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国外进行自然科学研究

前言:6月1日,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在京举办2017年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人员行前集训视频会议。现整理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院士讲座文字实录如下:

首先我想说,不管大家听几个讲座,这些讲座都不可能面面俱到,完全关照好你们生活的每一方面。我相信在留学期间大家还是会有自己的感受,我也鼓励大家有自己新的体验和新的想法、做法。

我想讲四个方面:一是关于英文的写作和阅读;二是关于成功科学家的必备素质;三是关于科学研究的三要素;四是科学研究的过程。

英文的写作和阅读。对很多留学生而言,英文写作都会是他们面临的一个比较大的痛苦。如果让你用很精简、动人的语言写一个故事,其实很难。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对刚刚出国的学生是如此,我也见过在国外生活了二三十年,甚至是第二代、第三代的移民,他们的写作还是很困难。

我相信出生在美国的中国人,90%的英文写作要比我差。我这份自信来自哪里?来自积累和练习。我给大家一个建议,每天背多少单词、读多少本书,这种方法不现实,你很难坚持下去,但是有一个方法用心一点的话是可以执行的。很简单,在座的每一位如果想提高英文写作、阅读能力,包括阅读专业文献的能力,就要每天读30分钟当地的报纸,读当地的新闻。

为什么读新闻?因为有新闻性,促使你很想了解细节。如果你每天肯花半小时用心读,两年以后你的写作会脱胎换骨。当然这个读不是走马观花,不是完成任务。在我1990年刚刚出国的时候,我的英文写作、阅读比现在差很多,之所以后来能脱颖而出,原因就是我在读博士期间,每天花差不多半小时的时间读当地的《太阳报》,偶尔会读《华盛顿邮报》。

大家可能会问:对你管用,对你的学生管用吗?我有一个在普林斯顿读书的学生,1998年加入我的实验室,他当时的英文写作和阅读很差,就曾问过我怎样提高英文写作和阅读。我给他的建议就是每天30分钟,锲而不舍。他在我身边待了5年,我相信现在他的英文写作比大部分美国人的写作要强。他教自己的学生怎么提高英文写作,也是每天半个小时英文阅读,读新闻。

为什么读新闻而不是科学文献?原因很简单,你在英文不好的情况下读科学文献,读10分钟就睡着了,读不下去。读八卦你不会睡,越读越有趣。新闻就是八卦,而新闻里的文笔和科学写作的文笔非常相似,讲究逻辑性,行文行云流水,会让你感觉很振作。如果大家想详细了解英文写作和阅读的技巧,欢迎去我科学网的博客,有专门的文章阐述。

一个成功的科学家需要具备的素质。在上周清华的“学术之道”——面向全校学术性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大课,我问大家:你觉得成为一个著名的科学家需要什么样的素质?大家都举手发言。我粗略算了一下,大概说了20种不同的素质,像坚持、细心、谨慎、投入、持之以恒、善学好问等等。我说:你们说的都对,但是我个人认为,没有一个成功科学家能拥有你们说的全部这些素质,而一定是将这其中的某些素质发挥到了极致。下面我说几条必须具备的。

首先是时间的投入,也就是大家通常讲的刻苦。没有时间投入,什么都别想。中科院神经所蒲慕明所长曾经给学生写过一段话,当时他已经是终身讲习教授,刚刚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搬到伯克利分校,他给全实验室的学生发了一封邮件,批评实验室里有些学生不努力,这样会耽误自己,耽误实验室。这封邮件可以在网上搜到,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

我相信没有一个成功的科学家是不努力的,如果你非说我认识一位就是凭运气,我只能说,他可能名气很大,但是他一定不是一个好的科学家。各位可能会说:难道不是好的科学家也能功成名就?没错。我甚至可以告诉你,得了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他的科学思维可能并不是那么好,只是他所从事的领域把他推到了前面而已。

