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树 Density-Tree

全网查了一圈似乎没有专讲密度树的文章,本人非常好奇,去搜了一圈,找到可能是密度树的定义,将它记录下来,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如果有大佬觉得不对,请立即指出。

参考

https://ieeexplore.ieee.org/abstract/document/1527273
这俩应该是同一篇文章

简介

密度树是一种用于聚类的结构

一些定义

单元的密度

给定一个对象 P 和参数 ε ,则在以P 为圆心 ε 为半径的圆内的所有的单元的数目即为单元的密度用 Density (P, ε)来表示。

单元系数

如果Q在P范围内,Q 的单元系数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单元半径

ε Q = ε p ∗ η ε_Q=ε_p *η εQ=εpη

如下图所示,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计算可得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构建方法

为了保证所有的数据都能得到处理而且只能处理一次,这里为每个聚类构建一棵密度树,当前对象为密度树的父结点,对象的所有领域为该节点的子结点,根据子节点和父结点之间距离,从左到右依次排列,如果一个子结点同时拥有多个父结点,左父结点优先。处理的方式为队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计算距离

预处理是计算任意两点间的距离,时间复杂度 O ( n 2 ) O(n^2) O(n2)

计算最大半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此处的 ε 0 ε_0 ε0为用户自己定义, Ave表示 ε 0 ε_0 ε0为半径的时候的平均值。
当一个点半径大于这个最大值的时候,半径赋值为最大值。

开始构建

构建的时候先在最外面写一个循环,每个点需要一个数组打标记,表示是否在树上,如果不是,则以该点为根建立密度树。之后构造的过程参考上面。维护形式为队列。

自己想说的话

本人是看了《probabilistic robotics》看到密度树的概念,其实现在来看主要是用了聚类的方法,精准分割状态空间。比如在直方图滤波中,一种分割状态空间的方法是等距分割,但用了密度树(聚类)后,低曲率的地方容易被聚类成一起,范围更宽,而高曲率的地方落差大,需要更精密地分割,容易聚类成多个类别。在总类别数一致的情况下,后者分割状态空间更精确。还有在粒子滤波里也看到了密度树的概念,那更好理解了,粒子聚集最密集的位置就是最可能的位置估计。但我很好奇,粒子的数量很多的话是否会导致运算时间很长?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萧易风船长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