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必知题目

应用层

  1. 邮件收发过程:
  1. 用户调用用户代理对邮件进行撰写和编辑,用户代理使用smtp将邮件发送到发送方的邮件服务器;
  2. 发送方邮件服务器将邮件放入发送缓存队列中;
  3. 运行在发送方邮件服务器的smtp客户进程发现邮件缓存中有待发送的邮件,就向运行在接收方的邮件服务器的smtp服务器进程发起tcp连接建立;
  4. tcp连接建立后,smtp客户进程开始向远程smtp服务进程发送邮件。当所有邮件发送完成后,smtp就关闭所建立的tcp连接。
  5. 运行在接收方邮件服务器的smtp服务器进程收到邮件后,将邮件放入收件人的用户邮箱中,等待收件人方便时进行读取;
  6. 收件人想要收信时,调用用户代理,使用pop3或者imap将自己的邮件从接收方的邮件服务器对应的用户邮箱中取回;

2. ftp工作原理:

       1.ftp在传输层使用tcp,在网络层使用ip。ftp工作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连接建立,ftp数据包传输以及连接释放。其中连接建立阶段分为数据连接建立和控制连接建立;

       2.主机a建立一个tcp连接到服务器ftp.abc.edu.cn的21号端口,并发送自己的登录账号和密码;

       3.服务器返回登录信息后,主机a打开一个随机端口,并将端口号发送给服务器;

       4.主机a发送读取文件命令,内容为get file,服务器使用20端口连接到主机a发送来的随机端口;

       5.服务器把文件内容通过第二个连接发送给主机a,传输后连接关闭

输网址问通信过程+每层涉及的协议

应用层:

       http:www协议,实现应用层浏览器客户端与web服务器之间的会话与数据传输;

dns:域名解析服务

传输层:

       tcp:在客户和服务器间建立连接,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网络层:

       ip:进行路由选择和ip包传输;

       icmp:提供网络传输中的差错检测;

       arp:实现ip到物理地址间的映射;

数据链路层:

       llc:逻辑链路控制协议,实现点到点的可靠数据传输;

       mac子层: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实现介质的有序访问控制;

通信流程:

  1. 利用dns浏览器分析链接,指向页面url:www。baidu。com,查询到对应的ip地址
  2. 浏览器与服务器利用tcp协议建立连接;
  3. 浏览器利用http的get方法向edu服务器发送资源请求;
  4. 服务器发送回应信息;
  5. tcp连接释放
  6. 浏览器解释回应信息,并以图形化方式显示。

dns流程:

  1. 客户机向本地服务器发送dns请求报文
  2. 本地服务器收到解析请求,查询本地缓存中有无相应记录,如果没有则以dns客户机的身份向根域名服务器发送地址解析请求;
  3. 根域名服务器收到请求后,判断该域名属于.com域,返回dns。com的顶级域名服务器ip地址给本地服务器;
  4. 本地服务器向顶级域名服务器dns.com发送地址解析请求;
  5. 顶级域名服务器dns.com判断该域名属于abc.com域,将对应的授权域名服务器dns.abc.com的ip地址返回给本地域名服务器;
  6. 本地域名服务器向dns.abc.com的授权域名服务器发送地址解析请求;
  7. 授权域名服务器收到请求后,将查询结果发送给本地域名服务器;
  8. 本地域名服务器将该记录保存在本地缓存,并将查询结果返回给客户机。

传输层

  1. tcp拥塞控制有哪几种方法并简述原理?

1.慢启动阶段:当建立新的连接时,拥塞窗口初始为一个数据包大小。源端根据拥塞窗口大小发送数据。每收到一个ack确认,拥塞窗口增加一个数据包发送量,所以拥塞窗口呈现指数增长。源端向网络发送数据量将急速增加。网络发生拥塞时,拥塞窗口会减半或下降1,所以慢启动确保了源端发送速率最多是拥塞窗口的两倍。

2.拥塞避免阶段:如果tcp源端发现超时或者收到3个相同的的ack副本,则认为网络发生拥塞,此时进入拥塞避免阶段。慢启动阈值被设置为当前拥塞窗口的一半,如果发现超时,则拥塞窗口被设置为1.。如果cwnd>ssthresh,则在一个rtt内,cwnd将增加1,所以在拥塞避免阶段,cwnd呈线性增长而不是指数增长。