所以时间的投入是每个人必备的。我自己是非常刻苦的,在留学做博士后的时候,我的时间投入在座的恐怕很难模仿。你可能觉得自己很贪玩、不适应,或者找借口说自己不是做学术的料,这些理由以前我都找过。我以前能贪玩到什么程度?我在美国读博士期间,最长的一次和朋友在一起打扑克,从周五下午五点钟打到周六下午七点钟,连续27个小时。但是我觉得人是能改的,是可以适应的,神经网络是可束的,你最终会把时间精力投入到做研究上来。从博一觉得实验室太苦,到博二基本适应,再到博三完全适应,这个过程我记忆犹新。我曾经在日记里鼓励自己要刻苦一点,曾经为了让自己精气神上去点,周末还要每天去实验室工作两小时,让自己连续工作。以至于最后写了一篇日记,说:“这是我第一次连续工作21天没有休息”。刻苦是我认为一个成功的科学家必须要具备的素质之一。

第二点是批判性的思维。批判性的思维对中国学生尤其重要。三周之前在清华研究生会组织的一次巅峰论坛上,请了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和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尔。当时学生一而再、再而三地问到了做学术核心的宗旨是什么,对此阿龙做了非常精彩的阐述,就是批判性思维。阿龙还专门提到了清华学生和中国学生,说这点你们做的不好。他说在以色列,所有的人从小到大,家庭、社会教的就是要与众不同,不能简单接受别人教给你的东西,要怀疑一切。当然你们可能很纳闷,如果怀疑一切,那什么是真理?其实这是辩证的,并不是说你怀疑一切就不接受你的所学,而是你怀疑之后再接受,你要过过脑子。

批判性的思维对我影响非常大,这里面包括很多内涵,比如挑战,而不是简单接受学术权威。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挑战了自己的博士生导师杰米·布罗克,他现在是美国《科学》周刊的主编。他30多岁就做了系主任,也是美国著名科学家,名气很大。有一天我们开组会,他到实验室来非常激动地说要证明热力学第二定律是错的。我没有想到我的博士后导师居然要去挑战热力学第二定律这个被我们认为是不可挑战的真理。他给我们做了一番数学推演,我也因此受益,第一是受益于他的态度,第二是受益于我挑战他的表现。因为当时我在下面看的很清楚,他的推演是有问题的。

我的导师是一个天才。他晚上做了一个梦,醒来以后就发明了磁圆二色光谱;他白天开车的时候想到了如何解决关于蛋白质的一个问题,后来相关论文1986年发表在PNS上,至今为止都是科学史上不可思议的事件。当时他是想挑战更大的科学公理,一般的学生遇到这种情况不会挑战老师。但是像我这样比较爱出风头的就没有忍住,我们实验室20多人,就我一个人做了出头鸟,向老师挑战,指出了他推演当中的问题。我一解释他就明白了,但是我们实验室的学生太敬仰我们的导师,即使美国学生也是一样。最后反而是实验室的美国学生来攻击我,那天中午饭我是自己吃的,没有人和我一起,这让我第一次尝到了挑战学术权威的“苦果”。

然而这个事情对我后面的帮助是非常大的,因为这个事情,突然间我得到了全系的关注。到了下午两三点,博士生指导委员会的主席过来和我握手,说听说我解答了一个重大的学术问题。我说我只是发现我们老板推演有一些错误而已。我在普林斯顿的时候,申请工作,我的老师给我写推荐信也用了这个例子,他说我具有强大的理论基础,不仅有利于做生物学研究,对物理化学也同样有利。其实具有批判性的思维,挑战学术权威会给你带来无穷无尽的好处,但是你们需要胆子大一点。

顺便一提,世界上没有永恒不变的真理和公理。我们知道的公理只是对现实世界是适用的,在我们挖掘新的世界之前,在我们有限的宇宙空间是适用的。它一定会被更新的理论和公理取代,当然包括广义相对论,包括物理、化学上我懂或者是不懂的东西。你们可以确信这一点,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每一个公理、定理只是在一定的时期、一定的范围内有效,更不用说普普通通的一个假设、一个新的实验发现。所以如果你们没有批判性思维,你一定不会有大的发现。

