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书摘

 

  • 阅读的活力与艺术
  1. 阅读的目标:为获得资讯而阅读,以及为增进理解力而阅读。
  2. 只有一种方式是真正地在阅读。没有任何外力的帮助,你就是要读这本书。你什么都没有,只凭着内心的力量,玩味着眼前的字句,慢慢地提升自己,从只有模糊的概念到更清楚地理解为止。
  3. 这里的“学习”指的是理解更多的东西,而不是记住更多的资讯。
  4. 希腊人给这种集阅读与愚蠢于一身的人一种特别称呼,这也可运用在任何年纪、好读书却读不懂的人身上。它们就叫“半瓶醋”。
  5. 要避免这样的错误——以为读的多就是读得好的错误——我们必须区分出各种不同的阅读形态。这种区分对阅读的本身,以及阅读与一般教育的关系都有很重大的影响。
  • 阅读的层次
  1. 阅读的层次:

(1).基础阅读。在熟练这个层次的过程中,一个人可以学到阅读的基本艺术,接受基础的阅读训练,获得初步的阅读技巧。

(2).检视阅读。目标是从表面观察这本书,学习到光是书的表象所交给你的一切。在这个阅读层次,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项阅读的功课。

(3).分析阅读。分析阅读就是全盘的阅读、完整的阅读,或是说优质的阅读——你能做到的最好的阅读方式。一个分析性的阅读者一定会对自己所读的东西提出许多有系统的问题。

(4).主题阅读。在做主题阅读时,阅读者会读很多书,而不是一本书,并举出这些书之间的相关之处,提出一个所有书都谈到的主题。

第三章 阅读的第一个层次:基础阅读

  1. 我们的历史一直强调,无限制的受教育机会是一个社会能提供给人民最有价值的服务——或说的正确一点,只有当一个人的自我期许,能力与需要受限制时,教育机会才会受到限制。
  2. 但是我们——包括学生、老师与门外汉等——也要明白:就算我们完成了眼前的任务,仍然还没有完成整个工作。我们一定要比一个人人识字的国家更进一步。我们的国人应该变成一个个真正“有能力的”阅读者,能够真正认知“有能力”这个字眼中的涵义。达不到这个境界,我们就无法应付未来世界的需求。
  • 阅读的第二个层次:检视阅读
  1. 检视阅读一: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

略读的习惯应该用不着话太多时间。下面是要如何去做的一些建议:

(1).先看书名页,然后如果有序就先看序。要很快地看过去。特别注意副标题,或其他的相关说明或宗旨,或是作者写作本书的特殊角度。在完成这个步骤之前,你对这本书的主题已经有概念了。如果你愿意,你会暂停一下,在你脑海里将这本书归类为某个特定的类型。而在那个类型中,已经包含了哪些书。

(2).研究目录页,对这本书的基本架构做概括性的理解。这就像是出发旅行之前,要先看一下地图一样。很惊讶的是,除非是真的要用到那本书了,许多人连目录页是看都不看一眼的。事实上,许多作者花了很多时间来创作目录页,想到这些努力往往都浪费了,不免让人伤心。

(3).如果书中附有索引,也要检阅一下——大多数论说类的书籍都会有索引。快速评估一下这本书涵盖了哪些议题的范围,以及所提到的书籍种类与作者等。如果你发现列举出来的哪一条词汇很重要,至少要看一下这个词目的某几页内文。

(4).如果那是本包着书衣的新书,不妨读一下出版者的介绍。

(5).从你对一本书的目录很概略,甚至有点模糊的印象当中,开始挑几个看来跟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来看。如果这些篇章在开头或结尾有摘要说明,就要仔细阅读这些说明。

(6).最后一步,把书打开来,东翻翻西翻翻,念个一两段,有时候连续读几页,但不要太多。就用这样的方法把全书翻过一遍,随时寻找主要论点的讯号,留意主题的基本脉动。

2.检视阅读二:粗浅的阅读

(1).头一次面对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从头到尾先读完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

