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社会人均收入、生活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道路的交通量在不断增加,人们越来越重视个人的出行安
全。2020年6月,国家公安部宣布并实施了“一盔一带”制度,尽量减少摩托车等道路交通事故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市场上的普通头盔在使用时已逐渐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多功能智能头盔成为无外部防护驾驶员的迫切需求。在出
行方面,只有保证了自己的安全,才能能力有效避免事故对人体自身的伤害,确保出行的安全,既利己又益他人。
本设计主要设计一种适合骑行者使用的具备多种功能的智能头盔。系统的设计不但能够保护骑手的骑行安全,
同时还具备人体特征的信息测量等多种功能。本次头盔硬件电路主要是有测温传感器,GPS定位模块,心率测量模
块,报警模块,显示模块,按键等模块组成。本系统能够实现对人体健康状态的一个监视,保证了无外部防护驾驶
员的安全。正是有了这个安全保障,人们才会更多地选择更环保的骑行方式出行,减少路面交通的压力,使交通更
加通畅。虽然此头盔是为骑车的人设计的,但它的应用并不局限于骑车的人。它也适用于喜欢蹦极等具有刺激性运
动的人,以及高空作业等危险人员。因此,对于本设计未来的发展是非常有信心的。未来对这种多功能头盔的需求
将会越来越大。同时,系统将会不断完善,增加更多的功能。
关键词:STM32单片机;智能头盔;MLX90614红外测温传感器
1 绪 论
1.1 系统设计背景
随着社会人均收入、生活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道路的交通量在不断增加,人们越来越重视个人的出行安全。2020年6月,国家公安部宣布并实施了“一盔一带”制度,尽量减少摩托车等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伤害。市场上
的普通头盔在使用时已逐渐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多功能智能头盔成为无外部防护驾驶员的迫切需求。在出行方
面,只有保证了自己的安全,才能能力有效避免事故对人体自身的伤害,确保出行的安全,既利己又益他人。
系统设计不仅保持了传统普通头盔的安全性能,还进行了一些创新性的改变。它具有体温测量、心率测量和定
位功能,可以满足人们对多功能头盔的需求。由于新冠疫情的爆发,正常的体温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出行的一个通
道。本设计的头盔可实现实时的体温监测,其市场需求是很可观的。虽然此头盔是为骑车的人设计的,但它的应用
并不局限于骑车的人。它也适用于喜欢蹦极等具有刺激性运动的人,以及高空作业等危险人员。因此,对于本设计
未来的发展是非常有信心的。未来对这种多功能头盔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同时,系统将会不断完善,增加更多的
功能。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王立刚的基于STM32的智能心电采集和传输系统,为了满足人们对实时健康监护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
的心电采集和传输系统,该系统以STM32F411RET6为核心主控,主要由心电信号采集模块、蓝牙无线传输模块和用于
心电显示与处理的上位机和手机模块组成,给出了硬件电路的设计方案及软件程序流程,通过系统调试,系统硬件
可以完成心电信号的采集、处理与传输,系统软件也实现了基本的数据接收与作图功能,系统功耗低,有较好的稳
定性和实时性,可以实现对心电信号的实时显示和存储[1]。