再比如方法论的改变。大家都说要好好读文献,多读文献,我反问一句,为什么要多读文献?在什么时候多读文献是有好处的?一天读多少文献为宜?我就是一个反对在很多时候读文献的人。这个道理很简单,是我博士后的时候导师教我的。我的博士后导师几乎不读文献,他是美国科学院的院士,学术做的炉火纯青。我们经常说他又去登珠峰了,因为他总是在做别人做不了课题,他的能力超乎我们的想象。我1996年1月刚加盟他实验室的时候,总觉得要通读各种科学文献、最新文章等等表现我的博学多才。我几次想和他讨论科学文献,他每次都很羞涩地和我说没来得及读,正在读,后来我才知道其实他从来不读文献。

博一的学生该读文献,不读文献怎么培养读文章的能力?怎么选择导师?怎么把自己的读写素质提上去?写文章的时候要读文献,不读文献怎么援引别人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和发现?但是你在拼命做课题的时候,有多少时间读文献?包括我在清华读文献的时间也很少。关于读文献你们可以看我在科学网博客中的相关文章,名字叫《英文的阅读》,里面会告诉你们怎么读科学文献。我从我的博士后导师那里学会一条,大家平常告诉你的所谓科学研究的规律和方法,很多对你不一定适用,不足以把它作为一个行为准则。自己想好了,跟着自己的感觉走。

第三个科学家必备的素质就是性格。所有成功的科学家都是有个性的,这个个性并不是一定要格格不入。但我认为,几乎所有成功的科学家如果表面看很圆滑,他一定是外圆内方的,不像我这样表面看起来就是方的。因为做科学研究如果没有一点底气,没有一点想法,一定坚持不下来。

前不久我有一个非常好的朋友,喝茶的时候问我:“你真觉得豪车、洋房没有那么重要吗?”我说:“我认为挺重要的。”回清华以后,我住在清华最好的楼——院士楼里面。但是当楼上的大妈早晨6点把电视音量开到最大,当楼下的男高音晚上11点还在唱歌的时候,我还是有点受影响,还是觉得板楼的隔音果然还是有问题,还是希望自己的房子能更大一点,也会怀念自己在普林斯顿的独栋独户。除了偶尔有这样不便利的时候,我觉得不会有很大的区别,这就是我对豪宅的理解。

2002年我在普林斯顿的时候卖掉了我在美国读博期间的第一辆车,是丰田车,我买的时候是6800美元一辆的新车,跟了我整整9年,卖的时候不免伤心。在那之前我已经是普林斯顿的终身教授了,当时在美国东海岸开车,我也可以把1.3升的四缸车开到150公里。当我超过一辆辆奔驰、宝马,心情非常愉悦,不仅觉得我的知识比你丰厚得多,开车技术也比你强得多,我开6800美元的车都比你68万的车跑得快,感觉真好,车就是交通用具。我还真是有点革命的浪漫主义。当然你要送我豪车我也接受,但是我真觉得不是事,我的那位特别好的朋友就当回事了。

我前几天给清华的学生上课,我说别看你们现在信誓旦旦要做科学家,大浪淘沙,每过一关淘掉一批,过十年八年还有多少人剩下来?今天听说那个同学去了麦肯锡做咨询,一年30万美元起薪,没过几年就能拿到百万年薪。明天听说另一个同学自己开公司,公司上市了,挣了几亿。自己回家老婆跟你说买房子没钱,孩子说同学又买了什么,(纠结这些)你不烦才怪。所以我觉得科学家如果没有一点个性的话肯定越做越苦。

