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系统教材笔记

作业

无线电波传播方式小结

四种主要方式
地表—地波,对流层—空间波,电离层—天波,电离层及以下—散射波

地波传播

频率越低,地层的电导率越大,频率越低,地面对电波的吸收越小,故波长越长,越适合地波传播 (海面好于陆地)

天波传播

频率越低,越易反射,频率越低,反射的高度越低,频率越低,电离层的吸收越大(tradeoff考虑,最佳工作频率,电离层随时间变化,最佳频率白天和晚上有差异

空间波传播

氧气,水分子等有不同频率选择性衰减,随着海拔升高,折射率减小,有弯曲传播特性。

2.1 电波传播的特性

衰落因子=大尺度衰落*小尺度衰落
r(t)=m(t)*r_0(t)

2.1.1 大尺度传播模型

主要用于描述: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的长距离上信号强度的变化
产生原因:移动通信信道路径上的固定障碍物的阴影衰落
衰减特性:一般与距离的-n次幂成正比
平均信号衰落和关于平均衰落的变化的特征:对数正态分布

2.1.1 小尺度传播模型

主要用于描述:短距离或短时间内信号强度的快速变化
产生原因:

  1. 移动台的移动
    运动→多普勒效应→信号随机调频
  2. 多径效应
    多径→时延扩展→信号符号间干扰

2.2 自由空间电波传播

f 工作频率(单位Hz
λ = c / f \lambda=c/f λ=c/f 工作波长(单位m)
d 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之间的距离(单位m
d_0 参考距离(单位m
D 天线的最大尺寸
d > d 0 > 2 D 2 / λ d>d_0>2D^2/\lambda d>d0>2D2/λ
G t G_t Gt发射天线增益
G r G_r Gr接收天线增益
P t P_t Pt发射功率
P r P_r Pr接收功率
A r A_r Ar接收天线有效面积(单位m^2)(2.2)(17页)
P r P_r Pr与距离的平方的倒数成正比
P r P_r Pr与频率的平方的倒数成正比
P r ( d ) = P t G t G r ( λ / ( 4 π d ) ) 2 P_r(d)=P_t G_t G_r (\lambda/(4 \pi d))^2 Pr(d)=PtGtGr(λ/(4πd))2
P r ( d 0 ) = P t G t G r ( λ / ( 4 π d 0 ) ) 2 P_r(d_0)=P_t G_t G_r (\lambda/(4 \pi d_0))^2 Pr(d0)=PtGtGr(λ/(4πd0))2
P r ( d ) = P r ( d 0 ) ( d 0 / d ) 2 P_r(d)=P_r(d_0)(d_0/d)^2 Pr(d)=Pr(d0)(d0/d)2
P r ( d ) ( d B m ) = P r ( d 0 ) ( d B m ) + 20 l o g 10 ( d 0 / d ) ( d B ) P_r(d)(dBm)=P_r(d_0)(dBm)+20log_{10}(d_0/d)(dB) Pr(d)(dBm)=Pr(d0)(dBm)+20log10(d0/d)(dB)

f 工作频率(单位MHz
λ = c / ( f ∗ 1 0 6 ) = ( 3 ∗ 1 0 8 m / s ) / ( f ∗ 1 0 6 ) = 300 / f \lambda=c/(f*10^6)=(3*10^8m/s)/(f*10^6)=300/f λ=c/(f106)=(3108m/s)/(f106)=300/f 工作波长(单位m)
d 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之间的距离(单位km
自由空间传播损耗
L = P t / P r = ( G t G r ( λ / ( 4 π d ) ) 2 ) − 1 = ( 4 π d ∗ 1000 / λ ) 2 / ( G t G r ) = ( 4 π ∗ 1000 d f / 300 ) 2 / ( G t G r ) L=P_t/P_r={\left( {{G_t}{G_r}{{(\lambda /(4\pi d))}^2}} \right)^{ - 1}} =(4 \pi d*1000/\lambda)^2/(G_t G_r)=(4 \pi *1000df/300)^2/(G_t G_r) L=Pt/Pr=(GtGr(λ/(4πd))2)1=(4πd1000/λ)2/(GtGr)=(4π1000df/300)2/(GtGr)
L d B = 10 l o g 10 ( ( 4 π ∗ 1000 / 300 ) 2 ) + 20 l o g 10 ( f ) + 20 l o g 10 ( d ) − 10 l o g 10 ( G t ) − 10 l o g 10 ( G r ) = 32.45 + 20 l o g 10 ( f ) + 20 l o g 10 ( d ) − 10 l o g 10 ( G t ) − 10 l o g 10 ( G r ) L_{dB}\\ =10log_{10}((4 \pi *1000/300)^2)+20log_{10}(f)+20log_{10}(d)-10log_{10}(G_t)-10log_{10}(G_r)\\ =32.45+20log_{10}(f)+20log_{10}(d)-10log_{10}(G_t)-10log_{10}(G_r) LdB=10log10((4π1000/300)2)+20log10(f)+20log10(d)10log10(Gt)10log10(Gr)=32.45+20log10(f)+20log10(d)10log10(Gt)10log10(Gr)