张笑彤等人的基于STM32的远程老人健康检测椅控制系统设计,现今社会人口老龄化严重,很多老人处于独居的
状态,老人的健康监测越来越重要,因此,该设计的应用价值是显而可见的,该设计以STM32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
能够实现对老人位置、速度、身体状况以及应急药物的余量检测的实时检测,通过无线通信将检测信息实时传输到
家人的手机中,同时,通过摇杆对轮椅的前进进行控制,本系统对老人的独自出行提供了更为安全便捷的方式,实现
了对老人健康的远程监控,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2]。
刘云等人的基于STM32的心率体温检测系统设计,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家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更加关注,体温和脉搏
是其中的两项重要指标,为了提高心率测量和体温检测的简便性和精确度,设计以STM32F103C8T6单片机为核心,采
用光电式传感器检测脉搏信号,信号通过信号处理系统进行滤波、放大、整形得到符合要求的脉搏电信号,传送给
单片机进行处理,并通过DS18B20检测待测人体体温,最后由LCD1602液晶实时显示脉搏数和体温,对健康成年男性
进行心率脉搏和体温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脉搏、体温两项体制参数的检测功能,通过误差分析,该
心率体温检测系统相对误差较小,大部分低于5%,接近标准值,可用于人体体温、心率脉搏的参数测试与性能评估
王茂辉等人的基于C51单片机的矿井瓦斯智能头盔的电路设计,基于C51单片机的矿井瓦斯智能头盔的电路由瓦
斯浓度采集模块,GPS模块,GPRS模块,C51系列单片机,光电和语言模块,RAM/ROM,A/D模块等几部分组成,其中
斯传感器能够监测煤矿井下气体环境中的瓦斯浓度,可以连续自动的将井下瓦斯气体浓度转换成标准电信号输送给
ECU,GPS模块定位高浓度气体的区域,GPRS模块用来传输数据,数据转换成数字信号,传输给ECU处理后在传给执行
器,数据和系统储存在处理器里面,能够在矿井下浓度较高时候报警,确保井下工作人员和地面监测人员能够及时
的掌握矿井内的瓦斯浓度并安全撤离,尽可能的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减小煤矿瓦斯爆炸造成的影响[4]。
1.2.2 国外研究现状
Xu Youqun等人的基于具有仿生互锁微结构的Ionogels柔性透明压力/温度传感器,该传感器基于离子液体离子
凝胶( ILs )和热塑性聚氨酯( TPU )的互锁六边形微柱阵列结构,辅以激光刻蚀硅片,由于受到生物启发的微结构
的影响,由此产生的互锁TPU @ IL离子凝胶传感器表现出优异的压力传感特性,具有超低的检测限( 10 Pa )和超快
的响应( 24 ms ),由于ILs的固有抗菌作用,互锁TPU @ IL离子胶传感器具有抗菌功能,是可穿戴电子和设备所期
望的优点,目前的研究为制造透明、灵活、具有多重传感能力的抗菌电子皮肤传感器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这可能
会更多电子皮肤未来的研究[5]。
全球因暴发疫情,国外很多国家例如德国研究适用于喜欢蹦极等具有刺激性运动的人,以及高空作业等危险人
员。因此,对于本设计未来的发展是非常有信心的。未来对这种多功能头盔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同时,系统将会
不断完善,增加更多的功能。
1.4 研究内容
本系统为适合骑车类人们使用的多功能头盔设计。本设计不但能够保护骑手的骑行安全,还同时可以进行体
温、心率的测量以及定位和数据的显示。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本系统设计对社会防疫、抗疫具备重要的实用价
值。主要内容如下所下:
