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6节 《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原理-皮亦鸣》

目录

1.4 多普勒频移
1.5 雷达图像
1.6 分辨率

1.4 多普勒频移

  1. 多普勒频移是回波信号相对于发射信号的频移,由目标和雷达之间的相对运动引起。

  2. 公式:
    f d ≡ f R − f T ( H z ) f_d\equiv f_R - f_T(Hz) fdfRfT(Hz)
    其中 f d f_d fd 表示多普勒频移, f R f_R fR 表示目标回波频率, f T f_T fT 表示发射信号的频率。
    f d = 2 v λ f_d=\frac{2v}{\lambda} fd=λ2v
    可通过上式近似求解雷达与目标之间的相对径向速度(适用于目标相对雷达的径向速度远小于电磁波传播速度的情况)

  3. Ps:径向速度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Gf1XeDnu-1654421220781)(image_1.a099caf8.png)]

  4. 只有速度的径向分量对多普勒频移有影响;因此上式修正为:
    f d = 2 v λ cos ⁡ Θ f_d=\frac{2v}{\lambda}\cos\Theta fd=λ2vcosΘ
    其中v表示目标和雷达之间的速度差, Θ \Theta Θ表示目标运动方向与径向的夹角

1.5 雷达图像

  1. 雷达图像是利用微波遥感技术得到的,它与光照手段得到的图像不同,反应的是目标的微波特性,而非光学特性;

  2. 雷达图像依据回波的强弱组成,强弱程度决定了图像的灰度;回波信号越强,灰度越高;回波信号越弱,灰度越低;

  3. 如果分辨率大,只能获得目标各部分散射能量的总和,若分辨率小(远小于成像目标尺寸),就能区分目标各部分的散射能量

  4. 影响回波信号强弱的因素:
    a. 发射信号的功率
    b. 目标特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 雷达横截面积(RCS,也称雷达散射面积)
    ① 定义:雷达接收的目标回波功率与发射功率密度之比
    ② 表达式: R C S = P p = P P T 4 ∗ Π ∗ R 2 RCS=\frac{P}{p}=\frac{P}{P_T}4∗\Pi∗R^2 RCS=pP=PTP4ΠR2
    ③ 目标散射功率:
    P = p ∗ R C S = P T 4 Π ∗ R 2 R C S P=p∗RCS=\frac{P_T}{4\Pi∗R^2}RCS P=pRCS=4ΠR2PTRCS
    其中p表示目标发射功率密度, P T P_T PT表示雷达发射功率,忽略目标对信号的吸收,认为散射功率密度与发射功率密度相等
    雷达接收的信号功率为:
    P R = P 4 Π ∗ R 2 A e = R C S ∗ p 4 Π ∗ R 2 A e P_R=\frac{P}{4\Pi∗R^2}A_e=RCS∗\frac{p}{4\Pi∗R^2}A_e PR=4ΠR2PAe=RCS4ΠR2pAe
    其中 A e A_e Ae 表示天线的有效孔径面积。成像目标的尺寸往往远小于距离R,故可以认为目标各部分与雷达间的距离相对,即目标的回波强度仅与RCS有关
    ④示意图