L ( d ) L ( d 0 ) = ( d d 0 ) n × 1 0 ζ / 10 \frac{{L\left( d \right)}}{{L\left( {{d_0}} \right)}} = {\left( {\frac{d}{{{d_0}}}} \right)^n} \times {10^{\zeta /10}} L(d0)L(d)=(d0d)n×10ζ/10
L ( d ) ( d B ) = L ( d 0 ) ( d B ) + n 10 l o g 10 ( d d 0 ) + ζ L\left( d \right)\left( {dB} \right) = L\left( {{d_0}} \right)\left( {dB} \right) + n10lo{g_{10}}\left( {\frac{d}{{{d_0}}}} \right) + \zeta L(d)(dB)=L(d0)(dB)+n10log10(d0d)+ζ(2.18)
n是路径损耗指数,典型n=4
ζ \zeta ζ(dB)是阴影产生的对数损耗,服从均值=0,标准差=σ的对数正态分布,典型σ=8

2.3直射>反射≈绕射>散射

2.6.1 多径衰落的基本特性表现

空间上:地形变化引起的衰落以及空间扩散损耗
时间上:时延扩展
模拟移动通信系统:考虑多径效应引起的接收信号的幅度变化
数字移动通信系统:考虑多径效应引起的脉冲信号的时延扩展

2.6.4 时间色散

时延扩展:多径效应引起的接收信号中脉冲的宽度扩展
信道相关带宽=通过一个信道后,存在不同时延的(发生时间色散的)2个发送信号的频率间隔
P ( τ i ) P\left(\tau_{i}\right) P(τi)为信道模型的功率延迟分布

  1. ∑ i P ( τ i ) \sum_{i} P\left(\tau_{i}\right) iP(τi)
  2. E ( τ 2 ) = ∑ i P ( τ i ) τ i 2 ∑ i P ( τ i ) E\left( {{\tau ^2}} \right) =\frac{\sum_{i} P\left(\tau_{i}\right) \tau_{i}^{2}}{\sum_{i} P\left(\tau_{i}\right)} E(τ2)=iP(τi)iP(τi)τi2
  3. E ( τ ) = ∑ i P ( τ i ) τ i ∑ i P ( τ i ) = τ ‾ E\left( \tau \right) = \frac{{\sum\limits_i P \left( {{\tau _i}} \right){\tau _i}}}{{\sum\limits_i P \left( {{\tau _i}} \right)}} = \overline \tau E(τ)=iP(τi)iP(τi)τi=τ 平均附加时延
  4. 均方根时延扩展(2.32)root mean square
    σ τ = E ( τ 2 ) − ( τ ˉ ) 2 {\sigma _\tau } = \sqrt {E\left( {{\tau ^2}} \right) - {{(\bar \tau )}^2}} στ=E(τ2)(τˉ)2
  5. 信道相关带宽(相关系数=0.5)(2.43)
    B c ≈ 1 / ( 2 π σ τ ) B_{c} \approx 1/(2 \pi \sigma_{\tau}) Bc1/(2πστ)
    工程近似 B c ≈ 1 / ( 5 σ τ ) B_{c} \approx 1/(5 \sigma_{\tau}) Bc1/(5στ)

码元周期 T s T_{s} Ts
信号带宽 B s = 1 / T s B_{s}=1/T_{s} Bs=1/Ts

频率选择性衰落(非平坦)频率非选择性衰落(平坦)
通过信道后,发送信号中不同频率分量的衰落不同通过信道后,发送信号中不同频率分量的衰落相同
时延扩展太大时延扩展够小
时延扩展 σ τ \sigma_{\tau} στ>发送信号周期 T s T_{s} Ts时延扩展 σ τ \sigma_{\tau} στ < 发送信号周期 T s T_{s} Ts
信道相关带宽太小信道相关带宽够宽
信道相关带宽 B c B_{c} Bc<发送信号带宽 B s B_{s} Bs信道相关带宽 B c B_{c} Bc > 发送信号带宽 B s B_{s} Bs

