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页 1.5万字 两种实现代码(py 或 ma)
一张图 十种绘制结果 任意挑选
坐在YR4上撞毁地球!!!
摘要
近地小行星(NEAs)是指轨道接近地球的小行星,由于其可能对地球产生潜在威胁,因此对这些天体的监测和轨道预测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小行星轨道的优化和预测,解决小行星轨道预测中的数据融合和短期轨道预报问题。
首先,在数据处理阶段,收集了来自多个天文台的小行星观测数据,并将其转换为标准的地心地固坐标系(ECEF),确保了观测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对于问题一,我们根据官网数据收集到卫星的基本信息以及把八个站点的经纬度海报以及高度角数据。收集数据中并不存在方位角,因此给定小行星的初始轨道要素(半长轴、偏心率、轨道倾角、升交点黄经、近地点角和平近点角)作为初始猜测。利用收集数据天文台的观测数据(仅有高度角),并将观测时间转化为儒略日(JD)。使用fminsearch函数,通过最小化观测的高度角与计算的理论高度角之间的差异(残差平方和),来优化轨道参数。利用开普勒定律进行轨道传播,计算小行星在未来时刻的相对位置和地球的距离。
对于问题二,小行星轨道预测模型(短期预报)。首先,使用开普勒定律计算小行星的当前位置;使用简化模型计算地球在相同时间的相对位置;计算小行星相对于地球的地心位置;各台站观测位置计算:通过台站与小行星的相对位置,计算每个台站观测小行星的方向;最终转换为ENU坐标系:使用台站的地理信息生成局部坐标系,计算高度角和方位角;输出预测结果。
在最后的总结阶段,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开普勒定律和最小二乘法优化的轨道预测方法。该方法有效地处理了多个观测台站的数据,能够准确地预测小行星在短期内的轨道变化,并为未来的空间探测任务提供了理论支持。虽然本研究主要聚焦于小行星轨道的短期预测,但其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可以广泛应用于其他天体的轨道预测。
关键词:近地小行星轨道预测、开普勒定律、最小二乘法、短期轨道预报、数据融合
一、符号说明
为了方便我们模型的建立与求解过程 ,我们这里对使用到的关键符号进行以下说明:
符号 | 说明 |
μSun | 太阳的标准引力参数 |
AU | 天文单位,1 AU = 149,597,870.7 km,表示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 |
JD_epoch | 轨道参考历元的儒略日(JD),例如 2025-05-05 TDB |
a | 小行星的轨道半长轴,单位为 km |
e | 小行星的轨道偏心率,描述轨道的椭圆程度 |
i | 小行星轨道的倾角,单位为弧度,描述轨道相对于黄道平面的倾斜角度 |
Ω | 轨道升交点的经度,单位为弧度,表示轨道平面与春分点之间的夹角 |
w | 近地点角距,单位为弧度,描述小行星轨道上的近地点位置相对于升交点的角度 |
M0 | 初始平近点角,单位为弧度,表示小行星在参考时刻的位置 |
x | 轨道元素的优化参数 |
Re | 地球的半径,单位为 km |
lat | 台站的纬度,单位为度 |
lon | 台站的经度,单位为度 |
alt | 台站的海拔高度,单位为 km |
rVec | 小行星相对于太阳的空间位置向量,单位为 km |
(注:这里只列出论文各部分通用符号,个别模型单独使用的符号在首次引用时会进行说明。)
一、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5.1 数据预处理
我们利用下述网站对小行星2024 YR4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得到结果如下所示
数据收集网站
网站0:https://astorb.com/info/2024YR4.html
网站1:
https://www.minorplanetcenter.net/db_search/show_object?object_id=2024+YR4
网站2:https://ssd.jpl.nasa.gov/tools/sbdb_lookup.html#/?sstr=2024+YR4
网站3:https://newton.spacedys.com/astdys/index.php?pc=1.1.0&n=2024+YR4
盱眙 | 冷湖 | 丽江 | 兴隆 | 姚安 | 阿里 | 南山 | 鹿林 | |
2025/4/11 18:00 | 60.1 | 39.6 | 47.4 | 54.6 | 48.7 | 29.5 | 33.4 | 66.5 |
2025/4/11 19:00 | 68.4 | 50.4 | 60.4 | 61.1 | 61.8 | 42.1 | 43.6 | 77.5 |
2025/4/11 20:00 | 69.7 | 59.3 | 71.6 | 62.4 | 73.2 | 54.1 | 52.3 | 77.2 |
2025/4/11 21:00 | 62.9 | 64.2 | 76.2 | 57.7 | 77.1 | 64.6 | 58.2 | 65.9 |
2025/4/11 22:00 | 52.1 | 62.7 | 69 | 49.2 | 68.8 | 70.5 | 59.4 | 52.6 |
2025/4/11 23:00 | 40 | 55.6 | 57 | 38.8 | 56.3 | 67.8 | 55.4 | 38.9 |
2025/4/12 0:00 | 27.4 | 45.7 | 43.9 | 27.6 | 43 | 58.6 | 47.7 | 25.1 |