举个例子,我的两个学生都比我年纪大一点。柴继杰加入我实验室的时候,我看了他的简历,他是大连轻工业学院学造纸的,后来在丹东造纸厂工作了4年。为什么收他?就是因为他有个性。拿他作对比,我有一个特别好的学生,科班出身,南京大学第一名,中科院周承儒先生的博士,1997年申请我实验室的时候已经有七篇第一作者的CNS文章,在当时的中国是不可思议的。柴继杰一篇都没有,他只有一篇第二作者的小文章。但是我就看重了他在工厂干了4年还能考回协和医学院做博士生的经历。

他在我那的5年做的非常优秀,当然这5年他也很曲折。前两年他就是技术员,他不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因为基础太差了,我需要手把手教他。但在某些研究学科,甚至可以说生命科学的大部分学科,确实不需要太多太深厚的基础知识也可以做得很好。他前两年就是技术员,第三年开了点窍,第四年有自己想法的时候我非常欣慰,那时我才第一次意识到,即使这样的学生我也可以带出来。他就凭一点,好强。继杰从来不认为世界上有什么事情他做不到,他付出比别人大得多的努力,当然他也很有灵气,找到了适合自己做的领域和专业。他回国以后在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起家,后来在清华做教授,现在去了德国,已经发了十多篇文章。这样的人在国内当然是大牛,而他在国际上的名声要远大于国内。

你们可能在网上也看到了我的另外一篇文章,谈到对科学家而言什么是最不重要的,就是智商。智商在你进入大学校园以后就不那么重要了,进入博士生阶段,第一年可能起点作用,之后就不重要了。什么重要?你可以说是情商,按我的说法就是对个性的把握。柴继杰就是对自己把握的非常好,他的好强和好胜是你们难以想象的。但是他的弱点你们也可以想像,就是不是科班出身。你们在座的是科班出身,有的是名校毕业,考托福是满分,高考是得不可思议的高分进来的。可是还有的同学不是这样,开始的成绩比较差,跌跌撞撞进入大学、研究生。但是这样的学生只要坚持,100%有机会。我认为柴继杰就是这样的学生。

不过他成绩大了以后,自信心有些爆棚。我在2006年回国之前给清华的学生讲课,有一次讲课过程中有一个学生一直在问很精彩的问题,我觉得这个学生一定在实验室做过。果然他说他是柴继杰实验室的学生,我还是挺欣赏这个学生的。但是我当时头都没抬,就要杀杀这个学生的威风,因为他在挑战学术权威,一点没给我留情面。我说:继杰?那是我的学生。他回敬我一句:“我们柴大老板说了,他从您的实验室出来,他青出于蓝胜于蓝,他处处比你强。”你们知道我当时的心情吗?不敢说欣喜若狂,但是我真的开心,我觉得我没有白培养他,如果我的学生不能这样想,不能这样教他的学生,我就白耽误时间培养他了。这种批判性的思维和他的性格结合在一起,这是我非常欣赏他的一点,只有这样才能带出另一波优秀的学生,才有可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再讲一个插曲。柴继杰自信心爆棚以后,觉得自己很厉害了,国际会议请他去做嘉宾演讲的多了,德国洪堡基金会一年100万欧元,连续5年支持他。但是他在研究上总是很认真的。有一次我们中午吃饭,他说现在小学的数学题很难,六年级的奥数他都不会做。我当时一边吃饭一边说:那是你。他说:你就行?我说像我这种科班出身的,奥数题拿过来易如反掌。他当时就写了三道数学题,这些对于河南省数学竞赛第一名的我当然就是白给。

其实我们河南省过去这30年间,出过多少个数学竞赛第一名,但绝大部分都没有成才,也没有成为好的科学家,或者没有达到自己的智力赋予他们的极限。为什么?因为他们缺乏个性,他们输给了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糟粕。科学家的性格非常重要,如果没有一点个性,做学术也就是谋生的手段而已,越往前走,你越会步履维艰。