1.主控芯片-STM32;
2.测量体温-MLX90614温度传感器;
3.心率检测-Pulsesensor心率传感器;
4.经纬度定位-GPS;
5.显示数据-OLED屏;
6.阈值设置-按键。
2 总体方案确定与器件选型
2.1 总体硬件方案确定
系统设计的智能头盔具有体温测量等多种功能。同时,显示屏上会同步显示骑手的体温、位置和心率的测量数
据,实现对骑手身体状况的实时监控,确定位置,降低人身事故发生的几率。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同
时又具备一定的安全性,又使头盔多功能化。
图2-1 头盔模块组成
2.2 硬件模块选择
2.2.1 主控芯片的选择
方案一:选择STM32芯片
此芯片为一款单芯片微型计算机,它使用的是最新的ARM内核,具备跟踪和实时仿真的功能。该芯片高性能低功
耗,并且集成整合程度很高。
方案二:采用MSP430芯片
它可以集成多个中央处理器和A/D电路模块。具有极低的功耗和简单的命令集的特点。但也有其劣势:开发难度
大,价格贵,一般情况不会用到该芯片。
方案三:采用STC89C52芯片
该芯片性能高且功耗低,同时是一个Flash 存储器,具备8K字节的系统可编程、数据存储芯片8位的单芯片微型
计算机。该芯片接口众多,成本低廉,完全能满足本设计要求。
综上所述,之所以决定使用STM32作为主控芯片,是根据本系统研究的要求等方面的综合考虑而做出的决定。
图2-2 STM32主控芯片
2.2.2 按键输入模块的选择
方案一:矩阵的键盘组
在矩阵键盘的两端,连上对应的行线与列线,另一端再与核心板进行连接,根据一定的程序算法就可以找到当
前所按的键。优势就是可以减少端口的使用,缺点就是需要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
方案二:独立按键
每个键都需要一个对应的接口。根据按键的数量,系统需检测的次数会同步变化。数量越多则需要的端口也就
越多,其反应速度就越慢。
综上所述,选用方案二中的独立按键作为本模块的输入。
2.2.3 报警模块的选择
方案一:LED和电子讯响器
使用LED和电子讯响器,不仅编程上简单可操作,在反馈状态方面也是具备可视化的,声光相结合,降低成本。
方案二:语音报警
若使用语音报警作为模块选择,实现效果是可观的,但其编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有扎实的编程基础。
综上所述,最终选用方案一作为报警模块。
2.2.4 测温模块的选择
方案一:采用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根据系统要求进行基本编程,实现9-12块的数值显示,但精度不高。芯
片通过单总线连接核心板,成本低廉并且操作简单,还可以减少单个芯片的存储空间占用。此外,它集成度高,体
积小。
方案二:MLX90614红外测温传感器。由于本次需要非接触式的传感器,红外测温仪,它的测量结果容易收到一
些干扰,这些干扰主要有以下几点:测量距离的影响,周围的温度及辐射等。被动式热释电红外探测器很受用户的
欢迎,其在很多领域被广泛应用,优势明显:性价比很高,价格低廉,性能又稳定。
2.2.5 显示模块的选择
方案一:OLED1602
此液晶显示屏使用的是SC传输进行数据传输,适用于小规模的内容显示,其显示分辨率为162,可以显示数
字、字母、符号以及自定义字符。
方案二:LCD12864
此液晶显示屏显示的分辨率为12864,其优势比较突出,它可以满足我们的系统设计的显示要求,优点众多,
且可以显示大量的信息。
方案三:LED数码管
LED数码管需要求系统具备驱动电路。实现控制数码管显示需将电流放大。其优势为数量较轻且成本低,缺点是
如果显示内容过多,则需要增加焊接的电路数量。
综上所述,经过对比,选用LCD12864是比较合适的。
图2.8.OLED模块实物图
2.2.6 心率模块的选择
方案一:选取压力传感器作为心率采集模块,其测量数据是不准确的,如果要测量准确,需要解决容易受外部
干扰的问题,并且压力传感器的电信号也比较弱,对于本设计不合适,会提升系统的实现难度。
