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拼板
1、规则板框拼板,V-cut
V-Cut的V字形夹角角度定义,一般来说V-Cut有30°、45°、60°三种角度可以定义,常用的为45°。
V-Cut的角度越大,表示板子边缘被V-Cut吃掉的板材就越多,相对的PCB上的线路就必须更往内缩,以避免被V-Cut切割到,或是裁切V-Cut的时候受损。
V-Cut的角度越小,理论上越有利PCB的空间设计,可是却不利PCB板厂的V-Cut锯片寿命,因为越小的V-Cut角度,就意味著电锯的刀头就要越细薄,也就越容易磨损与折断其刀片。另外,板子的厚度越厚时,因为必须切割得比较深,所以一般V-Cut的角度就得越大。
2、不规则板框拼板,邮票孔
邮票孔链接条的要求
在一个PCB的拼版中,链接条的数量应该要合适,一般为2-3个链接条,使得PCB的强度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不要动不动就断了。
如图所示,链接条设计的时候一般需要设计4-5mm的长度,孔非金属化孔,大小一般为0.3mm-0.5mm,孔于孔之间的间距为0.8-1.2mm
3、工艺边
4、Mark点
链接: Mark点设计规范
5、定位孔
工艺边常规一般是5mm宽度,定位孔是2mm的直径 光学定位点一般是1mm直径表贴焊盘。
6、AD拼板
链接: 四步搞定AD拼板
——————————————————AD拼板实战————————————————————
使用场合:比较规则的形状比较适合V-CUT(一刀是直的)
1、新建一个PCB
2、放置——拼版阵列
3、选择板子来源,输入横竖个数
然后根据图示调整宽度的数值(如果是V-CUT中间就不用留缝了)
4、当改变原来的板的时候,拼版也会跟着更新
5、画工艺边(一般5mm)(可能会选不中 用shift+E抓取也困难,可以用M按xy移动)
6、沿着四条长边画线,选中之后,DSD形成板框(包括工艺边)
7、固定孔选择焊盘,参数如下
从顶点出发各移动2.5mm(视情况而定,放置在中间)(四个角)
8、光学定位点采用表贴焊盘,参数如下(如果背面有器件背面也要加)(一面一般放三个,就用来判定上下边)
成品:
7、华秋DFM拼板
1、打开 华秋DFM。文件 - 打开。
华秋DFM支持导入 Gerber 及 Altium的.pcbdoc源文件,前面也说了 华秋DFM 的.pcbdoc转换是基于在线设计的,耗时长且需上传服务器。无论如何,Gerber导入都是最保底的,而且其他PCB EDA也可通过输出Gerber来导入到华秋DFM。
2、Ctrl + A 全选,打开导入。
3、导入后效果。如发现没有板框,请修改自己板框的图层,重新转换Gerber。
4、点击左上角的 连片拼板 图标。
5、根据自己要拼板的数量,和板厂对工艺边、Mark点、定位孔的要求进行填写。
6、这里我使用的是 V割拼板。
7、例如嘉立创对工艺边要求最窄为 5mm,Mark点为 1mm。
8、因为我对板形精度要求较高,而板厚1.2mm进行V割,V割会切除约0.2mm的宽度。故这里我在图中的第2步,多留出了拼板间的间距。
9、点击应用。
10、预览拼板后的效果。
11、上面说了,因我对尺寸有严格要求,而V割会根据板厚,切出有宽度的折线。1.2mm厚的PCB时,V-CUT宽约0.2mm左右,所以我为了维持板框外形尺寸不变,多留出了0.2mm。拼板掰开后,再将PCB中间突出的毛刺打磨。
12、弄好了之后,并不能直接保存。
华秋DFM 会多生成一个 set 层,里面记录的就是拼板外形。
将set层输出。右键 - 输出层。
替换 .GM1 层。
保存后大功告成。
8、其他软件预览Gerber,PCB打样量产
上面的拼板做好后,Gerber同样可用其他软件预览,例如比较常用的 CAM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