应对办法
1.均衡
2.直接扩频:频率拓宽,时间缩短。扩频码的码片时间<多径时延
跳频:在多径信号没有到来之前接收机已开始接收下一跳信号
3.正交频分复用:化整为零

跳频要求:
1.时延扩展 σ τ \sigma_{\tau} στ>跳频周期 T h T_{h} Th
2.信道相关带宽 B c B_{c} Bc > 符号调制速率 R s = T s − 1 R_{s}=T_{s}^{-1} Rs=Ts1
扩频要求:
1.时延扩展 σ τ \sigma_{\tau} στ>码片时间
2.信道相关带宽 B c B_{c} Bc<扩频信号带宽 B s B_{s} Bs

2.6.4 频率色散

相关时间:信道冲激响应维持不变的时间间隔的统计平均值
多普勒扩展和相关时间描述信道的时变特性
多普勒扩展 f m f_m fm
最大Doppler频移 f m = v / λ = v / c × f f_m=v/\lambda=v/c\times f fm=v/λ=v/c×f(2.19)
信道相关时间 T c = 0.423 / f m = 1 f m 9 16 π f m T_{c}=0.423/f_m = \sqrt {\frac{1}{{{f_m}}}\frac{9}{{16\pi {f_m}}}} Tc=0.423/fm=fm116πfm9 (2.56),即(2.52)和(2.52)的几何平均
为了避免快衰落,要求 T c ≥ 100 T s T_{c}≥100T_{s} Tc100Ts
码元速率 R s = 1 / T s ( B a u d ) ≥ 100 × R c R_{s}=1/T_{s}(Baud)≥100\times R_{c} Rs=1/Ts(Baud)100×Rc,其中 R c = 1 / T c R_{c}=1/T_{c} Rc=1/Tc

信道的时变特性原因
1.移动台和基站之间的相对运动
2.信道路径中物体的运动

时间选择性衰落,通过信道后发送信号首端和末端的衰落不同

时间选择性衰落(快衰落)慢衰落
在信号符号周期内,信道冲激响应变化很快在信号符号周期内,信道冲激响应变化很慢
信道相关时间太短信道相关时间够长
信道相关时间 T c T_{c} Tc<发送信号周期 T s T_{s} Ts信道相关时间 T c T_{c} Tc>发送信号周期 T s T_{s} Ts
多普勒扩展太大多普勒扩展够小
多普勒扩展 f m f_m fm>基带信号带宽 B s B_{s} Bs多普勒扩展 f m f_m fm<基带信号带宽 B s B_{s} Bs

应对办法
1.调制(非相干或者差分相干)
2.提高信息传输速率,缩短发送信号周期
3.信道编码:纠错编码:
4.交织:交织深度×Ts>>Tc。交织配合纠错编码使用

2.6.5 接收信号的包络的分布

瑞利分布:发射信号经历无直射路径的N条独立的衰落路径,接收的合成信号包络服从瑞利分布。
莱斯分布:多径信道中,存在一路较强信号且它占有支配地位,接收信号包络的衰落变化服从莱斯分布。

3.2 语音编码类型

波形编码:质量好、效率低
参量编码:质量中、效率高
混合编码:质量较好、效率较高

3.7 正交频分复用OFDM

正交频分复用是一种无线环境下的高速传输技术,将高速的数据流分解为多路并行的低速数据流,在多个载波上同时进行传输。

发射端:输入数据→调制映射→IDFT→加保护间隔→信道
接收端:输出数据←解调←DFT←去掉保护间隔←信道

子载波的间隔=并行码元长度的倒数,并使用相干检测
子载波频谱重叠,两两正交,带宽效率高

把发送信号带宽变窄至<信道相关带宽
把发送信号周期变长至>时延扩展
并行的码元长度>>信道的平均衰落时间
并行的码元长度>>多径信道的相对时延,系统因为时延产生的码间干扰不严重,不需要均衡器

使用多个窄带载波传输,抗窄带干扰
可以采用离散傅里叶变换实现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简化硬件结构

