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文章目录
ArcGIS Desktop使用入门(一)软件初认识
ArcGIS Desktop使用入门(二)常用工具条——标准工具
ArcGIS Desktop使用入门(二)常用工具条——编辑器
ArcGIS Desktop使用入门(二)常用工具条——数据驱动页面
ArcGIS Desktop使用入门(二)常用工具条——基础工具
ArcGIS Desktop使用入门(二)常用工具条——布局工具
ArcGIS Desktop使用入门(二)常用工具条——绘图
ArcGIS Desktop使用入门(二)常用工具条——捕捉
ArcGIS Desktop使用入门(二)常用工具条——编辑折点
ArcGIS Desktop使用入门(二)常用工具条——高级编辑
ArcGIS Desktop使用入门(二)常用工具条——效果
ArcGIS Desktop使用入门(二)常用工具条——地理配准
ArcGIS Desktop使用入门(二)常用工具条——图形
ArcGIS Desktop使用入门(三)常用工具条——拓扑(上篇:地图拓扑)
ArcGIS Desktop使用入门(三)常用工具条——拓扑(下篇:地理数据库拓扑)
ArcGIS Desktop使用入门(三)图层右键工具——缩放至图层、缩放至可见
ArcGIS Desktop使用入门(三)图层右键工具——可见比例范围
ArcGIS Desktop使用入门(三)图层右键工具——使用符号级别
ArcGIS Desktop使用入门(四)工具箱——属性域
ArcGIS Desktop使用入门(四)——ArcMap软件闪退无法打开问题
ArcGIS Desktop使用入门(四)——ArcMap软件彻底卸载删除干净
ArcGIS Desktop使用入门(四)——9版本与10版本区别
文章目录
前言
本期开始介绍ArcGIS Desktop的一些常用工具条,争取做到全面,后续会持续更新。
(工具条的添加方式均为ArcGIS Desktop软件界面顶部,鼠标右键,在工具条前勾选✔。)
一、本期工具:插入图例
工具条名称:页面布局窗口中,插入图例功能
工具条样式:
综述:页面布局插入图例功能可以帮助用户在地图布局中添加图例,方便读者了解地图中符号的含义。
温馨提示:如果觉得文章不错,请多多点赞添加关注,您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
二、功能简介
ArcMap 软件的页面布局插入图例功能具有以下重要作用:
- 增强地图可读性:通过插入图例,能够清晰地展示地图中各种符号、颜色和样式所代表的地理要素或数据含义,帮助读者快速理解地图内容,避免对地图信息产生误解。例如,在一幅土地利用类型地图中,不同颜色的多边形代表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如绿色表示林地、黄色表示耕地等,图例可以明确这些颜色对应的具体土地利用类型,使读者一目了然。
- 体现数据分类和分级:对于按照不同属性或数值进行分类、分级显示的数据,图例能够直观地呈现分类和分级的标准及对应关系。比如在人口密度地图中,根据人口密度的不同将区域分为不同等级,用不同深浅的颜色表示,图例中会详细列出每个颜色区间对应的人口密度范围,让读者了解数据的分布规律和差异。
- 保持地图完整性:图例是地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地图中的其他元素(如标题、比例尺、指北针等)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地图作品。缺少图例,地图的信息就不完整,读者在阅读地图时会感到困惑,无法全面了解地图所表达的信息。
- 方便地图比较和分析:当对多幅地图进行比较和分析时,统一规范的图例有助于快速识别不同地图中相同要素的表示方法,便于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点。例如,在比较不同年份的城市扩张地图时,通过相同的图例可以清楚地看到城市不同区域在不同时期的变化情况。
- 支持数据更新和维护:在地图数据发生变化时,相应的图例也可以随之更新,确保地图与最新的数据保持一致。这样,即使地图内容有所调整,读者仍然可以通过更新后的图例准确理解地图信息,保证了地图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三、插入图例的步骤
