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谈 | 从建筑转行B端AI产品经理,我都经历了什么

嘉宾姓名

建筑→产品

本科:2017-2022 同济 建筑

硕士:2022-2023 UCL 建筑

实习经历:

2023.10-2024.02 工业软件厂商 虚拟仿真教学-产品助理实习生

Offer:

AR/XR小厂–工业软件ToB产品经理

计算机视觉AI小厂–视频分析ToB产品经理

01

当初选择建筑专业的初衷

您选择本专业的初衷?

17年高考选择专业时,网上报考计算机的呼声更高,建筑已经属于夕阳产业的一员。仍然选择报考建筑的主观原因是觉得自己数学学得一般,且有一颗向往艺术的心;客观原因是我高考排名在本省报复旦上交上不了什么好专业,又比较想去上海,同济建筑成为当时在上海不浪费高考分的最优解

图片

图:西岸龙美术馆

您是如何看待本专业的?

建筑不是坏专业,但如今大概率不是好职业。

本科期间,设计思维的学习过程和内容比较感性且发散,积累案例在我的学习过程中占比较大,但是案例积累并不一定能直接提升设计水平。设计工具的学习缺乏来自课程的有效指导,在我读书的时候还在教cad建3D模型,非常过时。稍微参数化一点的建模手段以及渲染基本要靠自学。我一直认为学做作品集项目的那一年半,提升的设计工具使用水平比之前三四年都多。

图片

图:初学grasshopper时很爱给立面加料

幸亏我学得不得要领,设计思维开悟较晚,而且人懒不喜欢卷图纸,获得的正反馈不多(本科5年设计课基本没拿过优)因此对没留在建筑行业工作没什么惋惜。

从投入产出来说,学习本专业在如今房地产衰退期是不划算的,因为本科多学一年,平时因课业繁忙也没机会去设计行业外的公司实习,现在市场上设计类工作岗位薪资也不理想,相当于捆绑在建筑地产这条沉船上。国内如此,国外据称也没有好很多,以伦敦为例,我认知里刚毕业一年的assistant平均年薪约3w英镑,基本上属于要贷款上班。

从实现设计理想的角度,项目量减少,甲方没钱,乙方恶性竞价的市场环境不适合诞生优质的设计。

对于建筑,我情感复杂,姑且以‘Badchoicemakesgoodstory’作为慰藉。

为什么选择出国读建筑研究生?

因为主观(不想)和客观(不能保研、不敢考研)等原因,我没有选择在国内读研。但是我在20-22年仍然认为读个研很有必要,所以从成本角度,选一个排名靠前的一年建筑硕读完拿证理所当然(事实上,这一年过得挺充实的,巴院的建筑课程设置也为想转行的人提供了很多选择。 除了广受欢迎的游戏组,我的课题组研究方向是建筑产品设计,教学中能接触到用户调研、mvp、高保真原形等产品设计流程)。

图片

图:在尼斯的青旅一楼做游戏交互设计

但是,如果真的打定主意要从建筑转行(考公选调除外),特别是去互联网行业,本专业的研究生的收益很小,短期内大概率不如本科直接工作。(跨考计算机之类就业强势专业的除外)

对比身边转行进入互联网行业的同学工作现状,可以得出评价:学历只是进入更好平台的工具,但是早入行的收益远大于拿一个研究生文凭。 21年前行情并未差到让人不得不转行,我没想明白这点,所以选择本科毕业留个学缓缓。留学过程准备作品集、申请也耗费了大量时间精力,使我“顺理成章”留在建筑的舒适区内不去面对找工作的压力,事实上把宝贵的转行时间浪费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作品集项目之一

02

转行过程

想要转行原因以及开始转行的时间

虽然我仍存在对建筑设计的爱好,但是无法接受就业后待遇上相比于其他行业的落差;网上看了不少建筑行业现状后,我对建筑设计行业及岗位不抱任何幻想。在23年8月,国内秋招已经开始,我即将回国找工作时,我选择了转行产品经理。苦于没有对口实习,所以决定秋招试试水,边找实习边找正式工作,把春招作为主要求职窗口。