优点

  1. 将高速数据流通过串并变换形成低速数据流,将宽带信号变成窄带信号,以对抗频率选择性衰落
  2. 各子载波正交,子信道频谱相互重叠,频谱利用率
  3. OFDM调制和解调可以通过IDFT和DFT实现,通过IFFTFFT可大大减小复杂度。
  4. 通过增加循环前缀可以有效克服因多径效应带来的符号间干扰

缺点

  1. 易受频偏影响:OFDM系统对正交性要求严格,频偏使得正交性遭到破坏
  2. 存在较高的峰值平均功率比:多个子信道叠加,相位一致时瞬时功率大,对器件要求高

4.2 宏观分集 微观分集 衰落独立

分集的原理:
信号经过“复制”和映射,在多个独立信道上传播,则各独立信号传播路径同 时经历深度衰落的概率降低。
概念:
利用加性独立(或至少是不相关)的衰落路径传送相同的信号并合并,从而提高接收信号的信噪比 。
本质:
对同一信号在不同时间、频率、空间、极化方向的采样。

宏观信号的衰落 阴影衰落→宏观分集
使得接收信号的平均功率或者信号的中值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或者空间区间内发生波动

微观信号的衰落 多径传播→微观分集
使得接收信号的强度在短时间或者短距离内发生剧烈波动,但是接收信号的平均功率不变

时间分集:传输信息在不同的时刻重复传输
频率分集:传输信息以不同的频率进行传输
空间分集:用不相关的两个以上天线或者同一天线的不同极化方向传输同一个信号
时间衰落独立:不同时间的2个发送信号的时间间隔 >信道相干时间
频率衰落独立:不同频率的2个载波的频率间隔>信道相干带宽
空间衰落独立:天线之间的距离>空间相干距离

4.2 合并

f ( t ) = ∑ k = 1 M a k ( t ) f k ( t ) f(t)=\sum_{k=1}^{M} a_{k}(t) f_{k}(t) f(t)=k=1Mak(t)fk(t)

选择合并

选择具有最大信噪比的分支
G S = Γ M / γ c ‾ = ∑ k = 1 M 1 k G_{S}=\overline{\Gamma_{M} / \gamma_{c}}=\sum_{k=1}^{M} \frac{1}{k} GS=ΓM/γc=k=1Mk1
增加1条分集支路,改善因子增加 1 / ( M + 1 ) 1/(M+1) 1/(M+1)

等增益合并

所有分支等权重加权相干合并
G E = Γ M ‾ / γ c ‾ = 1 + ( M − 1 ) π 4 G_{E}=\overline{\Gamma_{M}} / \overline{\gamma_{c}}=1+(M-1) \frac{\pi}{4} GE=ΓM/γc=1+(M1)4π
增加1条分集支路,改善因子增加 π / 4 \pi/4 π/4

最大比合并

所有分支根据信噪比加权相干合并(调整同相后再相加)
可以获得最大输出信噪比
采用同相和加权的技术
利用了每一条分支
所以可以在接收的每一时刻都达到可实现的最大信噪比
G M = Γ M ‾ / γ c ‾ = M G_{M}=\overline{\Gamma_{M}} / \overline{\gamma_{c}}=M GM=ΓM/γc=M
增加1条分集支路,改善因子增加1

4.3 信道编码

信道编码:在信息码元中增加一些冗余码元,用来在接收端检测或纠正在有噪信道中引入的误码。
码率R=输入信息长度k/输出码字长度n
码距(d):两个码字中对应码元位不相同的数目。
如果是二进制码,又称为汉明距。
主要分类:分组码和卷积码

(n,k,m)卷积码:卷积码的校验码元与当前k个码元和前m段的mk个码元有关
(输出码字长度,输入信息长度,记忆深度)
m 记忆深度,通常表示移位寄存器个数。
约束长度l=m+1

4.3.5 交织(119页、218页)

把一条消息中的比特以非连续方式传送,使突发差错误信道变为离散错误信道(将突发错误随机化),便于利用纠错码消除随机错误
有记忆的突发错误信道→无记忆的随机独立错误信道
小于行数(交织深度)的连续错误→至少列数个码元隔开的独立错误
发射端:交织器:按行写入按列读出
接收端:解交织器:按列写入按行读出
优点:实现简单
缺点:延时

