业宣传周等活动,加大对农民的宣传力度,介绍农业发展的情况和农业政策。
2.建立农民培训机制:建立农民培训机制,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农民的素质。
3.加强与农民的互动:与农民进行沟通,了解农民的生产需求和需求,对农民的困难和问题给予支持和帮助。
4.制定激励措施:制定激励措施,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农业生产,并给予相应的奖励。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
结 语
策勒县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从产业质量、人才、文化、民生改善等多个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克服这些问题,策勒县需要把发展视为一项长期战略,同时加强政策设计,以提升产业质量为核心,加强对产业、人才、文化、民生改善等的重视力度,加大对有潜在带动作用的企业的扶持力度。总体来说,策勒县应该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创新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升级,发挥自身优势,为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使策勒县的发展不断向前,走向更加繁荣昌盛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姜长云. 新发展格局、共同富裕与乡村产业振兴[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22,22(1):1-11+22.
[2]陈一明. 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机制创新[J]. 农业经济问题,2021(12):81-91.
[3]翟坤周. 新发展格局下乡村“产业—生态”协同振兴进路——基于县域治理分析框架[J]. 理论与改革,2021(03):40—55
[4]马彩虹,袁倩颖,文琦,李学梅. 乡村产业发展对农户生计的影响研究——以宁夏红寺堡区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2021,40(5):784-797.
[5]杨伟荣. 后脱贫时代乡村产业振兴的伦理审视与价值重构——基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分析与优化思考[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0(10):1-12.
[6]杨忍,张昕,林元城. 农业型专业村地域类型分化特征及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启示——以广东省为例[J]. 经济地理,2021,41(8):11.
[7]宋增文,陈瑾妍,贺剑,等. 乡村产业振兴背景下资源依托型特色村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以祁杨村为例[J]. 中国农学通报,2022,38(6):7.
[8] 苏培森,宋勇,李玉保,郭尚敬. 新农科背景下智慧农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 智慧农业导刊,2021,1(5):43-45+50.
[9]高菊玲,刘永华,赵梦龙,谭闯.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方向和路径探索[J]. 中国农业教育,2020,21(4):89-96.
[10]汤文华.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创业人才培育困境及治理路径[J]. 中国成人教育,2020(18):5.
[11]毕重杰. 当代乡村发展困境与乡村振兴的人才战略[J]. 农业工程技术,2022(15):105-106.
[12]袁银传,康兰心. 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产业发展及人才支撑[J].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2022,35(1):10.
[13]刘养卉,何晓琴.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人才振兴困境及其路径研究——基于甘肃省的调查研究[J]. 生产力研究,2022(2):5.
[14]许吴飞,马衍明.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家书屋助力乡村文化发展研究[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2(1):122-128.
[15]李虹.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学校教育促进乡村文化发展研究[D]. 广西师范大学,2019.
[16]文立杰,纪东东. 乡村文化振兴进程中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实践转向[J]. 图书馆,2021(4):6.
[17]操菊华,康存辉. 全民阅读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策略研究[J]. 出版发行研究,2021(8):17-20.
[18]李臻,彭松林. 省级图书馆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服务策略[J]. 图书馆,2022(5):8.
[19]吴业苗. 以人为核心:乡村振兴中的农民问题与民生改善[J].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22(3):67-69.
[20]韦美膛.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民生问题的困境与突围[J]. 农业经济,2020(12):65-66.
[21]吴业苗. “民生为先”:乡村治理的基本遵循—兼论乡村振兴中的实践问题[J]. 社会科学战线,2022(6):208-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