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推行县城运行“一网统管”,促进市政公用设施及建筑等物联网应用、智能化改造,部署智能电表和智能水表等感知终端。
沂源县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数字经济、 智慧县城的要求, 按照数字中国、 数字强省和数字强市有关部署要求, 充分发挥大数据的基础支撑和创新驱动作用, 以“一网统管” 为突破口,全面推进数字政府、 数字社会、 数字经济协调发展, 探索出了一条“ 政府引导、 市场主导、社会参与、持续发展” 的数字沂源建设运营模式。
一、具体做法
1. 系统开展顶层设计
沂源县委、 县政府高度重视数字沂源建设工作, 专门成立了由县委书记、 县长任组长的数字强县建设领导小组, 负责统筹推进数字政府、 数字经济、 数字社会、 新型智慧城市、“一网统管”“一网通办” 等建设。 2020-2021 年, 县领导带队先后到南京市溧水区、 镇江市句容市、 苏州市吴中区、 杭州市萧山区、重庆市九龙坡区、 聊城市东昌府区、 聊城市莘县等地区学习城市大脑、 一网统管、 数据资产、 数字经济等方面建设经验, 查找自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问题和不足, 从思路谋划到项目实施上为数字沂源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同时, 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 对全县 24 家部门单位、 数字经济园区和部分重点企业开展了实地调研, 经过意见征求、 修改完善、 专家论证、 上会研究等程序, 高标准编制《数字沂源发展规划(2020—2022年)》( 源政发〔2020〕 13 号), 从数字政府、 数字经济、 数字社会三个方面, 分析了数字沂源建设当前面临的形势, 提出了2020-2022 年数字沂源建设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制定了保障任务落实的 33 项重要举措和 5 项保障措施, 加强了数字沂源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方向指引。
2. 科学界定建运模式
数字沂源(一期 ) 实行授权建设的方式, 由政府授权山东鲁中高新科技园区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鲁中高科”) 建设数字沂源综合运营指挥中心、 一网统管综合指挥平台、 数据资产平台、 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 视频全目标智能解析平台、智慧交通数字化设施、 智慧社区, 负责资金筹集、 建设管理、运营维护, 竣工验收后交付县直相关部门使用。 鲁中高科先后与多家专业第三方公司对接洽谈, 通过综合考察, 数字政通作为“网格化 + 智慧城市” 的标杆引领企业, 能够符合数字沂源( 一期) 建设要求, 2021 年 7 月 26 日, 鲁中控股集团与数字政通成立智慧(沂源) 城市建设运营有限公司, 共同承建数字沂源(一期) 建设及后续运营工作。
3. 积极推进系统融合
沂源智慧县城建设, 以“一网统管” 为抓手,构建“1234N” 的数字沂源建设模式。“1” 是指数字沂源运营中心作为指挥中枢 ;“2” 是指利用一网统管平台和数据资产平台, 实现全域业务精准管控及多元数据汇聚共享 ;“3” 是指通过业务中台、 AI 中台、 IOT 中台优化业务流程、提升工作效率;“4” 与“N” 是指以“优政、惠民、兴业、 强基” 为统领, 分批次、 多领域地打造N 个创新应用场景, 囊括全部 26 个政府部门及12 个中心, 涵盖智慧旅游、 智慧三农、 智慧教育等众多领域。
针对镇街、 部门已使用或正在规划建设信息化系统架构不同、 数据规范无法统一、 应用效果参差不齐等问题, 通过一网通管平台, 对于各行业历史数据台账进行梳理、 汇总和导入,包括超过 30 万条防洪抗旱、 安全生产、 地质灾害相关数据, 超过 1 万条产业产值、 畜牧养殖、农业机械等相关数据。 目前, 已经实现防汛抗旱、 森林防火、 疫情防控、 智慧城管等方面的应用。 比如, 沂源县作为山东省山洪防治重点县, 境内有大小河流 1530 条, 山洪灾害时有发生。 为此, 重点打造了应急防汛模块, 导入超过 30 万条数据, 包括沂源县降雨量历史数据、自然灾害普查历史数据、 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数据, 结合现有 114 个水库、 12 条骨干河道及其相关的 28 个河道监测站、 46 个雨量监测站的实时监测数据, 建立了田庄水库及其下游河道的洪水初步模型。 