交织深度 d d d=交织前相邻两符号在交织后的间隔距离
为了保证交织后衰落的独立性,要求
交织深度的时间跨度,即交织后符号间间隔>>信道相关时间,即 d × T s d\times T_{s} d×Ts>> T c T_{c} Tc

交织宽度=交织后相邻两符号在交织前的间隔距离(列入行出交织时按列写入时的行数) ,取决于使用的编码机制
分组码:交织宽度 > 分组长度
卷积码:交织宽度 > 译码深度
矩形交织器

4.4 均衡器的作用

把有码间干扰的接收序列变换为无码间干扰的序列
均衡器的传输函数=1/信道的传输函数

评价均衡器性能的准则(122页)
1.最小峰值失真准则:使码间干扰的峰值最小。
2.最小均方畸变准则:使码间干扰的均方误差最小。

4.5 扩频

扩频技术的定义
1.扩频宽度>>所传信息必需的最小带宽
2.频带的扩展通过扩频码序列完成,与信息数据无关
3.收端用同样的扩频码进行相关解扩并恢复信息数据

扩频系统的优点
1.抗截获:降低信号功率谱密度
2.抗干扰:干扰抑制

扩频处理增益GP=解扩器的输出信噪比/解扩器的输入信噪比
=SNRout/SNRin
=(PSout/PNout)/(PSin/PNin)
=(S/(N0 WD))/(S/(N0 WSS))
=扩频带宽WSS/信息带宽WD

直扩(DS)
抗窄带干扰
1.发端扩频,低功率谱密度
2.受到干扰
3.信号被解扩,恢复成窄带,功率谱密度上升
4.信号被解扩,干扰频谱被扩展,干扰功率谱密度下降
5.经过窄带滤波,信道带内干扰功率大大降低。

抗衰落
1.抗频率选择性失真:扩频码的码片时间<多径时延差时,可利用扩频码的自相关特性进行相关解扩,提取所需要的主径信号,抑制多径干扰。
2.抗SNR损耗:利用RAKE接收,将各条多径信号分离且合并,时间分集、多径分集,具有分集合并增益 。

频率非选择性衰落的要求
1.时延扩展στ<发送信号周期Ts
2.信道相关带宽Bc=1/(5στ)>>发送信号带宽Bs=1/Ts

直接扩频
1.时延扩展στ>扩频码码片时间:时间分集
2.信道相关带宽Bc<<扩频信号带宽:频率分集

4.5.4 跳频

收发双方传输信号的载波频率按照预定规律进行离散变化的通信方式
一种用码序列进行多频频移键控的通信方式
可以改善多径衰落造成的误码特性
有良好的抗干扰特性

抗干扰
靠“躲避”干扰来提升抗干扰性能

抗衰落
1.抗频率选择性失真:在多径信号没有到来之前接收机已开始接收下一跳信号,但需以提高跳频速率为代价。
2.抗SNR损耗:跳频总带宽大于信道相干带宽时,若将相关的跳频频点作为一个跳频子集,不同跳频子集的信号相互独立,频率分集。具有分集合并增益。

跳频驻留时间、跳频周期 T h T_{h} Th
跳频速率 R h = 1 / T h R_{h}=1/T_{h} Rh=1/Th

符号调制周期、码元周期 T s T_{s} Ts
符号调制速率 R s = 1 / T s R_{s}=1/T_{s} Rs=1/Ts

码片长度 T c = m i n ( T h , T s ) T_{c}=min(T_{h},T_{s}) Tc=min(Th,Ts) 信号频率保持不变的最短持续时间
码片速率 R c = m a x ( R h , R s ) R_{c}=max(R_{h},R_{s}) Rc=max(Rh,Rs)

频率非选择性衰落的要求
1.时延扩展στ<发送信号周期Ts
2.信道相关带宽Bc=1/(5στ)>>发送信号带宽Bs=1/Ts

非频率选择性衰落
1.均方根时延扩展 σ \sigma σ>跳频周期 T h T_{h} Th(越小越好)
2.即便当 均方根时延扩展 σ \sigma σ<跳频周期 T h T_{h} Th 时,
如果相关带宽 B c ≈ 1 / ( 5 σ ) > B_c \approx 1/(5 \sigma)> Bc1/(5σ)>符号调制速率 R s = 1 / T s R_{s}=1/T_{s} Rs=1/Ts
那么也是非频率选择性衰落

