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GNSS的天线相位中心改正

首先要明确,卫星天线和接收机天线的天线相位中心既不是一个物理点,也不是一个稳定的点,对任一天线,天线相位中心都会随着来自卫星信号方向的变化而变化。天线相位中心的误差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相对于天线物理参考点的平均相位中心偏差(PCO),另一部分是与高度角和方位角有关的瞬时相位中心变化(PCV)。

注意:
1、IGS在确定GPS卫星精密轨道和钟差的过程中也进行了天线相位中心改正,为保证天线改正模型与IGS精密产品的一致性,在处理不同时期的IGS数据时要选取对应的天线改正模型。

2、目前,我国北斗卫星的天线相位中心误差改正数还主要应用的是地面上的出厂标定值,该标定值只包含PCO,而没有PCV,并且所有类型卫星均使用了同一PCO值。直到2014年,欧空局ESA/ESOC的Dilssner等才对北斗卫星天线相位中心PCO和PCV的标定方法作了初步研究,且仅公布了MEO和IGSO卫星的天线相位中心误差标定值,黄观文等分析对比了这些标定值的应用效果。

3、卫星端的PCV确定主要是利用全球GPS观测数据进行参数估计。

一、卫星端天线相关

1.1 卫星端PCO

平均相位中心和天线参考点所形成的向量即为天线相位中心偏差(PCO)。卫星质心位置=卫星天线相位中心位置-PCO

精密星历中确定的轨道应该是卫星质心所在轨道(精密轨道产品同样会进行卫星PCO改正。播发的产品已经是卫星质心所在轨道了,可以直接应用于定位。也就是说不论是进行卫星精密定轨还是进行卫星精密定位都需要对观测值进行卫星端PCO改正,并且改正方法应该保持一致),卫星发射信号的天线相位中心与卫星质心不重合,进行精密定轨前应对观测量进行相位中心修正,使其修正到卫星质心位置。即对观测量进行修正后用于精密定位。
IGS提供的相位中心改正是基于星固系的PCO值,相位中心在星固系中的位置需要在卫星发射前进行测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1.1 将星固系的PCO值转换到地固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最后的R_sat就是地固系下的PCO改正值

1.1.2 卫星天线相位中心偏差对观测值距离的影响

deta_P = R_sat * P’
其中P’为测站至卫星方向在地固系下的坐标矢量。

1.2 卫星端PCV(针对观测值的改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接收机端天线相关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1 接收机端PCO

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矫正的过程与方法与卫星端类似(天线参考点位置 = 天线相位中心位置 - 天线相位中心偏差(PCO);几何距离 = 观测距离 - 天线PCV + 其他改正值)。需要说明的是,IGS天线文件中给出的PCO值是在测站地平坐标系下的三个分量,因此需要将其转换到地心地固系,再进行PCO改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2 接收机端PCV

PCV改正首先根据信号入射的高度角和方位角进行内查,然后再将其改正到几何距离观测值中。

  • 10
    点赞
  • 5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5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5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