方案二:Pulsesensor心率传感器是通过绿光LED的透光率的变化传输到光传感器进行信号的采集,这种传感器
受干扰能力较强,可以比较稳定的测量到心率波形,并且波形完整。这类传感器可以让各界人员开发出和心率相关
的互动作品,例如艺术家、运动员、学生等人士。并且可以通过互联网和Arduino相连,用开源的APP程序把心率用
图线实时的显示出来。这种传感器的供电电压是3V或者5V,同时汇总了放大电路和噪音消除电路。实物图如图2-9:
图 2-9 Pulsesensor实物图
因此选择方案二的Pulsesensor心率传感器。
2.2.7 定位模块的选择
GPS定位模块是由B/B和RF芯片、中央CPU及其他外部电路组成的集成电路。模块工作时,其产生的定位数据会经
串口传输给核心板,数据包括了位置、时间等信息,根据系统的需求获取我们需要的数据。
图2-10 GPS实物图
3 系统硬件设计
3.1 Altium Desigener 16软件介绍
Altium Designer将工程中Schematic设计、PCB设计、逻辑设计以及信号完整性分析等功能理想地结合在一起。
同时为设计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设计解决方案,简化了设计,巧妙地使用该软件可以在质量和效率方面显著提高电路
设计。使用该软件设计电路,大大的减少了开发周期,并提高了产品质量,各方面的工作效率也提高很多,能够让
设计者轻易的应付突发情况。同时软件具备较大的可视化显示界面,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开发人员的大量时间,软件
运行界面如图3-1 所示:
图3-1 Altium Designer16 软件运行界面
3.2 单片机及最小系统
STM32处理器系列是一个ARM-7架构,并且是32位的单片微型计算机。用于实时模拟和监测。 这款芯片并不注重
低成本和低功耗,而是选择在尊重预定功能的前提下提供丰富的接口和功能的系统。此芯片相对容易学习和使用,
在医疗设备行业被广泛使用。
芯片接口定义如图3-2所示:
在本设计中,RT电路与单片微型计算机的NRST相连。负责对单片微型计算机进行复位。在本系统中,RT电路的
电源电压为3.3V。当3.3V的电源电压加到RT电路时,电容器开始充电;电压加到电阻R1,微控制器被复位。几毫秒
后,电容器被完全充电,1 kΩ电阻R1上的电流和电压变为零,此时,单片微型计算机切换到工作状态。当单片微型
计算机运行时,按下SW开关使电容放电,并在1KΩ的电阻R1上产生一个电压,使单片微型计算机复位;松开SW开关
使电容再次开始充电,几毫秒后单片微型计算机运行。
晶振的工作是为整个系统提供CLK信号;通常与PLL电路结合,提供系统所需的CLK频率。如果不同的子系统需要
不同频率的CLK信号,可以使用连接到同一晶振的不同PL来提供这些信号。
3.3 非接触人体测温传感器电路设计
MLX90614系列使用的是红外测温。它们在出厂前已被校准和线性化。具有非接触、体积小、精度高和成本低的
特点。测量温度使用一个通道进行输出,共有两种输出接口。本设计以MLX90614AAA为例来说明其原理。
表3-1 MLX90614的管脚定义
PWM-脉冲宽度调制。它被应用于许多领域,包括传感、通信、控制和电力转换。本次设计的电路图如图3-8所
示,VIN和GND分别接入3.3V和GND,其余两个接口接入单片机的PB3和PA15。
3.4 报警电路设计
使用8050三极管和电子讯响器(蜂鸣器),核心板的PB0串入一个1千欧电阻,三极管其余两端分别接GND和
VCC,
3.5 按键电路设计
按键模块在系统中的主要作用就是调整上下限,其中K1为切换数据选项,K2为数据增加,K3为数据减小。电路
图如图3-10所示,本设计中每个按键会占用一个IO控制引脚,不会对相邻的按键造成干扰。K1、K2、K3接地,并接
入核心板的PA5、PA6、PA7控制口。按键选择在处理器控制引脚输出的High/Low level下进行。当控制引脚处于