信道相关带宽Bc<跳频总带宽W
跳频增益G_H=W/B=总带宽/瞬时带宽

慢跳频

在每个载波频率点上发送多个符号
跳频速率 R h = 1 / T h R_{h}=1/T_{h} Rh=1/Th < 符号调制速率 R s = K R h R_{s}=KR_{h} Rs=KRh

快跳频

在发送一个符号的时间内,载波频率发生多次变化
跳频速率 R h = 1 / T h = K R s R_{h}=1/T_{h}=KR_{s} Rh=1/Th=KRs > 符号调制速率 R s R_{s} Rs

4.6 多天线技术 MIMO(140页)

利用MIMO技术,在不增加带宽的条件下,成倍提高系统容量和频谱利用率。
利用OFDM技术,把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变成多个子载波的平坦衰落信道,使MIMO在宽带无线通信中发挥其优势。

空间分集:不同天线发射相同的信号:对抗衰落
空时分组码(STBC):码字之间正交,最大似然检测
空时格码(STTC)

空间复用:不同天线发射不同的信号:提高频谱效率
分层空时码(LSTC):比如垂直结构空时码(V-BLAST)

5.2 小容量的大区制

1个基站覆盖整个服务区
只能保证:下行前向信道:基站→移动台
无法保障:上行反向信道:基站←移动台
移动台功率限制

缺点(相对于小区制)
1.天线架设高
2.发射功率大
3.频谱效率低
4.小容量的通信网

优点(相对于小区制)
1.控制方式简单
2.成本低

保障上行链路通信质量方法
1.在服务区内设若干分集接收点,与基站相连,利用分集接收
2.在基站采用全向辐射天线和定向接收天线

5.2 大容量的小区制

下行前向信道:基站→移动台
上行反向信道:基站←移动台

构成簇的基本条件
1、基本图案(簇)能彼此邻接且无空隙地覆盖整个面积
2、相邻簇中,同频小区间的距离最大,同频小区间的距离相等

簇间同频小区位置的确定
沿着任意一条六边形边的垂线方向移动i个小区,并逆时针方向旋转60°,再移动j个小区
N = i 2 + i j + j 2 , i , j N=i^2+ij+j^2,i,j N=i2+ij+j2,i,j为不同时=0的整数

123
11+1+1=31+2+4=71+3+9=13
21+2+4=74+4+4=124+6+9=19
31+3+9=134+6+9=199+9+9=27

1个系统=M个簇
1个簇=共同使用全部可用频率的N个小区
1个小区=K个信道

1个簇的信道总数S=KN
1个系统的信道总数C=MKN=MS

频率复用距离 D=最近的两个频点小区中心之间的距离
小区半径 R
衰落指数 路径传输损耗因子 n 一般=4
同频干扰小区数 L,全向小区时L=6
最小载波强度 C
所有同频干扰小区所在基站引起的干扰功率之和 I I I

同频复用比例 同频干扰因子 Q=D/R= 3 N \sqrt{3N} 3N 越大,同频干扰越小

载波干扰比(只考虑第一层的干扰)
C / I = ( D / R ) n / L = ( 3 N ) n / L = Q n / L C/I=(D/R)^n/L=(\sqrt{3N})^n/L=Q^n/L C/I=(D/R)n/L=(3N )n/L=Qn/L

在小区半径R不变的情况下,

簇的大小N
频率利用率 系统容量 在单位面积内可复制的区群数低 坏高 好
频率复用距离D
同频复用比例 同频干扰因子 Q=D/R= 3 N \sqrt{3N} 3N
同频干扰小 好大 坏
载波干扰比 C / I = Q n / L C/I=Q^n/L C/I=Qn/L大 好小 坏

同频干扰足够小,即载波干扰比 C / I C/I C/I>阈值的前提下
应该最小化簇的大小N,从而最大化频谱利用率

同频干扰是制约系统容量的主要因素。
同频干扰与频谱利用率是一对矛盾体:
在小区半径不变R的情况下,
1.同频复用距离D越小,同频干扰越大,每个区群的小区数N越小,在单位面积内可复制的区群数越多,所以频谱利用率越高,系统容量越大;
2.同频复用距离D越大,同频干扰越小,每个区群的小区数N越大,在单位面积内可复制的区群数越少,所以频谱利用率降低,系统容量越小。

从提高频谱利用率的角度,在保持满意的通信质量的前提下,N应取最小值最好。

5.3 多址接入技术

FDMA(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频率划分,时间共享
物理信道:频道;用户地址:频道号