2025/4/12 1:00 | 14.8 | 34.5 | 30.5 | 16.1 | 29.5 | 47 | 38 | 11.4 |
2025/4/12 2:00 | 2.3 | 22.8 | 17.1 | 4.8 | 15.9 | 34.5 | 27.4 | -2.1 |
2025/4/12 3:00 | -9.8 | 11 | 3.8 | -6.2 | 2.5 | 21.8 | 16.5 | -15.2 |
2025/4/12 4:00 | -21 | -0.5 | -9.1 | -16.3 | -10.5 | 9.1 | 5.7 | -27.6 |
2025/4/12 5:00 | -31.1 | -11.4 | -21.4 | -25.1 | -22.9 | -3.2 | -4.8 | -38.9 |
观测站/基地 | 纬度(N) | 经度(E) | 海拔(m) |
盱眙(Xuyi)观测站 | 北纬 32.7308° | 东经 118.4675° | 60 |
冷湖(Lenghu)观测基地 | 北纬 38.2808° | 东经 93.3844° | 4200 |
丽江(Lijiang)观测站 | 北纬 26.6950° | 东经 100.0290° | 3200 |
兴隆(Xinglong)观测站 | 北纬 40.3931° | 东经 117.5864° | 900 |
姚安(Yao’an)观测站 | 北纬 25.54° | 东经 101.01° | 200 |
阿里(Ali / Ngari)观测基地 | 北纬 32.31° | 东经 80.03° | 5100 |
南山(Nanshan)观测站 | 北纬 43.4749° | 东经 87.1775° | 2080 |
鹿林(Lulin)天文台 | 北纬 23.5144° | 东经 120.8736° | 2860 |
小行星的观测数据来自多个分布广泛的观测站,这些观测站位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各观测站的具体信息如下:
盱眙(Xuyi)观测站:位于中国江苏省,纬度32.7308°,经度118.4675°,海拔60米,属于低海拔地区,适合进行大气观测。
冷湖(Lenghu)观测基地:位于中国青海省,纬度38.2808°,经度93.3844°,海拔4200米,地处高原,空气稀薄,适合进行深空天文观测。
丽江(Lijiang)观测站:位于中国云南省,纬度26.6950°,经度100.0290°,海拔3200米,是一个高海拔的天文观测点,能够避开较多的大气干扰。
兴隆(Xinglong)观测站:位于中国河北省,纬度40.3931°,经度117.5864°,海拔900米,具有较好的观测条件,适合进行小行星轨迹的长时间观测。
姚安(Yao’an)观测站:位于中国云南省,纬度25.54°,经度101.01°,海拔200米,相对较低的海拔有助于减少大气干扰。
阿里(Ali / Ngari)观测基地: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纬度32.31°,经度80.03°,海拔5100米,是世界上最适合进行天文观测的地方之一。
南山(Nanshan)观测站: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纬度43.4749°,经度87.1775°,海拔2080米,处于高原地区,适宜天文观测。
鹿林(Lulin)天文台:位于中国台湾省,纬度23.5144°,经度120.8736°,海拔2860米,拥有良好的观测条件,且地处热带地区,天气稳定
名称 | 具体数值 | 名称 | 具体数值 |
轨道类型 | 阿波罗型近地小行星 | 绝对星等 | 23.95 |
轨道不确定度 (U) | 5 | 平均直径 (km) | 0.0482 |
近日距 (au) | 0.8515002 | 平均直径 (km) | 0.0482 |
远日距 (au) | 4.180214 | 质量 (kg) | 1.17E+08 |
近日点速度 (km/s) | 41.606 | GM (km3/s2) | 7.83E-12 |
远日点速度 (km/s) | 8.4751 | GM/GMSun | 5.90E-23 |
平均轨道速度 | 8.4751 km/s | GM/GMEarth | 1.96E-17 |
平均轨道角速度 | 0.24699 deg/day | GM/GMMoon | 1.60E-15 |
升/降交点距 (au) | 1.616, -0.01626 | GM/GMCeres | 1.25E-13 |
g (m/s2) | 1.35E-05 | GM/GMEros | 1.75E-08 |
g/gEarth | 1.37E-06 | TJup | 3.109 |
该近地小行星属于阿波罗型轨道小行星。阿波罗型小行星的轨道特点是其近日距小于1.017天文单位(AU),远日距大于1.017 AU,但通常小于地球轨道的远日距。其轨道类型使得该小行星会定期靠近地球,因此对地球构成一定的潜在威胁。
·轨道不确定度(U):5,表示轨道的精确度较高,但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近日距(au):0.8515002 AU,意味着该小行星距离太阳最近时的轨道位置距离太阳较近。
·远日距(au):4.180214 AU,表示该小行星距离太阳最远时的轨道位置。
·近日点速度
,指小行星在轨道的近日点处的速度较高。
·远日点速度(
):8.4751,表示小行星在远日点时的速度较慢。
其质量 为
,相对较小的小行星;绝对星等为 23.95 ,表明其亮度较低,难以在夜空中直接观察到。小行星的 GM 值为
,表示该小行星的标准引力参数。平均轨道速度 为8.4751
,这表明该小行星在轨道上移动的平均速度相对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