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自动站资料文件名规定
自动站观测资料传输文件名调整方案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实时传输方式调整
1.11、地面自动站观测资料
1.2新文件名编码规则说明:
Z:固定代码,表示文件为国内交换的资料;
SURF:固定代码,表示地面观测资料;
RADI:固定代码,表示气象辐射资料;
C:固定代码,指示其后字段编码为编报台字母代号, CCCC:编报台字母代号;
I:固定代码,指示其后字段代码为测站区站号,IIiii:测站区站号
REG: 区域站资料标志,固定代码。区域站资料标志为可选标志,如果文件名包含此标志,则表示文件内容为区域级测站观测资料;如果文件名未包含此标志,则表示文件内容为国家级测站(包括:国家基准气候站,国家基本气象站,国家一般气象站)观测资料。 YYYYMMDDHHmmSS:文件生成时间“年月日时分秒”(UTC);
O:固定代码,表示文件为观测类资料;
R: 固定代码,表示文件为状态信息类资料;
AWS: 固定代码,表示文件为自动站资料;
ARS: 固定代码,表示文件为自动站气象辐射资料;
PRF: 固定代码,表示降水观测资料;
FTM: 固定代码,表示定时观测资料;
DAY: 固定代码,表示日数据;
CCx: 资料更正标识,可选标志,仅在单站资料文件名中使用。对于某测站(由IIiii指示)已发观测资料进行更正时,文件名中必须包含资料更正标识字段。CCx中:CC为固定代码;x取值为A~ X,X=A时,表示对该站某次观测的第一次更正,X=B时,表示对该站某次观测的第二次更正,依次类推,直至x=X。 txt: 固定代码,表示文件为文本文件。 (注:在CCCC或IIiii与REG字段间,AWS与PRF字段间,以及FTM或DAY与CCx字段间的分隔符为减号‘-’;其它字段间的分隔符为下划线‘_’。)
2、气象数值预报的模式
3、大气元数据质量检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