High level时,表示该键未选择。当控制引脚处于Low level时,这意味着选择该键开始执行。
3.6 显示模块电路设计
OLED液晶显示器规格参数如表3-2所示:
表3-2 OLED规格参数表
尺寸 0.96英寸
材料 PM OLED
分辨率 12864
控制芯片 SSD1306
显示区域 21.744×10.864(mm)
PCB尺寸 27.327.8(mm)
接口类型 SPI接口
显示颜色 白色,蓝色,黄蓝双色三种颜色可选
工作电压 3.3~5V
像素尺寸 0.15×0.15(mm)
像素间距 0.17×0.17(mm)
工作电流 正常工作时电流在20mA左右,休眠时在uA级电流
管脚数量 8pin 2.54间距排针
视角方向 全视角
工作温度 -40~70度
OLED液晶显示器管脚定义如表3-3所示:
表3-3 OLED管脚定义表
SPI接口定义
序号 符号 说明
1 GND 电源地
2 VCC 电源正3.3V
3 CLK SPI时钟线(OLED屏与字库芯片复用SPI总线)
4 MOS SPI数据线(OLED屏与字库芯片复用SPI总线)
5 DS 数据/命令选择脚
6 CS1 OLED片选信号
7 FSO 字库数据输出
8 CS2 字库芯片片选
3.7 电源模块电路设计
对于整个系统设计的电源,使用的是7805芯片,由于此类芯片在进行导电的过程中是十分方便的,在这种芯片
的两端都有稳压器,能够进行电路的保护,例如电路过热或者电流过大,都能进行相应的调节,在芯片的作用下,
整个电路才能进行正常的工作,这个芯片对于系统设计的功能有着很强大稳定性,三个引脚分别为输入端、输出端
和接地端,主要在1.5A的电流下就能够进行工作,只要电压不超过15V,都是能够输入的,一旦发生电压不稳定,系
统就会将电压进行控制在5V左右:
电源电路在系统中起到的作用就是将5V电压降为3.3V。保障整个系统的电源供应。电路中的的C1和C4
3.8 GPS传感器电路设计
GPS子系统通电之后,每分每秒都在运行以获取卫星信号。GPS子系统的外部接口只需与VCC、GND等引脚连接。
并通过TXD引脚传送输送过来的定位信息。定位信息传输速度为1帧/秒;信号的波特率为4800bps,在定位数据中,
GPGGA/GPRMC等同时存在。GPS子系统TXD与RXD引脚和扩展串行口的2与12引脚对接,下一步与核心板进行对接,完成
定位信息的传送与保存。管脚定义如表3-4所示。
在调试过程中,为了方便,我们直接把GPS模块和核心板相连。GPS的TXA/RXA接口分别连接核心板的RXD/TXD接
口,核心板通过USB数据线与电脑相连。由于GPS子系统一直在获取卫星的信号,然后利用系统的TXD引脚自动发送由
卫星传送定位数据到单片机。
表3-4 GPS管脚定义表
名称 描述
PPS 时间标准脉冲输出
VCC 系统主电源,供电电压为+3.3V~+5V,工作时消耗电流约25mA
TX UART/TTL接口,可选RS232_TXD
RX UART/TTL接口,可选RS232_RXD
GND 接地
EN 电源使能,高电平/悬空模组工作,低电平模组关闭
GPS模块的连线在实际操作中是非常容易的。其接口只有VCC/GND/TXD/RXD。
3.9 心率传感器电路设计
一、引脚定义
(1)S:输出引脚
(2)+:+5V
我们利用示波器对Pulsesensor心率传感器的输出波形进行分析,其波形图如图3-21所示,和我们上述的理论波
形相比,结果是一致的。
图3-24 LM393比较器模块内部电路图
LM393比较器实物图如图3-25所示:
图3-25 LM393比较器模块实物图
3.10 LED模块电路设计
本次LED模块用于指示开关状态。由于LED两侧有3.3V左右压降的存在,为了保险起见,我们在核心板的IO口加上一个限流电阻1k,不至于上电时容易烧坏。例如当单片机的PC14-PC15-PA0-PA1处于低电平状态,LED亮,反之LED
熄灭。
图3-26 LED模块电路图
4 系统软件设计
4.1 软件开发环境简介
本设计使用Keil μVision4软件进行调试。它是51系列兼容单片机C语言软件开发系统。C语言主要有两大特
点,第一个优点:易于移植。在编程的时候,单片机初始化首先要设置寄存器;将它设置完毕,后续就不需要进行
