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该文为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
本文章博客地址:https://hpzwl.blog.csdn.net/article/details/146227253
长沙红胖子Qt(长沙创微智科)博文大全:开发技术集合(包含Qt实用技术、树莓派、三维、OpenCV、OpenGL、ffmpeg、OSG、单片机、软硬结合等等)持续更新中…
硬件相关开发
前言
使用一个mipi传输四路显示信号。
MIPI CSI-2的lane与信号速度
是否属于高速信号
MIPI(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信号采用低压差分信号进行传输,本身就具备传输速率快、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
MIPI的传输模式分为低速信号模式和高速信号模式。低速信号主要用于控制命令(如10MHz),而高速信号则用于数据传输。当涉及到多lane(如4-lane)时,这通常是为了提高数据传输的带宽和速率,因此MIPI CSI-2的4-lane传输模式一般属于高速信号传输。
信号频率:
MIPI CSI-2的信号频率取决于具体的实现和配置。
在高速信号模式下,MIPI的传输速率可以达到80Mbps至1Gbps/lane(每通道)。因此,在4-lane配置下,总的理论传输速率可以达到4倍的这个范围,即320Mbps至4Gbps。
需要注意的是,实际的信号频率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线路损耗、时钟频率、数据编码方式等。
FPC在MIPI CSI-2 4-lane中的应用
FPC的传输能力
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印刷电路板)具有柔性、可弯曲的特点,并且能够支持高频高速信号的传输。
在现代车载电子设备和其他高频高速信号传输场景中,FPC连接器被广泛应用,以确保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FPC在4-lane中的应用:
尽管有人可能认为FPC不能传输高速信号,但实际上,随着技术的进步,FPC已经能够支持MIPI CSI-2等高速信号的传输。
在转接板等应用中,FPC被用作连接不同组件之间的桥梁,包括MIPI CSI-2的4-lane接口。这些转接板通常经过特殊设计,以确保高速信号的稳定传输。
MIPI CSI-2的4-lane传输模式属于高速信号传输,并且FPC在现代电子设备中已经被广泛应用来支持这种高速信号的传输。因此,MIPI CSI-2的4-lane信号是高速信号,而FPC可以用于这种高速信号的传输。
MIPI CSI-2 4-lane高速模式,传输1080p的图像有多大的数据量
在MIPI CSI-2 4-lane高速模式下传输1080p的图像,其数据量和单根数据线的频率可以计算如下:
1080p
1080p的图像分辨率为1920x1080,假设采用常见的RGB格式(每个像素由红、绿、蓝三个颜色通道组成,每个通道通常为8位,即1字节),则每个像素的数据量为3字节。若图像帧率为60fps(帧每秒),则每秒需要传输的图像数据量为:
数据量 = 分辨率 x 像素深度 x 帧率
数据量 = 1920 x 1080 x 3 x 60 = 373,248,000 字节/秒
数据量 = 373,248,000 / 8 = 466,560,000 bit/秒(转换为比特)
数据量 ≈ 466.56 Mbps(兆比特每秒)
单根数据线频率计算
在MIPI CSI-2中,4-lane模式意味着有4根数据线并行传输数据。因此,每根数据线需要传输的数据量是总数据量的1/4。所以:
单根数据线数据量 = 总数据量 / 4
单根数据线数据量 = 466.56 Mbps / 4 = 116.64 Mbps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MIPI CSI-2在高速模式(HS模式)下单线传输速度最高可达1Gb/s(即1000Mbps)。因此,传输1080p的图像时,每根数据线的实际频率远低于其最大支持频率。
在MIPI CSI-2 4-lane高速模式下传输1080p的图像,其数据量为大约466.56 Mbps,而每根数据线的频率则约为116.64 Mbps。这远低于MIPI CSI-2单线最大支持的1Gb/s传输速度,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这种配置完全能够胜任1080p图像的传输需求。
硬件高速电路
硬件高速电路的定义涉及多个方面,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但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理解:
信号上升时间:高速电路通常指的是信号上升沿足够快,以至于不能忽略信号在PCB板上的传输时间延迟。一般来说,当信号的上升时间(或下降时间)与信号在电路中传输所需时间相比拟时,就需要考虑高速电路的问题。具体而言,当电路板上信号的传播延迟大于信号上升沿的二分之一时,该电路可以被视为高速电路。
频率考量:另一种理解是从频率的角度出发。有人认为,如果数字逻辑电路的频率达到或者超过某个特定值(如50MHz),并且工作在这个频率之上的电路占据了整个电子系统的相当部分(如三分之一),那么这样的电路就可以被称为高速电路。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信号边沿的谐波频率往往比信号本身的频率更高,因此信号的快速变化(即上升沿与下降沿)是引发高速电路问题的关键。
传输线效应:高速电路设计中,传输线效应是一个核心问题。当信号在传输线上传播时,如果发生了严重的趋肤效应和电离损耗,或者信号所在的传输路径长度大于传输信号波长的六分之一时,该信号被视为高速信号,相应的电路即为高速电路。
工程实践角度:从更广泛的工程实践角度来看,如果在确保正确的电气连接的前提下,电路仍不能稳定地高性能工作,而需要进行特殊的布局、布线、匹配、屏蔽等处理,那么这样的设计就可以被认为是“高速”设计。
综上所述,硬件高速电路的定义是一个相对复杂且多维度的概念,它取决于信号的上升时间、传输速度、工作频率以及传输线效应等多个因素。在实际应用中,设计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和处理高速电路相关的问题。
本文章博客地址:https://hpzwl.blog.csdn.net/article/details/146227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