(2).依照读物的性质与复杂程度,而让你用不同的速度来阅读。

第五章 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

1.你在阅读时要提出问题来——在阅读的过程中,你自己必须尝试去回答的问题。

(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你一定要想办法找出这本书的主题,作者如何依次发展这个主题,如何逐步从核心主题分解出从属的关键议题来。

(2).作者细说了什么,怎么说的?你一定要想办法找出主要的想法、声明和论点。这些组合成作者想要传达的特殊讯息。

(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除非你能回答前两个问题,否则你没法回答这个问题。在你判断这本书是否有道理之前,你必须先了解整本书在说些什么才行。然而,等你了解了一本书,如果你又读的很认真的话,你会觉得有责任为这本书做个自己的判断。光是知道作者的想法是不够的。

(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如果这本书给了你一些资讯,你一定要问问这些资讯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这位作者会认为知道这件事很重要?你真的有必要去了解吗?如果这本书不只提供了资讯,还启发了你,就更有必要找出其他相关的、更深的含义或建议,以获得更多的启示。

2.任何一种超越基础阅读的阅读层次,核心就在你要努力提出问题(然后尽你可能地找出答案)。

3.要真正完全拥有一本书,必须把这本书变成你自己的一部分才行,而要让你成为书的一部分最好的办法——书成为你的一部分和你成为书的一部分是同一件事——就是要写下来

4.书前的空白页最好用来记载你的思想。你读完一本书,在最后的空白页写下个人的索引后,再翻回前面的空白页,试着将全书的大纲写出来,用不着一页一页或一个重点一个重点地写(你已经在书后的空白页做过这件事了),试着将全书的整体架构写下来,列出基本的大纲和前后篇章秩序。这个大纲是在测量你是否了解了全书,能表现出你在智力上对这本书的所有权。

5.所谓的艺术或技巧,只属于那个能养成习惯,而且能依照规则来运作的人。这也是艺术家或任何领域的工匠与众不同之处。

第六章 一本书的分类

1.理论的作品是在教你这是什么,实用性的作品在教你如何去做你想要做的事,或你认为应该做的事。

2.书籍的大体分类:

第七章

 透视一本书

1.理论性的问题

某件事存在吗?是什么样的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或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存在?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存在?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造成的影响是什么?特性及特征是什么?与其他类似事件,或不相同事件的关联是什么?这件事是如何进行的?

2.实用的问题

有哪些结果可以选择?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才能获得某种结果?要达到某个目的,应该采取哪些行动?以什么顺序?在这些条件下,什么事是对的,或怎样才会更好,而不是更糟?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这样做会比那样做好一些?

3.分析阅读的第一阶段,或,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的四个规则:

(1).依照书本的种类与主题做分类;

(2).用最简短的句子说出整本书在谈些什么;

(3).按照顺序与关系,列出全书的重要部分。将全书的纲要拟出来之后,再将各个部分的纲要也一一列出。

(4).找出作者在问的问题,或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第八章.与作者找出共通的词义

1.达成共识的意义

达成共识是作者和读者要一起努力的事。因为这是阅读和写作艺术的终极成就,所以我们可以将达成共识看作是一种使用文字的技巧,以达到沟通知识的目的。

  1. 大多数人都习惯于没有主动地阅读。没有主动地阅读或是毫无要求的阅读,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读者对字句毫不用心,结果自然无法跟作者达成共识了。
  2. 找出词义

首先,要判断这个字是有一个还是多重意义。如果有多重意义,要看这些意义之间的关系如何。最后,要注意这些字在某个地方出现时,使用的是其中哪一个意义。

怎样才能掌握这许多不同的意思呢?答案是:你一定要利用上下文自己已经了解的所有字句,来推敲出你所不了解的那个字的意义。这是唯一的方法。

第九章 判断作者的主旨

1.作者的主旨如果没有理论的支持,就只是在抒发个人想法罢了。如果是这本书、这个主题让我们感兴趣,而不是作者本身,那么我们不只想要知道作者的主张是什么,还想要知道为什么他认为我们该被说服,已接受这样的观点。