3.快重传和快恢复阶段:快速重传,当tcp源端收到三个相同ack副本时,即认为数据包丢失,立刻重传丢失数据帧,不用等待超时。此时将ssthresh设置为原先的一半,同时将cwnd也设置为原先的一半。

tcp三次,四次握手原因

为防止报文在连接建立阶段出现差错,通过三次握手,通信双方进程之间建立一条传输连接,然后通信双方就可以用全双工方式在该连接上正常地传输数据报文段了;可以解决被延迟的分组问题,可以保证数据安全和可靠;

三次握手完成两个重要功能:既要双方做好发送数据准备,也允许双方就初始序列号进行协商,拆除时防止一方在再发送消息;

tcp三次,四次握手过程:

tcp三次握手建立连接过程:

第一步,客户机的tcp首先向服务器的tcp发送一个连接请求报文段;

第二部:服务器的tcp收到连接请求报文段后,如同意建立连接,就向客户机发回确认,并请求建立到客户机的连接,并为此连接分配tcp缓存和变量;

第三步:当客户机收到确认报文段后,还要向服务器给出确认,并且也要给该连接分配缓存和变量。

tcp四次挥手过程:

第一步:客户机打算关闭连接时,向其tcp发送一个连接释放报文段。

第二步:服务器收到连接释放报文段后即发出确认。此时,从客户机到服务器这个方向的连接就释放了,tcp连接处于半关闭状态。

第三步:若服务器已经没有要想客户机发送的数据,就通知tcp释放连接,此时其发出fin=1的连接释放报文段;

第四步:客户机收到连接释放报文段后,必须发出确认。此时tcp连接还未释放,必须经过时间等待计时器设置的时间2msl后,客户机才进入连接关闭状态。

tcp,udp的不同以及各自使用的场合

区别:

  1. tcp面向连接,udp面向无连接,即发送数据前不需要建立连接;
  2. tcp提供可靠的服务。也就是说,通过tcp连接传送的数据无差错,不丢失,不重复且按顺序到达;udp尽最大努力交付;
  3. tcp面向字节流,实际上是把数据看成一连串无结构字节流;udp面向报文,udp没有拥塞控制,因此网络出现拥塞不会使源主机的发送速率降低,这对实时通信应用很有帮助,如ip电话,实时视频会议等;
  4. 每一条tcp连接只能是点对点的;udp支持一对多,一对一,多对一,多对多的交互通信;
  5. tcp首部开销20字节,udp首部开销小,只有8字节;
  6. tcp逻辑通信时全双工可靠通信,udp则是不可靠通信;

使用场合:

         tcp适用于当对网络通信质量有要求时,比如整个数据要准确无误传输给对方,往往用于一些要求可靠的应用,比如http,https,ftp等传输文件协议;pop,smtp等邮件传输协议。

         浏览器用的http,flashfxp用的ftp,outlook用的pop和smtp;putty用的telnet和ssh;

         udp适用于当网络通信质量要求不高时,要求网络通讯速度较快,这时可以使用udp。常见的udp应用有qq语音,在线视频,tftp;

ip和tcp区别

  1. ip提供的是不可靠,无连接的服务,tcp提供的是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服务;
  2. tcp实现主机应用程序间通信,ip实现主机间通信;
  3. tcp协议是以ip协议的实现为基础,为应用层提供服务;ip协议为tcp协议提供服务。简单来说,ip负责将数据从一台主机传送到另一台主机,tcp负责保证数据传输的正确性。

tcp的多路复用通过什么机制来提供的,并简述其机制

多路复用通过端口机制提供。

端口号用于标志主机上的不同进程,一个主机上的多个应用程序可以通过不同的端口同时使用tcp进行通信。

网络层

ospf的工作原理/为什么ospf能用于大型网络?

(工作原理)由于各路由器之间频繁地交换链路状态信息,因此所有路由器最终都能建立一个链路状态数据库。这个数据库是全网的拓扑结构图,他在全网范围内是一致的。然后,每个路由器根据这个全网拓朴结构图,使用迪杰斯特拉最短路径算法计算从自己到各目的网络的最优路径,以此构造自己的路由表。此后,当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时,每个路由器重新计算到个目的网络的最优路径,以此构造新的路由表。

为使ospf能够用于规模很大的网络,ospf将一个自治系统再划分为若干更小的范围,称为区域。划分区域的好处是,将利用洪泛法交换链路状态信息的范围局限于每个区域而非整个自治系统,减少了整个网络上的通信量。在一个区域内部的路由器只知道本区域的完整拓扑结构,而不知道其他区域的网络拓扑情况。这些区域也有层次之分。处在上层的区域称为主干区域,负责联通其他下层的区域,并且还连通其他自治域。

