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健身时间安排
狼性文化下社畜的自我修养
为什么要早上?
职员空闲时间分析
员工一般是9点~晚上6:30的班次。据我观察,6点半能走的那是极少数的大佬。很多人都因为会议、汇报任务而被拖到8:30甚至更晚。
长期晚上坚持可行?
一般来说,工作到越晚,自己也就越想躺平。我加班到后期脑袋就模糊了,唯一想念的只有小屋里的床。而此时若选择去锻炼,一次还可以,长期坚持下来个人认为还是挺难的。
中午呢?
此外,中午就更加不太可能拿来健身。我之前是挺推崇午饭后健身的,因为午饭后胰岛素水平升高,会感觉更有力量、举铁可以上大重量。但现在中午就1个半小时,不仅要吃饭+午休,还要遇上排队、路上损耗时间、饭后消食等流程。
至于午饭前去锻炼,则还要考虑中午是否还有午休时间(毕竟这代人很多都养成了每日午休的习惯),可能会直接造成下午4、5小时如同行尸走肉的情形。
我的安排
早点睡,早起去
距离上班打卡2h20min
我认为早上是差不多可以纯锻炼1h时间的。当然这个看个人追求,若是本身不追求长肌肉、而只是想保持锻炼时间。则操作完全可行。
通常我会在6:40以及之后的4分钟设置两个闹钟。第一个闹钟叫醒后,意识还没有完全醒,这时再带个几分钟的眼部按摩仪,几分钟后闹钟响起人好像就神清气爽。之后保持2h在早饭、健身、洗澡、通勤的时间。
早餐第一顿
距离上班2h
早上举铁就怕肚子饿,但此时也不能吃太多东西。所以我会在去健身房途中吃掉一根香蕉和两个鸡蛋。香蕉可以让血糖水平马上上来,它又和鸡蛋一起都是容易快速消化的食物。此外,这份套餐带来的热量完全足够。
此时需要经历第一段的通勤,由于住在公司附近的城中村、一两公里的路程,所以花费这部分通勤时间也就10来分钟~
开练!
距离上班95~100min
一般这个时候我的手表显示是7:25~7:30。我们的目标是在有限的时间内锻炼尽可能练好。因为我有先前的基础,所以可以快速热身后投入训练。据我所知,有效的增肌训练还是需要多分化进行,而那些每天把器材都摸一遍的人,要么是职业健美运动员,要么就是白费力气了。
早上锻炼时间有限,我们尽可能做好那么几个核心的动作即可。我自己一直在用的是三分化训练,具体来说就是分胸背退三天来练。每次的任务就只需重点关注那么几个动作。又由于自己还想着做点有氧来减脂,所以就成了胸(有氧)背腿四天来练。这样做的好处以及具体分化方式我放在下一趴来讲。
洗澡
距离上班40min
这种日常之所以要讲,是因为我觉得在这个夏天,练完不洗澡真的会臭一天,当然自带香气的人当我没说~
有人喜欢自己大汉淋漓,但若想让别人也接受你,还是保持干净一点比较好~好在健身房现在基本标配了澡堂,我们要做的就是预留好时间+带上干净的衣物。
时间上,由于只是冲澡,算上洗澡间擦洗发露、擦洗面奶、擦沐浴露的过程可能10min,再加上男生吹头发、换衣服的过程顶多10min,总体上洗个澡也就顶多20min吧,这其实和家里来这一整套流程的时间也差不了多少。况且早上洗了,晚上基本就可以不洗澡了,我的做法是洗漱时一起擦一擦就好~
带衣物需要一个健身包。我是怕背健身包在公司显得扎眼,就换上了大学时的双肩包。经验证明,即使一个小包,也是能够装下换洗衣物+健身装备的。值得一提的是,包里换洗衣物应该干湿分离装,现目前在某夕夕自己批发50根干湿分离袋都只需要10来块。
通勤
距离上班20min
以上,洗完澡其实还有20min才截止公司早晨打卡。由于我办卡的健身房与公司在一个园区,所以健身房到工位也就几分钟时间。由于公司楼下便可上班打卡,所以每日打卡我基本都提前10多min搞定了 。而此时到达公司楼下,排早高峰电梯的员工真的会比9点整时少很多,通常等一班电梯即可上楼。
因此,若算上前面两次路上的时间(家->健身房->工位),我总共花费通勤时间差不多20min。
当然我知道,自己住得近这一点不是所有人都能模仿的。我有问过周围同事,大多数人早上需要花费2030min在路上,这样的话其实也是可以挤压一些健身的时间(比如锻炼时间控制在3540min也可)、来达到早上健身的目的的。如果家住得再远一点的话,咱就爱莫能助了~周末练吧!
