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5
原理图
图片
器件选型
- Q1:根据IO口的驱动电流和后级需要的电流大小确定三极管的放大倍数β,根据后级需要的电流确定三级管的Ic电流,结合三极管工作时的功率和温升等确定最终的选型
- R1:当在三极管的基极处串联一个4.7K电阻时,假设IO口输出电压为5V,可以求得三极管的基极电流大约为1mA,满足IO口输出电流需要小于10mA的需求;假设三极管的放大倍数β为100,Ic电流最大可以达到100mA,能够驱动LED正常发光,因此,R1选择4.7K
- R2:由于单片机在上电的短时间内IO口的电平是不确定的,因此此处需要加一个对地的电阻,保证在上电的短时间内三极管的基极为低,进而防止上电瞬间三极管发生误闪,此电阻起到了下拉作用,因此可以取较大值(对上电瞬间灯是否误闪要求不高时此电阻可以不加)
- C1:由于IO口至三极管基极的导线可能会耦合进一些噪声,因此此处可以加一个电容来滤除噪声(要求不高时此电容可以不加)
- R3:根据三极管导通时的压降、二极管导通时的压降和工作时的电流可以计算出R3的取值,例如此处我们使用到了5V的电源,三极管压降取0.5V,二极管压降取1.8V,二极管工作电流取5mA,(5-0.5-1.8)V/5mA=540Ω,因此此处选择了470Ω电阻
- 前辈大佬们通常将电阻放置高压侧,因此在R3与LED中,R3放到了靠近5V的一侧,具体可参考在发光二极管上接电阻是接在负极还是正极
PCB绘制
- 也没什么需要注意的,摆一摆连起来就行,当电流较大时,通常会将LED与R3处的走线布粗一些
BOM
- R1、R2、R3:0603贴片电阻
- C1:0603贴片电容
- Q1:S9013
- LED1:0603贴片红色发光二极管
参考
- 本专栏所有文章均使用 嘉立创EDA 绘制
- LED的多种驱动方式及选择
- 在发光二极管上接电阻是接在负极还是正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