2.作者沟通的主要核心是他所下的肯定或否定的判断,以及他为什么会这么做的理由。因此,要掌握住重点,就要从文章中看出浮现出来的重要句子。

3.找出重要的句子其实是读者要替自己做的工作。

4.阅读的一部分本质就是被困惑,而且知道自己被困惑。

5.“用你自己的话来说”,是测验你懂不懂一个句子的主旨的最佳方法。

6.规则七:如果可以,找出书中说明重要论述的段落。但是,如果这个论述并没有这样表达出来,就要去架构出来。你要从这一段或那一段中挑选句子出来。然后整理出前后顺序的主旨,以及其组成的论述。

7.关于如何运用上述规则,有以下三点:

1).首先,要记住所有的论述都包含一些说明。其中,有些是你为什么该接受作者这个论述的理由。如果你先找到结论,就去看看理由是什么。如果你先看到理由,就找找看这些理由带引你到什么样的结论上。

(2).其次,要区别出两种论述的不同之处。一种是以一个或多个特殊的事实证明某个共通的概念,另一种是以连串的通则来证明更进一步的共通概念。前者是归纳法,后者是演绎法。

(3).第三,找出作者认为哪些事情是假设,哪些是能证实的或有根据的,以及哪些是不需要证实的自明之理。他可能会诚实的告诉你它的假设是什么,或者他也可能很诚实的让你去发掘出来。显然不是每件事都是能被证明的,就像并不是每个东西都能被定义一样。

8.分析阅读的第二阶段

(5).诠释作者使用的关键字,与作者达成共识。

(6).从最重要的句子中抓取作者的重要主旨;

(7).找出作者的论述,重新架构这些论述的前因后果,以明白作者的主张;

(8).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是未解决的。在未解决的问题中,确定哪些是作者认为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第十章 公正的评断一本书

1.一本好书值得主动地阅读。主动的阅读不会为了已经了解一本书在说些什么而停顿下来,必须能评论,提出批评,才算真正完成了这件事。

2.大多数人会以赢得争论为目标,却没想到要学习的是真理。

3.当你不同意作者的观点时,要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要无理的辩驳或争论。如果你知道或怀疑自己是错的,就没必要去赢得那场争辩

4.规则十一:尊重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在作任何评断之前,都要找出理论基础。

第十一章 赞同或反对作者

  1. 当读者不只是盲目地跟随作者的观点,还能和作者的论点争锋相对时,他最后才能提出赞同或反对的有意义的意见。
  2. 对一个愿意采取理性争论方式的读者来说,每一个建议对他都是金玉良言。
  3. 在读者说出“我了解,但我不同意。”之后,他可以用以下概念向作者说明:(1).你的知识不足;(2).你的知识有错误;(3).你不合逻辑——你的推论无法令人信服。(4).你的分析不够完整。
  4. 如果你不能用相关证据显示作者是知识不足、知识有误、或不和逻辑,你就不能反对他。你不能像很多学生或其他人说的:“你的前提都没有错,推论也没问题、但我就是不同意你的结论。”这时候你唯一能说的就是你不喜欢这个结论。你并不是在反对。你只是在表达你的情绪和偏见。
  5. 分析阅读的三个层次(背诵)
  • 分析阅读的第一阶段: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的规则

(1).依照书的种类与主题来分类

(2).使用最简短的文字说明整本书在谈些什么;

(3).将主要部分按顺序与关联性列举出来。将全书大纲列举出来,并将各个部分的大纲也列举出来。

(4).确定作者想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分析阅读的第二阶段:诠释一本书的内容规则

(5).诠释作者的关键字,与他达成共识。

(6).由最重要的句子中,抓住作者的重要主旨。

(7).知道作者的论述是什么,从内容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再重新架构出来。

(8).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是没解决的,再判断哪些是作者知道他没解决的问题。

  • 分析阅读的第三阶段:像是沟通知识一样地评论一本书的规则
  1. 智慧礼节的一般规则

(9).除非你已经完成大纲架构,也能诠释整本书了,否则不要轻易批评。

(10).不要争强好胜,非要辩到底不可。

(11).在说出评论之前,你要能证明自己区别得出真正的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

  1. 批评观点的一般标准

(12).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

(13).证明作者的知识有误。

(14).证明作者不合逻辑。

(15).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是不完整的。

  • 1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2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