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C、SPI、DMA--stm32
一. ADC
1.1 ADC介绍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指模拟/数字转换器
ADC的性能指标
- 量程:能测量的电压范围
- 分辨率:ADC能辨别的最小模拟量,通常以输出二进制数的位数表示,比如:8、10、12、16位等;位数越多,分辨率越高,一般来说分辨率越高,转化时间越长
- 转化时间:从转换开始到获得稳定的数字量输出所需要的时间称为转换时间
ADC通道
总共2个ADC(ADC1,ADC2),每个ADC有18个转换通道: 16个外部通道、 2个内部通道(温度传感器、内部参考电压)。
外部的16个通道在转换时又分为规则通道和注入通道,其中规则通道最多有16路,注入通道最多有4路。
规则组:正常排队的人;
注入组:有特权的人(军人、孕妇)
ADC转换顺序
每个ADC只有一个数据寄存器,16个通道一起共用这个寄存器,所以需要指定规则转换通道的转换顺序。
规则通道中的转换顺序由三个寄存器控制:SQR1、SQR2、SQR3,它们都是32位寄存器。SQR寄存器控制着转换通道的数目和转换顺序,只要在对应的寄存器位SQx中写入相应的通道,这个通道就是第x个转换。
和规则通道转换顺序的控制一样,注入通道的转换也是通过注入寄存器来控制,只不过只有一个JSQR寄存器来控制,控制关系如下:
注入序列的转换顺序是从==JSQx[ 4 : 0 ](x=4-JL[1:0])==开始。只有当JL=4的时候,注入通道的转换顺序才会按照JSQ1、JSQ2、JSQ3、JSQ4的顺序执行。
ADC触发方式
- 通过向控制寄存器ADC-CR2的ADON位写1来开启转换,写0停止转换。 (软件)
- 也可以通过外部事件(如定时器)进行转换。 (硬件)
ADC转化时间
ADC是挂载在APB2总线(PCLK2)上的,经过分频器得到ADC时钟(ADCCLK),最高 14 MHz。
转换时间=采样时间+12.5个周期
12.5个周期是固定的,一般我们设置 PCLK2=72M,经过 ADC 预分频器能分频到最大的时钟只能是 12M,采样周期设置为 1.5 个周期,算出最短的转换时间为 1.17us。
ADC转化模式
- 扫描模式
关闭扫描模式:只转换ADC_SQRx或ADC_JSQR选中的第一个通道
打开扫描模式:扫描所有被ADC_SQRx或ADC_JSQR选中的所有通道 - 单次转换/连续转换
单次转换:只转换一次
连续转换:转换一次之后,立马进行下一次转换
1.2 实操
1.2.1 配置
1.2.2 代码
/* USER CODE BEGIN WHILE */
while (1)
{
/* USER CODE END WHILE */
/* USER CODE BEGIN 3 */
//HAL_StatusTypeDef HAL_ADC_Start(ADC_HandleTypeDef* hadc)
HAL_ADC_Start(&hadc1); // 启动ADC1转换
//HAL_StatusTypeDef HAL_ADC_PollForConversion(ADC_HandleTypeDef* hadc, uint32_t Timeout)
HAL_ADC_PollForConversion(&hadc1,50); // 通过阻塞方式等待ADC转换完成
//uint32_t HAL_ADC_GetValue(ADC_HandleTypeDef* hadc)
smoke_value = HAL_ADC_GetValue(&hadc1); // 读取数值
//ADC是12位的转换器 2^12=4096
//ADC最大电压3.3V
printf("some_value = %f\r\n",3.3/4096 *smoke_value);
//printf("some_value = %d\r\n",smoke_value);
HAL_Delay(500); //500ms采取一次
}
/* USER CODE END 3 */
二. SPI
2.1 SPI简介
SPI是串行外设接口(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的缩写,是一种高速的,全双工,同步的通信总线,并且在芯片的管脚上只占用四根线,节约了芯片的管脚,同时为PCB的布局上节省空间,提供方便,正是出于这种简单易用的特性,越来越多的芯片集成了这种通信协议,比如 AT91RM9200 。
SPI 物理架构
SPI 包含 4 条总线,SPI 总线包含 4 条总线,分别为SS、SCK、MOSI、MISO。它们的作用介绍如下 :
(1) MISO – Master Input Slave Output,主设备数据输入,从设备数据输出
(2) MOSI – Master Output Slave Input,主设备数据输出,从设备数据输入
(3) SCK – Serial Clock,时钟信号,由主设备产生
(4) CS – Chip Select,片选信号,由主设备控制
在该图中,若想与从机1通信,把SS1拉低即可。
SPI 工作原理
SPI 工作模式
-
时钟极性(CPOL):
没有数据传输时时钟线的空闲状态电平
0:SCK在空闲状态保持低电平
1:SCK在空闲状态保持高电平 -
时钟相位(CPHA)
时钟线在第几个时钟边沿采样数据
0:SCK的第一(奇数)边沿进行数据位采样,数据在第一个时钟边沿被锁存
1:SCK的第二(偶数)边沿进行数据位采样,数据在第二个时钟边沿被锁存
模式 0 和模式 3 最常用。
模式 0 时序图:
模式 3 时序图:
2.2 W25Q128 介绍
W25Q128 是华邦公司推出的一款 SPI 接口的 NOR Flash 芯片,其存储空间为 128 Mbit,相当于 16M 字节。
Flash 是常用的用于储存数据的半导体器件,它具有容量大,可重复擦写、按“扇区/块”擦除、掉电后数据可继续保存的特性。
Flash 是有一个物理特性:只能写 0 ,不能写 1 ,写 1 靠擦除。
2.2.1 W25Q128 存储架构
2.2.2 W25Q128 常用指令
W25Q128 全部指令非常多,但常用的如下几个指令:
-
写使能 (06H)
执行页写,扇区擦除,块擦除,片擦除,写状态寄存器等指令前,需要写使能。
拉低CS片选 → 发送06H → 拉高CS片选 -
读状态寄存器(05H)
拉低CS片选 → 发送05H→ 返回SR1的值 → 拉高CS片选 -
读时序(03H)
拉低CS片选 → 发送03H→ 发送24位地址 → 读取数据(1~n) → 拉高CS片选 -
页写时序 (02H)
页写命令最多可以向FLASH传输256个字节的数据。
拉低CS片选 → 发送02H→ 发送24位地址 → 发送数据(1~n) → 拉高CS片选 -
扇区擦除时序(20H)
写入数据前,检查内存空间是否全部都是 0XFF ,不满足需擦除。
拉低CS片选 → 发送20H→ 发送24位地址 → 拉高CS片选
2.2.3 W25Q128 状态寄存器
W25Q128 一共有 3 个状态寄存器,它们的作用是跟踪芯片的状态。
其中,状态寄存器 1 较为常用。
2.2.4 W25Q128 常见操作流程
读操作:
擦除扇区:
写操作
2.3 使用 SPI 通讯读写 W25Q128 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