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极管特性——截止区、放大区、饱和区

    三极管在硬件设计中太过普遍了,不过要很好的理解三级管的特性,却没有那么简单,下图的曲线中截止区和放大区理解较为容易,而饱和区不能看图理解,否则会很迷糊。

(1)截止区:简单的讲就是三极管未导通,Ube<打开电压,一般是小于0.5或者0.7V,此时Ib=0,Ic=Iceo≈0.

(2)放大区:发射结正偏(Ube>0),集电结反偏(Ubc<0),此时Ic=βIb,成线性放大关系。

(3)饱和区:发射结正片,集电结正偏(Uce<Ube),βIb>Ic,Uce≈0.3V。饱和区的理解较为难,简单的讲有两种情况下会出现饱和区,一是集电极供电电压低,另外一种情况是随着基极电流Ib的不断增大,集电极电流不可能一直线性倍数增大,当基极电流增大到一定数值后,集电极的电流就不变了,此时会出现一个临界值,会导致集电结正偏,进而出现饱和区。可见,进入饱和区的一个重要点就是要Ib足够大。在这里不要对照下图曲线,这个曲线会让你更迷糊,记住概念就好。

     对于集电极电压,需要按照公式Uce=VCC-βIb 来计算,随着Ib的增大,Uce会减小,这样就会出现Ube>Uce即集电结正偏的情况。

    

在嵌入式中常用三极管的截止区和饱和区配合实现“开关”的原理,当三极管处于截止区时,“开关”打开,Uce≈VCC,当三极管处于饱和区时,“开关”关闭,Uce≈0V.驱动三极管在截止区和饱和区之间进行切换,需要CPU输出脉冲信号,只有高低电平,而不是模拟信号。

三极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拥有三个端子:基极(Base)、发射极(Emitter)和集电极(Collector),可以用于大电信号或者作为开关元件。当提到三极管饱和时,通常是指双极型晶体管(BJT),即NPN或PNP类型的三极管,在特定条件下进入的一种工作模式。 ### 三极管饱和概念 在饱和内,三极管的行为更像一个闭合的开关。此时,即使继续增加基极电流IB,也不会导致集电极电流IC显著增大;也就是说,输出电流几乎不再受输入信号的影响而变化。这是因为集电极-发射极之间的电压VCE已经非常低了,接近于零伏特或者是几毫伏的数量级,这取决于具体的三极管型号及其特性曲线。 ### 工作原理 为了使三极管进入饱和状态,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 基极-发射极之间施加足够的正向偏置电压使得基射结导通; - 同时保证基极电流足够大以至于可以使集电极电流达到最大值,这时再进一步提高基极电流不会引起更大的集电极电流增长。 具体来说就是让基极电流大于等于所需的最小饱和电流,这样就能确保三极管完全开启并且维持在一个较低的集电极-发射极电压上运行。在这种状态下,从集电极流向发射极的大电流几乎是不受限制地流过,就像开关闭合一样。 这种情况下,三极管两端的压降很小,因此消耗的能量也较少,常被用来构建逻辑门电路中的开关应用或是其他需要快速切换的应用场合。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