2023.8-2023.10 修改简历,投递笔试面试

2023.10-2024.1 实习,修改简历、投递

2023.12 第一个offer

2024.1 最终offer

2024.2 正式入职

转行中遇到最大的困难和卡点是什么

获得第一个实习offer:

因为没有对口实习经历,在秋招的档口找实习比较困难,想去大厂尤其难,很多都没进面。而建筑的经历在互联网行业几乎百无一用。想要拿到实习offer,很多岗位的前置条件是要有实习经验。

最初面试问题很多,对刚改写的简历经历熟练度不高,没养成回答习惯,思考用时久,容易听不懂面试官的意图,经受不住面试官多视角的疑问。

图片

图:实习lastday

为什么选择转行产品经理?

1、仍然对于设计某种满足用户需求的工具/产品感兴趣。

2、在不对口的行业中找对口。建筑设计的思路也属于拆解并满足用户需求,尤其是B端产品服务甲方需求的内核和建筑不谋而合。

3、普遍来看比UIUX设计上限高(而且不需要准备作品集),但是又不用像研发/算法那么懂技术。赛道广泛选择多样,门槛比较低。

为什么没春招冲大厂,

选择直接去小厂感觉怎么样?

因为秋招的过程比较赶,也确实没有对口经历,虽然正式岗、实习岗都面试了不少但是没有结果。 秋招期间实习岗位释出很少,大公司不急着招人,10月拿到第一个实习offer(是一个面向职、高校做虚拟仿真教学产品的产品助理岗,产品内容简单来说就是模拟打灰流程,偏B端)尽管不是我希望的行业赛道,还是直接去实习了。当时想边实习边直到12月底都一直没有正式offer,一直以来没什么选择的余地。

基于秋招的经验,我认为仅凭一段不算互联网的产品实习不足以在作为春招补录、岗位更少的秋招中有足够竞争力去争取到优质岗位。 秋招虽然艰难,但是至少不算颗粒无收,依靠海投我拿到了两个虽没有大厂的高薪、背景背书、赛道泛用等优势,但是比建筑岗位好,而且勉强相对能做到wlb的小厂offer;这两个offer都要求春节后尽快入职(补上一任的空缺)。计算了一下如果拒绝offer在家接着找工作,可能到六七月才能入职,同时还要承受没有保底offer的压力;倒不如2月底就先干起来,一来工资落袋为安,二来在实际工作中成长更快。

虽然没有拿到大厂offer总觉得很不甘心,觉得没成功证明自己,但转行确实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理智考虑下我最终选择了已有offer中赛道看起来更好的计算机视觉算法应用小厂。

图片

图:公司办公楼

03

在建弦的收获

报了什么课程

实习校招全程陪跑Offer班,原因:

1、打算秋招找实习,春招找正式工作,预计耗时久,全程陪跑的性价比高;

2、转行后需要频繁修改简历、反馈面试情况和复盘,找老师1v1沟通效率更高,由一位老师全程带领对求职过程会更了解,有针对性帮助;

3、自学产品知识/求职时产生的疑问需要随时/定期找人解答;

和导师沟通过程的领悟

1、改简历,用产品思维改写项目经历。

2、以产品思维(围绕场景、用户、需求)分点回答面试官的提问。

您是如何看待本专业的?