    RCS相当于目标在垂直于电磁波方向上的等效面积

    ⑤后向散射系数 σ \sigma σ
    RCS表示雷达接收的回波信号与发射信号的一种比例关系,因此可以用系数 σ \sigma σ 表示

  5. 雷达图像与光学图像的区别:
    a. 微波具有穿透性,全天候,全天时;与光学图像相比具有更大的侦察范围,可以发现不易被光学传感器发现的目标,得到大范围、高分辨率的图像
    b. 雷达的回波信号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复杂运算,因此与光学图像相比,设备复杂运算量更大;
    c. 成像雷达是相干处理系统,图像存在相干斑,导致图像质量下降,因此成像前,往往要进行相干斑抑制
    d. 雷达成像就是从回波中提取目标的后向散射系数,所以图像反应的是被测区域的微波特性。而光学成像依据的是普通的反射。两部分区域光学特性不同,但后向散射系数可能相同。因此雷达图像不能区分这两部分区域,在光学图像上区别却很明显
    e. 光学图像时垂直照射地面所得,成像雷达则一般是侧视成像。雷达波束以一定的俯视角照射被测绘的地域,使得雷达图像具有阴影、迎坡缩短等固有特性。与光学图像相比,雷达图像的轮廓比较清楚,有较好的对比度;
    f. 在知道雷达的各种参数(如高度、入射角)的时候,对雷达图像经过插值等处理可以得到相同的比例尺表示,图像不会产生畸变。光学图像由于在成像透镜的光轴周围的折射率不同,使得图像产生畸变,如远离轨迹处的图像被压缩

1.6 分辨率

  1. 分辨率是指雷达对两个相邻目标的分辨能力;对于SAR来说,主要是距离向和方位向(横向)分辨率,以及反应图像质量的辐射分辨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距离向分辨率
    a. 两个目标位于同一方位角,但与雷达间的距离不同时,二者能被雷达区分出来的最小间距称为距离分辨率
    b. 通常定义为:当较近目标回波脉冲的下降沿与较远目标的上升沿 刚好重合时,作为可分辨的极限;
    c. 公式:
    △ R = c τ 2 = c 2 B \triangle R=\frac{c\tau}{2}=\frac{c}{2B} R=2cτ=2Bc
    其中c为电磁传播速度, τ \tau τ为信号的脉冲宽度
    脉冲宽度越小,分辨率越好

  3. 高分辨率要求窄脉冲宽度,实质是要求信号具有大的带宽。

  4. 信号的带宽和脉宽
    脉冲宽度和带宽成反比关系,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越窄,信号带宽越宽。信号带宽是指信号频谱的宽度,也就是信号的最高频率分量与最低频率分量之差,是指一个信号所包含的所有频率成分(频率)。

  5. 矛盾:
    宽发射脉冲:有利于目标检测
    i. 宽发射脉冲:有利于目标检测
    ii. 大带宽:有利于距离分辨
    解决:
    i. 对发射信号进行调制,对接收信号进行压缩:发射宽脉冲,接收端压缩为窄脉冲

  6. 方位向分辨率
    a. 两个目标在同一距离,但方位不同的情况下,能够被雷达区分出来的最小角度(或对应的方位向长度)称为方位分辨率
    b. 决定了雷达区分相同距离上多重目标的能力
    c. 由天线的有效波束宽度决定,相同径向距离的目标,若间距大于天线波束宽度,就能被区分,小于波束宽度,则不能被区分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d. 从信号显示的角度,定义方位向分辨率:
    当一个目标的回波强度到达峰值点,另一个目标的回波强度开始从零上升,就是雷达方位分辨的极限,即为方位向分辨率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e. 天线波束宽度 Θ \Theta Θ 与方位向长度 △ X \triangle X X的关系:
    △ X = Θ ∗ R \triangle X=\Theta∗R X=ΘR
      其中R表示雷达与目标之间的距离
    f. 波束宽度与电磁波的波长 l a m b d a lambda lambda和天线尺寸有关:
    Θ = λ D \Theta=\frac{\lambda}{D} Θ=Dλ
      其中, λ \lambda λ表示信号的波长,D表示天线的有效长度,其典型值为实际长度的0.7倍
    g. 波长越小,天线尺寸越大,雷达天线波束越窄,方位向分辨率越好。但波长的增加受到雷达工作频率的限制,因此往往通过增大天线尺寸来获得窄波束

  7. 辐射分辨率(灰度级分辨率)
    a. 衡量雷达图像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表示雷达系统区分相近的散射系数的能力
    b. 雷达图像固有的相干斑会影响图像的灰度分辨率,辐射分辨率作为相干斑减少的一种度量,定义为均匀场景的图像的均方误差均值之比

  • 1
    点赞
  • 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