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时隙划分,时隙独享, 频率共享。
物理信道:时隙;用户地址:时隙号

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码型划分,时隙、频率共享
物理信道:地址码;用户地址:码号
技术基础:直扩

蜂窝系统的通信容量的常用定义
定义1:每个小区的可用信道数,即每小区允许同时工作的用户数。
定义2:单位面积内可允许同时工作的用户数。

Bt:系统占用的总带宽
Bc:信道带宽
N:区群的大小(每区群中的小区数)
无线信道总数=总带宽/信道带宽=Bt/Bc=NK
FDMA通信容量 m = B t B c N m = \frac{{B_t}}{{B_c}N} m=BcNBt(信道/小区)
TDMA通信容量 m = B t B c N / m s l o t m = \frac{{{B_t}}}{{{B_c}N/{m_{slot}}}} m=BcN/mslotBt(信道/小区)
CDMA系统的容量主要受限于系统内移动台的相互干扰。
扩频增益 G p = W / R b G_p=W/R_b Gp=W/Rb
载波干扰比 C I = E b R b N 0 W = E b N 0 G p \frac{C}{I} = \frac{{{E_b}{R_b}}}{{{N_0}W}} = \frac{{{E_b}}}{{{N_0}{G_p}}} IC=N0WEbRb=N0GpEb
单小区下的系统容量 m = 1 + 1 / ( C / I ) m=1+1/(C/I) m=1+1/(C/I)(信道/小区)(不考虑修正)
有效频带宽度W
语音编码速率 R b R_b Rb
bit能量/噪声功率谱密度 E b / N 0 E_b/N_0 Eb/N0

5.3 FDMA频分多址系统中的主要干扰(160页、4页)

互调干扰
系统内由于非线性器件产生的各种组合频率成分落入本频道接收机通带内

邻道干扰
相邻频道信号中存在的寄生辐射落入本频道接收机带内

同频道干扰
相邻区群中同信道小区的信号
((所有落在接收机通带内的)(与有用信号频率相同或相近的)非有用信号造成的)干扰

5.3 远近效应 书本163页

当基站同时接收成两个距离不同的移动台发来的信号时,距离基站近的移动台到达基站的功率明显大于距离基站远的移动台的到达基站的功率
如果二者频率相近,那么距离基站近的移动台就会对距离基站远的移动台的有用信号造成干扰或抑制甚至将距离基站远的移动台的信号淹没

解决办法

  1. 两个移动台所用的频率间隔足够大
  2. 移动台端加自动发射功率控制,使得所有移动台到达基站的功率基本一致

5.3 CDMA码分多址系统

功率控制的目的

  1. 远近效应
    许多移动用户共享同一信道
    信号功率强的信号对信号功率弱的信号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会使弱信号的接收性能很差,甚至无法通信
  2. 在保证接收机解调性能的条件下,尽量降低发射功率,减少对其它用户的干扰,增加系统容量

5.5.1 切换

将正在处于通话状态的移动台转移到新的业务信道(新的小区)上的过程

切换原因

  1. 信号的强度或质量下降到由系统规定的一定参数以下,移动台被切换到信号强度较强的相邻小区
  2. 某小区业务信道全部被占用或几乎全部被占用,移动台被切换到业务信道容量较空闲的相邻小区

硬切换 先断后通

在使用不同频率的小区之间 只能采用硬切换
模拟系统时分多址系统都是采用硬切换

软切换 先通后断

在使用相同频率的小区之间 才能进行
码分多址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所独有的切换方式

  1. 移动台保持原基站的通信链路
  2. 移动台与目标基站建立通信链路
  3. 移动台切断原基站的通信链路

优点

  1. 提高切换成功率
  2. 增加系统容量
    移动塔优先考虑多个基站发出的命令中 降低发射功率的命令
    码分多址系统是自干扰系统→降低发射功率→降低了背景噪声→降低对其他用户的干扰→增加系统容量
  3. 提高通信质量
    下行前向链路:基站→移动台
    移动台分集合并
    上行反向链路:基站←移动台
    多个基站接收1个移动台的信号,并解调→送至基站控制器BSC,基站控制器BSC用选择器选择质量最好的输出

缺点

  1. 硬件设备增加
  2. 占用更多资源
  3. 切换的触发机制设定不合理→频繁的消息交互→影响通话质量
  • 0
    点赞
  • 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zzz的学习笔记本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