此处总结作为建筑学生在2023年秋招时无实习转行产品经理的经验:

1、了解并明确意向职位

因为时间紧迫,专注一个岗位大类(甚至细分类别)进行后续的知识积累ROI更高。

比如想转行互联网,最好先弄清楚转行互联网的普遍选择:产品和运营两种岗位的工作职责和技能要求的区别,然后选择和自己匹配度更高的作为意向岗位。

2、尽快找到第一份对口实习

由于建筑专业和互联网交集较少,没有对口实习甚至很难进面,对找正式工作

04

开始转行后带来的改变

我当前工作状态是:工作时间10-7-5(偶尔加班),上下班不用打卡,午休1.5-2小时。 偶尔需要出差(平均一个月1次),经常跑市内项目所在地(一周1-2次)。

因为没接触过算法、开发相关的概念,除了需求转化、原型功能设计、写prd等产品基本技能外,我仍在学习和研发沟通的技巧(尤其涉及算法性能优化计划的内容);项目排期、版本迭代规划等也需要更多时间练习。带我的领导和同事前辈们都很耐心接受请教,我感觉每天都在不断学习,能感知到自己在逐渐熟悉业务,完善知识体系。

图片

图:工位窗景-暴雨前

相比我了解到的建筑行业现状,我对于目前的就职体验还是比较满意的。技术导向的公司没那么需要考虑人情世故,但是小公司也存在较为普遍的弊端,比如人少导致的并行项目多、没时间梳理工作方法文档;加上公司自身原因导致的一些💰和晋升相关问题;再加上我对业务类别可能过于垂直、未来职业发展上的考虑,我决定在积累一段工作经验后,根据行情判断是否尝试去大厂提升工作背景经历、换个赛道等等。

在大模型时代,我们如何有效的去学习/入门AI产品经理?

现如今产品经理岗位需求越来越大,但是相关岗位人才难求,薪资持续走高,AI产品经理薪资平均值约27336元, 而且,在一线城市北京,产品经理的均薪接近30K,在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的薪资也很可观 。
图片

图片

从产品经理这个岗位来说,无论是从薪资水平、发展空间还是需求量上看,依旧是个不错的岗位。

可能大家都想入门/转行AI产品经理,其中包括0经验的小白。都想通过这项技能真正达到升职加薪,就业或是副业的目的,但是不知道该如何开始学习,因为网上的资料太多太杂乱了,如果不能系统的学习就相当于是白学。为了让大家少走弯路,少碰壁,这里我直接把都打包整理好,希望能够真正帮助到大家

一、AGI大模型系统学习路线

很多人学习大模型的时候没有方向,东学一点西学一点,像只无头苍蝇乱撞,下面是我整理好的一套完整的学习路线,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们学习AI大模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一阶段: 从大模型系统设计入手,讲解大模型的主要方法;

第二阶段: 在通过大模型提示词工程从Prompts角度入手更好发挥模型的作用;

第三阶段: 大模型平台应用开发借助阿里云PAI平台构建电商领域虚拟试衣系统;

第四阶段: 大模型知识库应用开发以LangChain框架为例,构建物流行业咨询智能问答系统;

第五阶段: 大模型微调开发借助以大健康、新零售、新媒体领域构建适合当前领域大模型;

第六阶段: 以SD多模态大模型为主,搭建了文生图小程序案例;

第七阶段: 以大模型平台应用与开发为主,通过星火大模型,文心大模型等成熟大模型构建大模型行业应用。

二、AI产品经理入门手册

总共100套AI产品经理入门手册,无论你是否有无经验,都可学习成功转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640套AI大模型报告合集

这套包含640份报告的合集,涵盖了AI大模型的理论研究、技术实现、行业应用等多个方面。无论您是科研人员、工程师,还是对AI大模型感兴趣的爱好者,这套报告合集都将为您提供宝贵的信息和启示。

img

四大模型经典PDF书籍**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AI大模型已经成为了当今科技领域的一大热点。这些大型预训练模型,如GPT-3、BERT、XLNet等,以其强大的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正在改变我们对人工智能的认识。 那以下这些PDF籍就是非常不错的学习资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

五大模型各大场景实战案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结语

一一AGI大模型学习 所有资源获取处(无偿领取)一一

①人工智能/大模型学习路线

②AI产品经理入门指南

③大模型方向必读书籍PDF版

④超详细海量大模型实战项目

⑤LLM大模型系统学习教程

⑥640套-AI大模型报告合集

⑦从0-1入门大模型教程视频

⑧AGI大模型技术公开课名额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