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反馈放大电路的频率补偿

      对于一些负反馈放大电路,观察输出波形时,会发现波形很不稳定。这主要是因为负反馈放大电路产生了自激现象。
1. 自激现象的原因。
      由下图可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负反馈放大电路中,如果满足开环系数A的向量与反馈系数F的向量乘积为-1,就会出现自激现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该公式包括幅值条件和相位条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所以为了负反馈放大电路能够稳定工作,必须让它远离自激条件,即: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中,若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则是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自激的起振条件之一,会使振幅不断扩大。
      从以上公式可以看出,负反馈带来的自激现象其本质是在某一频段(通常为高频段,电抗性元件的影响不能忽略),输入信号与反馈信号原本由于负反馈形成的反相,由于相移形成了同相。使得输入端无信号输入时,输出端也会产生输出信号。所以,要使电路负反馈放大电路稳定工作,必须满足f0<f180。
f0为20lg|A˙F˙|=0dB时的频率,而f180为φa+φf=180°时的频率。
      通常用增益裕度和相位裕度衡量负反馈电路的稳定程度。
      增益裕度表示为相角为180°时的增益值,用Gm表示。通常要求Gm≤-10dB,用来保证足够的增益裕度。
      相位裕度表示为180°与f0处的相位的绝对值的差值,用φm表示。一般要求φm≥45°,以保证有足够的相位裕度。
      避免自激现象最简单的办法是减小负反馈深度,即减小反馈系数,但这不利于改善放大电路的其它性能。所以通常采用频率补偿的办法。具体方法是在反馈换内增加一些电抗性元件,以改变反馈环路的频率特性。
2. 频率补偿的方法。
      自激会对电路的稳定带来影响,所以需要想办法避免,通常采用频率补偿的方法。
A.增加主极点
      主极点补偿也叫滞后补偿,是在电路中添加一个主极点,并让它远离第二个极点。基本原理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上图可以看出,增加主点前f0>f180,增加主极点后f0<f180。
B.改变主极点
      与增加主极点相比,改变主极点的方法在补偿前后极点个数不变,只是将主极点左移,使之远离第二个极点。原理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上图可以看出,增加主点前f0>f180,增加主极点后f0<f180。
C.改变第二极点
      方法A,B都可以使f0<f180,但是是以减小带宽为代价的,在高带宽的信号放大电路中并不适用。为了使f0<f180,我们也可以将第二个极点后移,这样可以不用牺牲带宽也能避免自激现象,原理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图可以看出,第二个极点后移前f0>f180,第二个极点后移后f0<f180。且没有影响带宽,但是该方法由于使对第二个极点进行改变,所以需要在电路中找到第二个极点所对应的电抗元件,在实现难易程度上,不如添加主极点或提前主极点容易。假设电容C为第二个极点所对应的电抗元件,其所对应的第二极点频率为f=1/2πRC。此时,由于频率点后移,所以需要减小电容值。

  • 5
    点赞
  • 3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