子网掩码的作用

子网掩码用于屏蔽ip地址中的主机号,而保留网络号和子网号,用于说明ip地址中子网的位置。

子网划分的原因:

  1. ip地址空间的利用率有时很低;
  2. 给每个物理网络分配一个网络号会使路由表变得太大而使网络性能变坏;
  3. 两级的ip地址不够灵活;因此,在ip地址中又增加一个子网号字段,使两级ip地址变成三级ip地址。

数据链路层流量控制和网络层拥塞控制是什么以及区别;

流量控制是控制发送方发送数据的速率,使接收方来得及接收。一个基本方法是由接收方来控制流量发送方的数据流。常见的有两种方式:停止等待流量控制和滑动窗口流量控制。

拥塞控制:若对网络中某一资源的需求超过了该资源所提供的可用部分,网络性能变坏,即拥塞。拥塞控制就是防止过多的数据注入到网络中,这样可以使网络中的路由器或链路不至于过载。

区别:拥塞控制用于保证网络畅通,涉及网络中所有与之相关的主机和路由器的转发,是一种全局性的控制措施。流量控制只涉及发送端到接收端之间点到点的流量控制行为,主要用于保证发送速率与接收端的缓冲容量相匹配,以防止接收端缓冲区不足发生的数据丢失。

动态路由算法与静态陆有算法的区别

静态路由选择是简单和开销小,但不能及时适应网络状态变化,对于很小的网络,完全可以采用静态路由选择,自己手动配置每一条路由。

动态路由选择特点是能较好适应网络变化,但实现起来复杂,开销较大,较适合用于复杂的网络。

中继器,网桥,路由器的区别及工作原理(王道章节总结再补充)

中继器是物理层设备,对数字信号进行放大,通过中继器连接起来的网络仍然是一个局域网,不能隔离冲突域和广播域。

网桥是多端口中继器,一般两个端口,常用软件实现:连接到局域网段,采取存储转发。可以隔离冲突域,但不能隔离广播域。

路由器是网络层设备,把数据从一个网络发送到另一个网络,可以隔离冲突域和广播域。

区别:中继器不能隔离冲突域和广播域,而网桥可以隔离冲突域但不能隔离广播域。路由器既能隔离冲突域又能隔离广播域。中继器连接起来的几个网段仍然是局域网,而路由器连接的是不同的网络。

internet有哪些技术节省了ip地址空间以及原理

1.划分子网技术

将ip主机划分为子网号和主机号,既可节约网络地址,又可充分利用主机号的巨大编址能力;

  1.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技术:nat帮助解决ip地址紧缺问题,使内外网络隔离,提供一定网络安全机制。其原理是在内部网络中使用私有网络地址,当要访问外部网络时,通过nat把私有地址转化为公有地址在internet上使用。具体做法是把ip包内的地址域用公有ip地址来替换。nat功能通常被集成到路由器,防火墙,isdn路由器,单独的nat设备中。nat维护一个状态表,用来把私有地址映射到公有地址上。
  2. cidr(无类别域间路由选择 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也称为超网,把子网划分概念向相反方向做扩展。例如一个c类地址,可借用前三个字节的几位将连续的c类地址聚集在一起,使路由器可忽略网络类别地址,在转发时可前向多看几位。
  3. 代理arp:也是一种ip网络地址复用技术。要求网络采用arp协议进行ip到物理地址的映射。当网络上各主机调用arp解析隐藏网络上主机的物理地址时,网关代替主机响应,但给出的物理地址是网关本身在主网络上的物理地址。这样所有进入隐藏网络的数据首先到达网关,网关对隐藏网络上的主机了如指掌。收到进入数据报后,他进一步确定将数据报传给哪台隐藏主机,同样它也掌握隐藏网络上各主机或网关的位置,以便对外出数据报做合适操作。
  4. 最终解决方案:ipv6,以上几种方案没有根本上解决ip地址短缺问题。ipv6比ipv4有更长地址,共有128位地址结构,提供有效的无限因特网地址空间,地址长度是ipv4的4倍。其次,ipv6对头部进行简化,仅包含7个字段,而ipv4有13个字段。

路由算法分为哪几类,写出其中一大类的两种算法名称

两大类:

  1. 静态路由选择算法,通常称为非自适应算法,静态路由选择算法常有:最短路径路由选择算法sp;基于流量的路由选择算法fr;
  2. 动态路由选择算法,通常称为自适应路由选择算法,常用的有:距离矢量路由选择算法dvr和链路状态路由选择算法lsr

著名的开放路径最短优先路由选择算法ospf采用lsr算法。

简述分组转发路由算法(6步)

  1. 从数据报首部提取目的主机ip地址D,得出其目的网络地址N
  2. 若网络N与路由器直接相连,则将该数据报直接交付给目的主机D,这称为路由器的直接交付;否则为间接交付,执行3
  3. 若路由表中有目的主机D的特定路由,则把数据报传送给路由表中所指明的下一跳路由器;否则转4
  4. 若路由表中有到达网络N的路由,则把数据报传送给路由表中所指明的下一跳路由其;否则转5;
  5. 若路由表中有默认路由,则把数据传送给路由表中所指明的默认路由器;否则转6
  6. 报告分组转发出错

ip向mac地址解析的原因和机制

主机相互通信时,首先要知道ip地址对应的物理地址才能在物理地址上进行传输;

地址解析通过arp协议完成;

ip,arp,icmp,rarp,dhcp作用

ip:在网络中的主机使用ip地址进行标识,主机之间使用分配的ip地址来发送和接收ip分组;

arp:通过目标设备的ip地址,查询目标设备的mac地址,从而保证通信的顺利进行;

icmp:允许主机或路由器报告差错情况和有关异常情况,配合ip使用,提高分组交付成功的机会;

rarp:使只知道自己物理地址的主机能知道其ip地址

dhcp:使用dhcp可使客户端自动获取ip地址。使用dhcp可以消除手工配置tcp/ip出现的一些配置故障

距离向量路由与链路状态路由算法区别

  1. 在协议参数方面,rip中用于表示目的网络远近的参数为跳数,即到达目的网络所要经过的路由器的个数;而对于ospf协议中用于表示目的网络远近的参数为费用,如时延,与网络中链路的带宽等相关;
  2. 在收敛速度方面:ospf协议在大型网络中也能较快地收敛
  3. 在分层方面:在rip中,网络是一个平面概念,没有区域和边界等定义。在ospf协议中,一个网络或一个自治系统可划分为很多个区域。
  4. 在负载平衡方面,在ospf协议中,如果到同一目的网络如果有多条代价相同的路径,那么可以将通信量分配给这几条路径,这称为多路径间的负载平衡。而rip不会。
  5. 在灵活性方面,ospf可根据不同的服务类型设置不同的代价,ospf对不同类型的业务可计算出不同的路由,十分灵活;
  6. 以组播地址发送报文方面:ospf协议采用组播地址来发送,只有运行ospf协议的设备才会接收发送来的报文,其他设备不参与接收。

数据链路层

交换机建立mac表的原理(4)

  1. 当交换机从某个端口收到一个数据包时,他先读取数据报中的源mac地址,确定源mac地址的机器是连接在哪个端口;
  2. 然后再读取数据报中的目的mac地址,并在地址表中查找对应的端口;
  3. 若地址表中有目的地址对应的端口,则将数据包直接复制到这端口上;
  4. 若地址表中没有目的地址对应的端口,则把数据包广播到所有端口,当目的主机对源主机进行回应时,交换机又可以学习目的mac地址与哪个端口对应,在下次传输就不需要再对所有端口进行广播了。不断循环这个过程,对于全网的mac地址都能学习到,二层交换机就是这样建立和维护自己的地址表。

无线局域网用csma/ca的原因和机制;

原因:

  1. 接收信号的强度远小于发送信号的强度,且在无限介质上信号强度的动态变化范围很大,因此若要实现碰撞检测,则硬件上的花费过大;
  2. 在无线通信中,并非所有站点都能够听见对方,即存在隐蔽站问题;
  3. 在无线通信中还存在暴露站问题;
  4. 在无线通信环境下难以实现边发送边进行冲突检测;

机制:

  1. 发送方发送数据前先侦听信道是否空闲,如果空闲,则等待一个fis时间,如果诬陷信道仍空闲,发送一个rts控制帧;
  2. 否则,一直侦听到信道空闲;
  3. 接收方收到rts帧后,如果允许该发送方发送数据,则等待一个fis时间,向发送方发送cts帧;
  4. 发送方收到cts帧后,等待一个fis时间,如果信道空闲,开始发送数据帧。

集线器,交换机区别:

集线器实际上是一个多端口中继器,采用广播方式,不能隔离冲突域;

交换机实际上是一种多端口网桥,采用存储转发方式,能隔离冲突域,交换机总带宽随端口节点的增加而增加。

tdm,fdm区别以及适用场合

fdm,频分多路复用,将信道划分为不同频率的信道,静态的划分,每个信道总和一定不能大于信道总带宽;

tdm,时分多路复用,将时间分割成小的时间片,静态的,每个时间片又分为若干个通道,每个用户占用一个通道传输数据。

tdm适用于数字信号传输,fdm适用于模拟信号传输。

csma/cd与csma/ca的区别(以太网,无限局域网的介质访问方法及区别)?

以太网主要采用csma/cd协议,无线局域网主要采用csma/ca协议

  1. csma/cd可以检测冲突但无法避免,csma/ca在发送包的同时不能检测到信道上有无冲突,本节点处没有冲突并不意味着在接收节点处就没有冲突,只能尽量避免;
  2. 在传输介质方面,csma/cd采用总线形以太网,csma/ca用于无线局域网;
  3. 检测方式不同,csma/cd通过电缆中的电压变化来检测;而csma/ca通过能量检查,载波检测,载波检测和能量载波混合检测三种检测信道空闲的方法;
  4. 在本节点处有无冲突,并不一定意味着在接收节点处有无冲突。

llc子层协议与hdlc协议的异同

  1. hdlc实现完整的数据链路层功能,而在局域网体系中,数据链路层功能由llc层和mac层共同实现,llc封装在mac帧中,因此没有校验或同步标志;
  2. llc帧地址是服务访问地址,不是物理地址,物理地址在mac中;
  3. llc只定义了一种数据传输模式,简化了hdlc;

星型,环型。总线型网络各自用什么方法实现广播式通信?

星型网络通过中间节点,将一个节点发来的数据同时转发给其他所有节点,达到广播式传输;

环型网络发送方发送数据帧,数据帧遍历各个节点,最后由发送方将数据帧从环上取下,达到广播式传输;

总线型依赖于数据信号沿总线向两端传输的基本特性实现广播式传输;

csma/cd数据帧发送和接收流程,冲突原因及怎样解决;

接收流程:

  1. 检测信道是否空闲,如果信道空闲,则开始发送数据帧;否则继续监听直到信道空闲;
  2. 发送数据帧过程中如果没有发生冲突则转3,若发生冲突则转4
  3. 若数据帧发送完成,则数据帧发送成功;否则将重新发送数据帧;
  4. 若发送过程发生冲突,则停止发送,并且发送阻塞脉冲,冲突次数加一。若冲突次数达到上限,则冲突过多,发送失败;若冲突次数未超限制,则延时随机时间再发送,随机时间采用二进制指数退避路由算法确定。

接收流程:

  1. 检测介质是否活跃,若活跃则启动接收直至接收完成。
  2. 若接收完成,则判断该数据帧是否达到最小帧长要求,若未达到则丢弃,重新检测介质,否则转3;
  3. 若符合最小帧长限制,则判断该地址是否匹配,若不匹配则丢弃重新检测介质;否则转4;
  4. 若地址匹配,则对其进行crc循环冗余校验,若检验结果出错,则丢弃重新检测介质;
  5. 若crc检验正确,则查看该帧有效长度,若有效长度正确则收下该帧;否则则为长度出错,丢弃。

冲突原因:由于多个发送方同时检测到d介质空闲,并且发送数据,因而产生冲突;冲突发生后,发送方各自延迟随机时间,再争用介质,随机时间采用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

解决方法:当冲突发生后,会产生帧碎片,当接收到的数据帧长度小于最小帧长限制时,则认为是帧碎片,进行丢弃;

前言

虚电路,数据包的异同

  1. 再连接建立方面,虚电路需要建立连接,数据报不需要建立连接
  2. 目的地址方面:数据报的每个分组携带完整的目的地址,虚电路在连接建立阶段由完整的目的地址,之后每个分组使用长度较短的虚电路号;
  3. 路由转发方面:数据报的每个分组进行路由选择和转发,虚电路则是同一条虚电路的分组按同一路由转发;
  4. 数据报的分组不一定按序到达,而虚电路的分组按顺序到达;
  5. 数据报不保证可靠通信,可靠性由用户主机保证;虚电路的可靠性由网络来保证;
  6. 数据报方式对于出故障的节点丢失分组,其他分组路径选择发生变化时可以正常传输;虚电路则是所有经过该故障节点的虚电路均不能正常工作;
  7. 数据报由用户主机进行流量控制,不保证数据报的可靠性;虚电路的差错处理和流量控制既可由分组交换网负责,也可由用户主机负责;

iso/osi层次结构以及各层完成的功能:

osi七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出,应用层;

