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方法模式
看完书上对工厂方法模式的介绍,也参考了一些大神的博客,个人理解就是把一组具有共同属性的类(产品),抽象出一个父类(抽象产品类),然后通过一个工厂类来获得具体的产品。这样做的好处是:1.降低了用户对象与产品对象之间的耦合度,用户只要和工厂打交道即可;2.遵循开-闭原则,需求变动时只要修改或新增对应的产品类,不会影响到其他产品的生产,提高了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当然有好处就有坏处:类文件变多,增加了代码量。下面看代码:
abstract class Factory{//抽象工厂类 abstract fun <T : Product> createProduct(clz: Class<T>): T } abstract class Product {//抽象产品类 abstract fun showName()//显示产品名称方法 abstract fun showUse()//显示产品用途方法 } class HouseholdFactory : Factory() {//具体的工厂类 override fun <T : Product> createProduct(clz: Class<T>): T {//根据用户的需求(就是传入的参数)利用反射的方法来创建具体的产品对象 try { var p:Product=Class.forName(clz.name).newInstance() as Product return p as T }catch (e:Exception){ e.printStackTrace() } return null!! } } class RiceCooker: Product() {//产品的实现类 override fun showName() { System.out.println("我是电饭煲") } override fun showUse() { System.out.println("我能煮饭") } fun showImage(){ System.out.println("展示电饭煲图片") } } class DeskLamp: Product() {//产品的实现类 override fun showName() { System.out.println("我是台灯") } override fun showUse() { System.out.println("我能照明") } fun showBrightness(){ System.out.println("展示台灯的亮度") } } fun main(args: Array<String>) {//用户通过工厂类获取产品 var house:HouseholdFactory= HouseholdFactory()//用户找到工厂 var rice:RiceCooker=house.createProduct(RiceCooker::class.java)//此处可以理解为用户向工厂下订单,然后工厂为用户生产产品 //下面是用户测试工厂生产的产品性能 rice.showName() rice.showUse() rice.showImage() var desk:DeskLamp=house.createProduct(DeskLamp::class.java) desk.showName() desk.showUse() desk.showBrightness() }
以上代码是一个简单的工厂方法模式的案例,这是一个单工厂的工厂方法模式,其中抽象的工厂可以去掉;对应的就有多工厂的工厂方法模式。简单说下多工厂的工厂方法模式,就不上代码了。顾名思义,多工厂的方法模式就是说每个产品对应一个工厂,每个工厂只生产一个产品,个人认为这样做弊大于利,每次扩展都要增加一个对应的工厂,而好处却不明显。
还有抽象工厂模式,因为这种模式并不推荐使用,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
总结
以上是个人对工厂方法模式的理解,感觉理解的并不透彻,讲解的也不是很明白,但是代码是没问题的,大家可以看看案例自己理解。这是个人的学习笔记,只是个人的一些浅见,希望对看到人有所帮助,也希望有大神看到可以指导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