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介
VCSEL:Vertical-Cavity Surface-Emitting Laser,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
优点:低阈值电流、窄发射光谱宽度、易于制造阵列、可实现高密度集成
二、VCSEL的结构
VCSEL的基本模型和典型激光器没有区别,只是制造方式不同。
谐振腔:由两个分布式布拉格反射器(distributed Bragg reflector,DBR)构成。DBR是由高、低折射率介质材料交替生长成的,每层都是发射激光的四分之一波长,作用是筛选出特定波长的“纯净”光。常见的VCSEL中,上下两层DBR结构会被注入p型和n型材料,形成半导体pn结,这样电流就可以流过。
活性层 (有源区): 产生激光的关键区域,位于两个DBR镜之间,包含一个或多个量子阱结构。量子阱是由两种不同带隙的半导体材料组成的薄层,能够使电子和空穴在其中复合并发射光子,主要由铟镓砷(InGaAs)和铝镓砷(AlGaAs)组成,常见的是3~5层。
金属电极:位于顶部DBR之上和底部DBR之下,通常是一个金属层,与外部电路相连,用于提供电流路径。顶部金属层中间红色是出光位置,下层金属电极也可以作为反射镜增加出光效率。
衬底:VCSEL通常生长在一块半导体衬底上,如GaAs(砷化镓),这是整个结构的基础
VCSEL可以设计成上表面出光或者下表面出光,上表面出光的VCSEL的底部还需要一层衬底。一般的GaAs衬底对800nm附近波长的光有强吸收,所以在这个波段的VCSEL器件一般采用顶发射结构。
三、VCSEL的工作原理
3.1 激光的三要素
激活介质:激光器中产生光放大的物质基础;
泵浦源:为激活介质提供初始能量;
谐振腔:一组反射镜或其他反射结构,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光路,作用是让光子在激活介质中多次往返,每次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