小结
如此这般,当我坐在工位上、吃训后餐(早餐第二餐)时,一般还剩10min才正式打卡。
早晨健身的好处也就凸显出来了:时间都是自己的。
我几乎没有碰到早上健身到一半被拉会对齐的情况(当然也可能是我还太菜、用不着的缘故),也不会对当前事情拖延、而对这个等会儿就要做的计划产生排斥心理。相反,这段时间,健身成了每日睁眼后我主动给自己上的发条。在不断改进中,我很享受一天中的这种初始愉悦,并且那种感受也让我迎接稍后一天中最大的发条–工作时能泰然处之~
分化训练
其实这部分我依然很业余,就简单分享下经验。
我们不像专业运动员那样有用不完的训练时间,相反,其实一天也就50min甚至更少的时间真正有效训练。那么就需要高效地完成计划,让自己每天都能感受到进步。先附一张我自己的分化训练表
背 | 有氧(跑步) | 胸 | 腿 | |
---|---|---|---|---|
推荐动作1 | 动态热身 | 热身 | 动态热身 | 动态热身 |
推2-耗时-理由 | 面拉5组-10min-肩后竖+上背 | 一 | 杠铃卧推6组-15min-从空杆推到最大重量,再递减 | 杠铃深蹲6组-20min-从空杆蹲到最大重量,再递减 |
推3-。-。 | 引体向上5组-15min-练背绝佳 | 直 | 双杠臂屈伸-15min-下胸+三头 | 硬拉3组-10min±下背。累,但练完走路健步如飞 |
推4-。-。 | 哑铃侧平举超级组3组-15min-每组可以分三个重量递减进行,练肩中束 | 跑 | 器械飞鸟-10min-胸内侧 | 仰卧起坐+支撑式悬垂举腿2组,做到体能极限-10min±上下腹 |
静态拉伸放松 | 练哪拉哪 | 泡沫轴滚 | 练哪拉哪 | 泡沫轴滚 |
动作安排特点 | 肩后束与上背一起 | 可买个跑步机手机支架追剧 | 胸、肩前束、三头这几个动作一起互为补充 | 腿:只照顾了大肌群,没练到的小肌群还得自己注意 |
解释:
-
每次能稳扎稳打练上三个主要动作足够了。第一个动作也较平和更好。之后考虑上大项(深蹲、硬拉、卧推。。)
-
空杆到最大重量的递增是为了前两组热身而安排。若空杆和最大重量差距较大、而又时间紧迫,则可以空杆后直接上最大重量。
-
练腿日尽管组数很少,但已经很酸爽了。并且都是需要自己换哑铃片的,所以实际训练时间较少。
-
组间休息因人而异,推荐组间刷手机小视频、但设置比如1min的屏幕锁定,到点提醒该做下一组了。组间休息我也会同时使用筋膜枪作肌肉放松,感觉会很快缓解肌肉疲劳。
-
动作每组数量是大多有个单位来控制的–RM,而不是都要做体能极限。
-
注意:分化训练要针对自己的弱点部位提升,我上面的只是一段时间自己的具体训练安排。可作参考,但时间久了应该有自己的版本。
为什么要分化?
稍稍学点相关知识就可以明白,一个部位的肌肉只有进过足够的刺激才能生长。若我们像无头苍蝇一样一次对每个器械都玩一玩,其实自己也会发现涨不了肌肉。而这一行业里一个神圣的状态–泵感也是通过局部成组的训练,才能体会到的。那种全身上下都使劲的玩法,也就成了有氧运动、脱离了咱们增肌的主体。
为什么要无氧运动?
特此声明,有氧无氧只是目标不同,不存在谁贵谁贱(手动保命)
这个问题也就是问增肌的目的。
-
好看,这个无需赘述。
-
提高基础代谢。
-
行动更敏捷,提高身体各项指标。
-
保持运动习惯,同时器械锻炼也是相对比较安全的运动方式。
最后
计划需要配上一些好用的工具可能更容易执行,最后就推荐一些工具(app)吧。
-
b站:结合自己情况,学习动作;组间休息时刷短视频娱乐(听播客也行啊)
-
计时器 :组间休息提醒
-
薄荷:减脂人福音
-
淘宝-平夕夕:我自己的装备好多都是淘来的,感觉还行
最后,附上这几个月比较有仪式感的饮食打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