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需以本地区“排污许可证后执法监管系统”升级为索引,完善本地区生态环境数据资源。通过建立证后执法监管数据资源完善、生态智慧感知能力接入、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覆盖、排污许可质量智能审核、“一厂一策”自查自报、“四位一体”智能预警、排污许可异常行为研判、“管理、监测、执法”三监联动、问题发现协同管控、生态环境质量管控、证后执法监管全景专题建设、数字化改革综合集成应用、服管融合两掌办等模块,全面落实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构建以水、气、工况、用电四种监测手段为一体的智能预警支撑体系,精准锁定排污异常单位和疑似违规行为,超前发现环境问题,创新监管手段和机制,探索监管、监察、监测“三监联动”证后执法新机制,提高执法效能。
建设内容包括:
1、证后执法监管数据资源完善
基于省市公共数据平台,在已有数据标准及成果之上,进一步整合省、市环境数据,完善生态环境数据仓建设,建设形成共建共享的一体化数据资源体系。同时,加强数据的融合利用,以数据开放促进应用创新,赋能生态环境领域数字化改革。
2、生态环境智慧感知能力接入
围绕生态环境动态感知、污染源监管需求,织密感知网络,重点提升物联网监测能力建设,建设企业工况管理、LDAR数字化管理平台,依托现有的卫星遥感、污染源自动监控和 “三级巡查”平台,逐渐形成“天眼、地眼、人眼”结合的立体化、数字化、智能化监测网络。
3、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
比对分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与《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与建设项目审批系统对接,推动管理类别衔接,推进排污单位“应领尽领”“应登尽登”,推动实现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动态更新、排污单位全覆盖。
4、排污许可质量智能审核
采用相识度匹配算法、关键字同义词匹配算法、规则计算等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