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每个产品经理都需要经历产品0 ~ 1和1 ~ 100的过程,所以小编就结合自身的理解整理总结一个产品从0 ~ 1的完整流程。0~1的流程为:
需求收集–>需求分析与管理–>需求筛选–>项目立项–>需求设计–>需求评审–>开发–>测试–>上线–>项目总结
啊啊啊
什么是需求
需求定义
需求就是实现与理想存在差距,人们想弥补差距从而产生了需求。
满足需求的三种方式
需求是源于实现与理想的差距,所以减小这个差距由三种方式:
- 改变现状。是我们最常用的,去开发某种产品,但也是最笨的办法
- 降低理想。把人们的预期打压降低,比如我们常说的“打个预防针”、“丑话说在前头”
- 转移需求。因为人类的注意力有限,所以引导用户关注其他事务,就会觉得差距没有那么大。人的行为是需求驱动的,想改变人的行为,就要寻找更强烈的需求展示给他,而让他不在纠结原来的需求。
需求的核心
由用户才有需求,用户才是需求的根本。所以我们需求要以用户为中心,但是也不能全听用户,因为可能用户的需求并不是他真的想要的,所以我们要去发掘分析用户背后的真实需求。“以用户为中心,分析挖掘用户真实需求,用户需求转化成产品需求”。
需求收集
需求收集是一个产品从0到1的一个开端。需求经常会是以很零散的方式展示在我们面前,比如老板某一天忽然跟你说想搞一个充电桩小程序,就一句话,剩下自己去研究。所以面对这些情况,我们就需要从各方面进行需求收集。
需求来源
内部
- 产品自身问题:比如bug、体验优化、性能优化、逻辑调正
- 内部人员需求:比如老板需求、市场销售同事需求
- 头脑风暴:就是一群人在一起瞎想
- 数据分析:对产品数据进行数据分析,然后整理出来需求
外部
- 市场分析:市场环境引起的需求,市场调研分析,一般会产出市场分析报告
- 竞品分析:分析竞品优劣势,取长补短
- 用户需求:用户提出的需求、用户反馈以及对用户研究
需求收集步骤
明确目标 --> 选择采集方式 --> 制定采集计划 --> 执行采集 --> 资料整理。
-
明确目标:明确为什么要收集需求,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范围是多少。只有明确的目标,才能有效的执行,方向才不会错。
-
选择采集方式:有用户访谈、调查问卷、竞品分析、市场分析、用户分析、数据分析等方式,可以使用四象限法来定义我们的采集方式。
-
制定采集计划:计划明确目标目的、明确访问的内容等等
-
执行采集:在采集过程中我们要注意:
- 避免一组固定的问题:固定的问题会让被访者产生被审问的感觉,我们应该准备好问题清单,但清单只起一个引导作用,并不用照着读。首先关注目标,任务其次:比用户行为更重要的是行为背后的原因,多问问用户为什么这么做。
- 避免让用户成为设计师:听用户说,但不要照着做,用户的解决方案通常短浅、片面。
- 避免讨论技术:特别是碰到一些略懂技术的用户,不要与其纠缠产品的实现方式
- 鼓励讲故事:故事是最好的帮助设计师理解用户的方法。
- 避免诱导性的问题:典型的诱导问题是“如果有××功能,你会使用么?”一般来说用户会给出毫无意义的肯定答复。
-
资料整理:在采集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单项需求卡片来收集,单项需求卡片模板
ps: 在采集中,不一定按照模板来执行,可以灵活变动。
需求分析与管理
当我们完成了需求收集之后,此时的需求还是比较混乱的,很多需求都是表面需求,需要我们通过需求分析挖掘真实的需求,并且对需求进行规划管理,纳入需求池,方便管理,这就第二步需求分析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