通过模型判断不同降雨量下,田庄水库及其下游河道的洪水承载能力。 在日常, 指挥中心通过融合通信指挥调度系统获取雨水情实时数据并与各重点水库、 河道实时音视频通信保障指挥调度效率, 通过洪水模型预测洪水数据及时预警并调用历史数据校验模型准确性, 通过一网统管业务平台流转、 调度能力实现对所有水库、 河道管理单位的错峰调度,基本实现百年一遇的洪水不成涝, 不成灾。 另外, 通过建立统一数据资产平台、 AI 能力调度平台、 可视化建模平台, 接入 20 余种场景算法,构筑多场景多业务的应用模型, 加强政务、 行业、社会等多方面数据交叉比对、 关联挖掘和趋势预判, 提高对经济运行、 社会发展、 民生服务、社会管理等领域的深度分析能力, 规划了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 智慧社区、 智慧交通、 视频汇聚、 视频全目标智能解析平台。
4. 加强数据资产运营
通过数据资产运营, 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数据资产, 提高数据资产带来的经济效益, 保障和促进各项事业发展。 通过海量数据相遇并发生碰撞, 分析挖掘资产的价值, 将其变现为用户价值、 群体价值、 社会价值, 促进社会治理、 惠及民生。 以政府购买服务、 市场化运营相结合的方式, 深挖盈利点, 以市场手段运营,激活该项目的造血回血功能。 一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 在为政府相关单位提供必要的数据汇聚、 展示、 分析、 决策指导, 不仅可降低政府的日常运维成本更能提高效率, 比如在信访维稳、 交通执法等领域。 二是通过市场化运营的手段, 在智慧停车、 智慧社区、 智慧交通、 智慧电梯、 无人机服务、 充电桩、 户外广告、 智慧园区等领域展开项目合作, 整合县内停车、 社区、 公交站牌、 电梯、 社会服务、 充电桩、 广告、 园区资源, 不断扩大数字沂源项目盈利面, 实现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为提升沂源县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建设成效
1. 强化政府数字治理能力
以“ 沂源城市大脑” 为支撑, 集成应急、农业农村、 综合行政执法、 交通、 防疫等部门的指挥功能, 建设数字沂源综合运营指挥中心,实现对城市的全面感知( 智能化)、 态势监测(可视化) 和事件预警(可控化)。 通过“一张图” 实时掌控城市运行态势, 做到问题及隐患“第一时间发现、 最短时间响应、 最快时间处置、第一时间反馈”, 提升跨区域、 跨部门、 跨领域的协同处置能力以及突发事件响应速度和处置效率, 推动城市管理模式从被动式、 应急式向主动式、 预警式转变, 为政府运行管理和社会精准治理提供有力支撑。
数字沂源“一网统管” 体系建设, 梳理涵盖政法、 城管、应急等 20 余个部门的 1000 多项事项清单。 从体制机制着手,纵向上打造县、 镇街、 社区(村)、 网格上下贯通的四级联动体系,囊括全部 12 个街镇及经济开发区, 联通 939 个网格及 1029 名网格员 ; 横向以指挥中心为核心协同联动全部 26 个政府部门和12 个中心, 打造了诉求全收集, 事项全囊括、 部门全参与、 过程全监督、 考核贯全程、 数据精研判的一网统管体系。 自 6 月系统运行以来, 已办结处置应急管理、 市场监管、 城市管理等类型事件千余件, 有效提升了沂源县各部门办公效率, 提升城市治理能力。
2. 提升数据融合共享能力
依托淄博市政务云资源构建了全县统一高效、 安全可靠、按需服务的数据资产平台, 集数据汇集、 治理、 共享、 开放等功能于一体, 实现感知数据、 政府数据、 社会数据的全面汇聚融合, 推动全县跨部门政务数据资源开放共享, 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互联互通。 目前, 平台接入 40 余个县级自建系统, 汇聚全县 2 万多路视频资源。
3. 增强应急指挥调度能力
依托数字沂源运营中心建设应急指挥分中心, 整合全县应急救援物资、 队伍、 专家、 物资库等应急基础信息资源, 利用单兵、 无人机等通信设备, 获取突发事件现场信息, 建立纵横贯通的应急指挥网络。 发挥应急救援指挥调度神经中枢和信息中心作用, 实现上传下达、 综合汇聚、 指挥调度和信息发布功能,构建“统一指挥、 专常兼备、 反应灵敏、 上下联动” 的应急指挥体系, 提高政府对机关、 企事业单位、 社会团体、 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应急动员能力, 有效应对安全生产、 自然灾害、 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