过多的设置了。所以C语言的层次结构非常清晰,在移植代码时只需重新设置寄存器部分。而函数的主要部分基本保
持不变。由于这个原因,在编写分层编程文件时,许多优秀的程序员都会为每个功能块准备一个C文件和一个H头文
件,这样在移植时只需要复制这两个文件,使移植更容易。它还具有可读性的优势:在C语言中,通过寄存器和硬件
驱动接口进行连接,所以程序员不必记住琐碎的指令;而且C语言的分层和模块化编程极大地提高了代码的可读性。
C语言与汇编语言相比,同样的功能可以用更少的代码来实现,而且更容易理解。我们本次的编程语言为C语言,因
此Keil单片机是我们的的不二之选,选用Keil单片机可以极大的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若只用汇编语言编程,那么
它也是我们的首选。
4.2 主程序工作流程图
温度模块我们使用了MLX90614系列的GY—609红外线测温器;心率模块使用Pulsesensor传感器;体温和心率信
息会同步显示到OLED液晶屏上;而温度以及心率的上下限通过按键模块来进行调整。
图4-1 主程序
图4-2 主程序流程图
4.3 GY——609 读写数据程序流程图
一个系统中可以使用n个MLX90614。但如果系统中存在多个MLX90614,则每个MLX90614都要分配到一个不同的地
址。而如果只存在一个MLX90614,则会自动识别地址00h。
图4-3 读写数据程序
图4-4 读写数据程序流程图
4.4 按键控制模块流程图
温度以及心率的上下限通过按键模块来进行调整,State有3个取值:0、1和2,对应液晶屏显示页面,修改数据
的上限/下限,上限/下限修改分别对应按键2和3。
4.5 显示模块子程序设计
液晶显示设备为“慢”显示电子元器件,上电后,LCD进行初始化,延时15ms后,不检测忙信号,在之后的每次
读写都需要检测到不忙信号后,才开始录入地址,设置第一行显示的位置,并开始打印数据,第二行数据同理,需
要检测到不忙信号后,再设置位置,再进行数据的显示。
4.6 温度模块子程序设计
本模块使用了MLX90614红外测温传感器。由于本次设计需要非接触式的传感器,红外测温仪,它的测量结果容
易收到一些干扰,这些干扰主要有以下几点:测量距离的影响,周围的温度及辐射等。而被动式热释电红外探测器
很受用户的欢迎,其在很多领域被广泛应用,优势明显:性价比很高,价格低廉,性能又稳定。
图4-9 温度传感器模块程序
图4-10 温度传感器模块程序流程图
4.7 心率采集模块子程序设计
心率采集传感器在上电、系统初始化时钟之后,心率采集模块开始周期性的检测,手指没有放上采集模块时,
心率采集为0,当手指放上传感器时,系统会进行心率滤波的计算,延迟两秒后,上报数据并显示心率值,当心率值
为0或者超过400,则认为手指没有放上传感器。
图4-11 心率采集模块程序
图4-12 心率采集流程图
5 系统调试和仿真
5.1 实物的焊接
1.准备
提前熟悉各个电路,根据系统设计要求的检查元器件、线材以及工具是否准备齐全,元器件是否完好,做好万
全的准备。
2.顺序
为了焊接的方便,我们一般按照从小到大的焊接顺序进行焊接,这样可以降低小元件漏焊的几率。
3.焊接要求
(1)电容器
焊接电容器时,我们要特别注意他们的正负极。如果方向焊接产生错误,则容易导致短路。
(2)二极管
焊接二极管的时候,我们也要先辨别方向,按照电路方向,将二极管在最短的时间内焊接完毕,以免过长的焊
接时间导致二极管损坏。
(3)三极管
焊接步骤与二极管类似,首先辨别引脚定义,焊接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受伤。
(4)集成电路
首先我们要确定每个元件的位置;该位置所需元件型号。然后将每个元件焊接到电路板上。
5.2 系统硬件调试
硬件调试时,我们经常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比如在焊接过程中,如果人为错误或操作不当导致焊接错
误,整个电路将无法满足工作要求。又或者一些零件的丢失或个别零件的焊接方向不正确。我们必须及时发现工作