1.切换到布局视图
打开 ArcMap 软件并加载地图数据后,点击 “视图” 菜单,选择 “布局视图”,或者直接点击地图显示左下角的布局视图按钮,将地图视图更改为布局视图。
2.打开图例向导
在布局视图中,点击 “插入” 菜单,选择 “图例”,即可打开 “图例向导” 对话框。
3.选择要显示的图层
在 “图例向导” 的第一个面板中,会列出地图中的所有图层。用户可以选择需要在图例中显示的图层,并设置图例中的列数。
4.设置图例标题
点击 “下一步” 后,可在相应面板中输入图例标题,并选择文本的颜色、大小、字体和对齐方式等。
5.自定义图例的边框、背景和下拉阴影
继续点击 “下一步”,在该面板中可以对图例的边框样式、背景颜色以及是否添加下拉阴影等进行设置。如果地图中有具有透明度的图层,ArcMap 会在图例中模拟透明颜色。
6.设置图例图面的形状和大小
在此面板中,可为线或面要素的图面设置宽度、高度及形状等,还可以调整图例元素之间的间距。设置完成后,点击 “完成” 按钮,即可将图例插入到地图布局中。
下面是完整的插入图例过程,做个简单的示范:
四、图例属性对话框
插入图例之后,效果不是很理想,需要进一步完善图例,那就要了解图例的属性对话框。
图例属性对话框包含五个选项卡,分别是 “常规”“项目”“布局”“边框” 以及 “大小和位置”。
- 常规选项卡:提供自定义图例标题、指定图例项以及设置地图连接属性的方法,还可隐藏、显示和更改图层名称、标注、标题和描述的文本符号,以及覆盖线和面要素的默认图面等。
- 项目选项卡:可以自定义各图例项、更改文本符号系统、更改项目与当前地图范围的交互方式,以及更改项目级别的列设置等。
- 布局选项卡:可设置默认的图例图面、图例元素之间的间距、调整策略,以及设置图例从右向左读取等。
- 边框选项卡:用于设置图例的边框样式、颜色、宽度等属性。
- 大小和位置选项卡:主要用于调整图例的大小和在页面布局中的位置。
五、图例的后续调整和优化
1.修改图例文本样式
用黑色箭头工具选中图例,右键点击选择 “属性”,在 “常规” 标签中可以设置图例标题的显示,标题下面的 “符号” 按钮可用于设置文本的样式。在 “项目” 标签中,选中任意一个图层,都能设置其每个渲染符号后面文字的样式,也可全选图层进行统一处理。
2.去除图层中默认的符号
需要到图层的 “符号系统” 进行设置,去除掉默认值的勾选项。
3.调整图例的布局样式
如果不喜欢默认的符号在左边、文字在右边的布局,可以通过图例的样式进行修改。
但这部分显示不能直接在图例中设置,而是要到 “符号系统” 中进行相关显示设置。
例如,把图例的文字放在色框的下面,看演示动画:
4.设置动态图例(强烈推荐功能!!!)
在图例的右键属性中,勾选 “仅显示当前地图范围内可见的类”,可设置动态图例。
这样在出图时,系统会自动检查当前图面是否有多余的图例,并自动进行删除,确保图面的要素种类与图例保持一致。
- 图例太多,可以设置多排,在项目选项卡选择设置图层——勾选项目列——改变列数。
- 设置锚点,默认锚点为元素的左下角,可以设置锚点为左上角(锚点固定不动),则图例变化方向在锚点的反方向。
- 动态图例,勾选“仅显示当前地图范围内可见的类”,则图例随着数据视图的范围变化,动态调整页面中存在的图例。
5.将图例转换为图形(必修功能!!!)
如果希望更精确地控制组成图例的各项,可以将图例转换为图形。这也是GISer必修功课,一定要掌握的技能。
但需注意,一旦将图例转换为图形,它就不再连接到初始数据,并且不会响应对地图进行的更改。
如果在图例转换为图形后向地图添加了另一图层,不会自动更新图例,必须将该图例删除,然后使用图例向导重新构建图例。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图例都需要随时变化,更多的时候图例就是图例,做好之后就不变了。因此,建议在地图的图层和符号系统完成后再将图例转换为图形。
总结
插入图例功能,是GISer制图必备技能,一定要熟练掌握。
如何更好的编辑和处理图例,就需要使用到 图形工具条,请看的我文章《ArcGIS Desktop使用入门(二)常用工具条——图形》。
如果觉得文章不错,请多多点赞添加关注,您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