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变压器仿真模型构建
根据双侧电源的双绕组变压器的简单电力系统接线图,利用Simulink绘制仿真电路图如下:
(1)电源模块:电源EM与电源EN电势相位差10°,其他设置相同,下图为电源EN参数设置:
(2)变压器模块:勾选“饱和铁心(Saturable core)”,为了简化仿真,变压器两侧的绕组接线方式相同,电压等级也相同,参数设置如下图所示
(3)三相电压电流测量模块UM、UN将在变压器两侧测量到的电压、电流信号转变成Simulink信号,相当于电压、电流互感器的作用。UM模块的参数设置如下图所示,UN模块参数设置与此相仿,只是输出信号分别为“Vabc_N”,“Iabc_N”。
(4)三相断路器模块QF1和QF2分别来控制变压器投入,故障模块Fault1和Fault2分别用来仿真变压器保护区内故障和区外故障。
2变压器空载合闸时励磁涌流的仿真
设置三相断路器模块QF1的切换时间为0s,仿真时间为0.5s,仿真算法Ode23t。三相断路器模块QF2、故障模块Fault1、Fault2在仿真中均不动作(设置其切换时间大于仿真时间即可)。
为了观察励磁涌流,在仿真中添加下图所示示波器模块,参数设置如下图:
运行仿真,得到空载合闸后的三相励磁涌流的波形如下图所示:
通过Powergui模块中的FFT Analysis对励磁涌流波形进行谐波分析,其界面如下图所示:
为了比较合闸时励磁涌流与短路电流的大小,设置故障模块Fault1,使电路在0.25-0.45s间发生三相短路,运行仿真,结果如下图所示,在本次仿真中,A相空载合闸时的励磁涌流峰值比短路电流要稍小,而B、C相空载合闸时的励磁涌流峰值要比短路电流大。
将变压器的二次绕组改为“D11”接线方式时,电源EM的A相初相位仍设为0°,运行仿真,得到空载合闸后的三相励磁涌流的波形如下图所示:
3变压器绕组内部故障
添加模块饱和变压器(Saturable Transformer),勾选“三绕组变压器(Three windings Transformer)”,构造出具有一个初级绕组、两个次级绕组的单相变压器。改造后的仿真模型如下图所示:
设置两个次级绕组参数相同,并设置三相断路器模块QF1、QF2的切换时间均为0s,设置故障模块Fault1使电路在0.3-0.5s间发生AB相间短路,故障模块Fault2不动作,运行仿真,得到变压器绕组50%处发生两相短路故障时的电流波形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