中的错误。在检测和验证过程中,应逐一对比电路图。如果我们发现焊接上的错误,则需要重新焊接。这些情况的
出现大部分是由于疏忽或操作不当造成的。短路、断路或虚焊接是这些情况下最常见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
可以使用数字万用表进行检测。
5.3 系统软件调试
- 第一步选择对应的单片机型号;由于系统使用的单片机是stm32,而软件自带的芯片库中找不到这个型号,这个
时候可以选用Atmel的stc89c52代替使用,效果是一样的。点击确定。
图5-1 选择单片机型号
2. 第二步编写系统的代码;点击 Translate选项,软件会自动检查程序是否存在语法错误。若没有,则点击
Option for Target选项中的 Output,选择Create HEX file文件,如图5-2所示。然后点击 Build ,此时在目标文
件夹中就会编译出烧录所需要的.HEX 文件。
图5-2 设置生成.HEX 文件
3. 第三步烧录.HEX文件;由于系统芯片本身的特点,使用ISP软件进行程序烧录会更加方便快捷,但是需要使
用USB转TTL芯片。将转换芯片与stm32的RXD、TXD连起来,按图5-3对软件进行设置,然后选择串口号,点击“下载/
编程”选项,将单片机进行复位就可以进行程序的烧录。
图5-3 ISP 软件的使用
5.4 实物调试结果
经元器件焊接、系统的调试以及头盔的初步安装,头盔实物图如图5-4所示。
图5-4 实物图
被测人当前所处位置通过GPS模块来实现定位,如图5-5所示。
图5-5 GPS模块 图5-6 心率模块
心率由Pulsesensor心率传感器通过颈部测量完成,如图5-6所示。
图5-7 温度模块 图5-8 显示模块
体温测量通过MLX90614红外测温传感器,在额头测量实现测温功能,如图5-7所示。
系统所得被测人当前所处的经纬度、心率以及体温,在OLED显示模块显示,如图5-8所示。
图5-9 手机定位、智能手表心率、温度计测温数据图
如图5-9所示,将手机定位、智能手表心率数据、以及温度计测温所得的数据与本系统数据进行对比,可以看出
系统存在一定的误差,但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系统测得的结果是比较准确的。
6 总结和展望
6.1 总结
本设计是一套基于STM32单片机的骑行者智能头盔系统设计,其携带方便,检测灵活,成本价格低廉是本设计的
最大特点。电路主要是有测温传感器,GPS定位模块,心率测量模块,报警模块,显示模块,按键等模块组成。本系
统能够实现对人体健康状态的一个监视,保证了无外部防护驾驶员的安全。
本次的系统设计基本实现。由于时间和个人水平经验问题,本设计还存在着一些不足。设计的过程中,每次遇
到问题,导师总是很耐心的指导并给我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此次设计,我对系统的设置理念和运作
的过程都有了较深的了解。
毕业设计是我作为一名即将完成学业的学生的最后一次作业,通过本次设计,使我明白了学习是要靠长期积累
的,学过的知识只有通过应用才能实现它的价值。在此次毕业设计过程中的收获,一定会使我终生受益。
6.2 展望
经过测试,本次设计在实际使用中确实可行,具有可行性且定位信息准确率高。系统的设计不但能够保护骑手
的骑行安全,同时可以进行体温、心率的测量以及定位和数据的显示。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本系统设计对社会
防疫、抗疫具备重要的实用价值。虽然此头盔是为骑车的人设计的,但它的应用并不局限于骑车的人。它也适用于
喜欢蹦极等具有刺激性运动的人,以及高空作业等危险人员。因此,对于本设计未来的发展是非常有信心的。未来
对这种多功能头盔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同时,系统将会不断完善,增加更多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