物理层:完成0/1在物理介质上传输;

数据链路层:将不可靠的物理链路变成逻辑上可靠的数据链路;

网络层:提供路由选择,拥塞控制以及网络互联功能;为端到端提供面向连接或无连接的服务;

传输层:提供面向进程,面向连接或无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

会话层:为会话间的进程提供建立/维护/终止连接的功能;

表示层:协商应用程序交互的数据格式;

应用层:为网络应用提供协议支持和服务;

iso/osi与tcp/ip的区别:

联系:首先,二者都采用分层的体系结构;其次,而这都基于独立的协议栈的概念;最后,二者都可以解决异构网络互联问题;

区别:

iso/osi最大贡献时精确定义了三个主要概念:协议接口和服务,这符合现代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而tcp/ip模型在这三个概念上没有明确区分,不符合软件工程思想;

  1. osi参考模型产生在协议发明之前,没有偏向于任何特定的协议;tcp/ip模型正好相反,想先出现的是协议,模型是对已有协议的补充;
  2. tcp/ip模型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多种异构网络的互联问题,并将网际协议ip作为一个单独的重要协议;osi参考模型在最初只考虑到一种标准的公用数据王将各种不同的系统互联;
  3. osi参考模型在网络层支持无连接和面向连接的通信,但在传输层仅支持面向连接的通信;而tcp/ip在五基层仅有一种面向无连接通信,在传输层有面向连接和无连接的通信;
  4. tcp/ip有4层,osi/iso有7层

同步通信,异步通信区别:

  1. 同步通信,即双方的时钟要调整到同一频率。收发双方不停的发送和接受连续的同步比特流;主要有两种同步方式:全网同步和准同步;同步通信数据率较高,但是实现代价较大;
  2. 异步通信:发送的字符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是任意的,但接收端必须时刻做好接受准备;设立停止位和开始位,以便使接收端能正确将每个字符接收下来;3.异步通信设备简单,便宜但传输效率较低。

报文交换,数据报交换的比较:

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原理如下:用户数据加上源地址,目的地址,长度,校验码等信息后,封装成pdu,发送给下一个节点,下一个节点收到后先暂存报文,待输出线路空闲时再转发给下一个节点,重复该过程直到到达目的节点。每个pdu可以单纯选择到达目的节点的路径。

不同之处在于:分组交换生成的pdu长度较短且固定,而报文交换生成的长度不固定。正是这一差别使得分组交换具有独特优点:1.缓冲区易于管理;2.分组的平均时延更小,网络中占用的平均缓冲区更少;3.更易标准化;4.更适合应用。因此,现在的主流网络基本上都可视为分组交换网络

面向连接,无连接通信在路由选择上的区别?

面向连接的通信提供可靠的信息流,即只要被接收的都是正确的,且每个信息回复确认,每收到一个信息就发送一个回复,告诉对方已收到此信息;如果收到的信息是错误的,告诉对方重新发送该信息。但是占用通信信道;

面向无连接的通信不占用通信信道,但是在传输过程中,信息流可能丢失,对方可能收不到,且收到信息直接收下,不告诉对方是否已经接收。

电路交换,数据报交换的区别:

  1. (建立连接)电路交换需要建立连接,数据报交换无需建立连接。
  2. (物理路径)电路交换需要建立物理路径,数据报交换无需建立物理路径;
  3. (规定路径)电路交换每个分组沿规定路径,数据报交换分组不一定沿规定路径
  4. (拥塞点)电路交换可能出现的拥塞的时间点是在连接建立阶段,数据报交换则是在分组转发时可能出现拥塞
  5. (路瘫)电路交换中若出现路由器瘫痪,则对整体产生影响较大;但数据报交换若出现路由器故障则影响较小;
  6. (按序到达)电路交换的分组按序到达,分组交换则不一定按序到达
  7. (浪费带宽)电路交换浪费带宽,而数据报交换不浪费带宽
  8. (存储转发)电路交换没有采用存储转发方式,而数据报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方式
  9. (可用带宽)电路交换的可用带宽固定,分组交换可用带宽则根据实际需求动态调整。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haibianyoushark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