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H】列车通过曲线时,曲线半径、超高值与车速的关系

列车通过曲线区段时做向心运动,会产生离心力,为了平衡离心力的重力分量,通常在曲线区段的外轨设置超高h(mm),它是根据该曲线的半径R(m)及列车的速度v(km/h)的大小来确定的。

列车在运行到曲线路段时,其受力如图1所示。当轨面支持力F_N、重力G以及离心力F_e达到受力平衡时,构成一个首尾结合的闭合力三角,如图2所示。他们的关系满足

tan \theta = \frac{F_e}{G}         (1)

其中

G=mgF_e =\frac{mv^2}{R}        (2)

式中,R表示曲线半径,v表示列车在曲线区段运行的线速度。联立公式(1)和(2)有

tan \theta = \frac{v^2}{gR}        (3)

取曲线轨距L=1500mm,则根据公式(3)与力三角平衡状态

tan \theta = \frac{h}{L}

可得到

 h = \frac{L}{g} \cdot \frac{v^2}{R}        (4)

g = 9.8 m/s,得到曲线半径R(m)、超高值h(mm)与车速v(km/h)的关系

 h = \frac{1500}{9.8} \cdot \frac{v^2}{R} = 11.8 \frac{v^2}{R}        (5)

注意公式(3)和公式(5)的速度,前者m/s,后者是km/h。

因曲线区段的半径R为定值,而列车速度v为变值,于是公式(5)的v应是各列车速度的均方根值。一般超高值取5mm的整数倍,若计算值小于10mm时,可不设超高。合理地设置外轨超高可以减小曲线区段处钢轨的磨损与压溃,延长钢轨的使用年限,同时车辆同一轮对左右两侧垂向力的差别也可以减小。但由于列车实际运行的速度不可能等于设置超高的平均计算速度、必然出现超高不足(欠超高)或超高过剩(过超高)的情况,《铁路工务规则》规定,允许最大未被平衡的超高度为60~75mm,特殊情况下可放宽至90mm。若曲线内轨(或外轨)发现明显的压溃或磨耗,说明超高设置不当,要重新测定列车平均运行速度并调整超高。我国在曲线段所取的最大超高为h_{max} = 150 mm,在此超高度下若允许未平衡的离心加速度为0.45 m/s^2,则在曲线区段允许的最大运行速度为

v_{max} = 4.3 \sqrt{R}        (6)

在该超高条件下,离心力与向心力平衡时允许的速度为

v \approx 3.6 \sqrt{R}        (7)

现根据公式(6)和(7),可以知道当超高为150mm时候,车速与曲线半径的关系如图3所示。

举一反三:为什么曲线轨距取L=1500mm

  • 3
    点赞
  • 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