第三个方面讲科学研究的三要素。第一个要素是技术。比如进一个实验室,无论是工程技术还是自然科学,你要学很多基础的理论、基础的实验操作,所以技术非常重要,没有技术寸步难行,课题难以开展。第二个要素是提问题,提不出好的问题,科研无从进行。但是我相信在座大多数人不知道怎么提科学问题。有时候你觉得自己提的问题不够聪明,这个很自然,但是你尽管问就是了。第三个要素是科学研究的体系,也可以说是科学研究的载体。很多科学研究的问题是在一定的体系中进行,研究才能得到解答。就像王晓东发现细胞交换通路,不是在活的哺乳动物细胞里,而是在死的哺乳动物细胞里,在细胞的提取液里发现的,这个细胞的提取液就是科学研究的载体,是一个体系。我在清华上过一门课,四十八个小时的课时就是告诉学生为什么科学研究的体系更加重要。有了好的体系,你的问题自然产生。在我看来诺贝尔奖历史上,生理基因学奖中一半的获奖者不是因为提了好的问题,而是因为他是一个好的体系。好的体系自然就会沉淀出好的问题,这就有了所谓的运气,但是这个运气不是从天而降的。

但是技术去哪了?技术重要吗?对于刚入门的科学家而言技术无比重要,没有技术寸步难行。但是越往前走技术相对而言的重要性就会越来越低。对于我来说,如果去听一个细胞生物学的讲座,绝大部分技术可能我自己从来没有听说过,技术细节我完全不懂,但是这根本不影响我对讲座深度的理解,也不影响我提的问题,更不影响我对科学问题的欣赏。技术细节对于一个好的科学家相对作用极大降低,但是它是每一个科学实验成功的必备。所以技术对现在的你很重要,但是如果十年之后你还认为技术是最重要的,那就坏了,你肯定还是一个很一般的科学家。

最后一点我讲的就是科学研究的过程。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师父带徒弟的过程,在一些大的实验室里可能还没有机会跟着学术导师学,只能跟着自己的师兄师姐学。我不相信世界上有成批制造出来的科学家,我也不相信通过开一个班可以一下子带十几个学生。至少我所有的学生都是我用心一个一个带出来的,当然我也很辛苦,我花多少时间,他们受多少益,名师出高徒。你们选择实验室,选择跟什么人做是非常关键的。在这个过程中你第一个接触的就是你的导师对科学的品位,对科学技术的把握,对科学问题提出的过程,我们叫方法论。一个实验室有一个实验室的方法。我的实验室所有学生传承的是我对他耳濡目染的教导,我的思维方式有很多学生学到了,但是也有很多学生没有学到,或者是学的不够好。这个过程中会逐渐的品味到什么是好的科学研究,怎么样选择科学研究的课题,遇到问题怎么做。

最后,不要被新的知识淹没,不要急于学习新的技术。我们中国学生有这样的毛病,总是太好学,每当新技术出现,不管与自己的研究有没有关系,都巴不得参加个学习班赶快学新的技术,每一篇新的文章出来的时候,巴不得什么都要了解。我要反问一句:你有多少时间?你学得完吗?如果你天天想看《自然》《科学》的文章,天天想了解新的技术,你有多少时间做自己的研究?世界上万事万物均可再生,只有一个不能再生,就是时间。你得想好怎么分配自己的时间。

我觉得对一些很时尚的技术,只要和你的研究不直接发生关系,我建议不要花时间去读这方面的文章,也没有必要花时间了解。你听别人的讲座、朋友聚会,总会得到一点信息,不需要自己疲于奔命地学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文章。恰恰相反,在科学研究上最重要的是方法论,方法论是从科学史上来的。但是很遗憾,我们的大学、研究生院校不讲这样的故事。其实你们花一些时间看一下科学史,不是读小说一样看,要看原始文献,你就会把一个领域融会贯通。我不相信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必须知道方方面面的前沿,你能把自己的小领域了解清楚就很不错了。这一点就可以腾出不少时间,让你可以每天花半小时读英文的报纸。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