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modality Person re-identification with Shared-Specific Feature Transfer

题目:Cross-modality Person re-identification with Shared-Specific Feature Transfer
作者:Yan Lu

一、研究动机
现有的方法大多是将不同模态的特征映射到同一个特征空间,但是这种方法会降低特征的鉴别性。

二、研究目标
提出“跨模态共享-特有特征转换算法”(cm-SSFT),来探究模态共享信息和模态特定特征的识别潜力。
(1)根据共享特征来建模不同模态样本之间的相似性。
(2)在模态内和模态间传输共享特征以及特定特征。
(3)提出互补特征学习策略(包含模态适应,映射对抗学习和重建增强),以学习每个模态的鉴别性、互补性的共享特征和特定特征。

三、技术路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以往的方法会丢弃大量重要的特定特征,因为这些特征不能从其他模态中提取。因此,本文试图引入基于近邻相似性建模的特定模态特征,来有效利用每个样本的共享和特定信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Two-stream feature extractor
    提取特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分类损失约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模态内、跨模态三元组损失约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Shared-Specific Transfer Network
    在共享特征和特定特征之间互相传递信息,增强特征的鲁棒性
    (1)Affinity modeling
    用共享特征计算跨模态样本相似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用特定特征计算同模态样本相似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K近邻选择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Shared and specific information propagation
    利用上述相似性矩阵传递信息
    特征拼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用图卷积进行特征传递-特征融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特征转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Shared and specific complementary learning
    (1)Modality adaptation for shared features
    增大损失,使共享特征模态无关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Project adversarial learning for specific features
    将特定特征映射到同一样本的共享特征中
    增大损失,使特定特征与共享特征无关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Reconstruction enhancement
    为增强互补性,用解码器重建输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优化过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优化过程包括两个子过程:
    固定每个鉴别器,优化,令损失最小
    固定除三个鉴别器之外的所有模块,优化,令损失最大

四、实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1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二苏旧局吖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