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ze和fastGPT是两大主流知识库搭建平台,均可以实现智能客服、智能导购、产品专家等智能体的创建,而且也支持工作流、插件这类复杂的应用。但是,这两个平台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我用了两天的时间,将这两个平台做了详细的对比。最后发现,两个平台在技术功能层面相差不大,但Coze设计更多面向C端、fastGPT则更多面向B端,特别是在数据安全、文档追溯性方面fastGPT更具备优势。
接下来,我将从“接入大模型”、“应用部署”、“订阅模式”、“功能架构”、“知识库”、“工作台”、“日志统计”7个方面展开详细对比。
- 接入大模型
在模型设置方面,Coze默认是豆包系列的模型,同时还接入了“通义千问、智谱清言、kimi、百川、Minmax”这类常用大模型。而fastGPT虽然没有自主大模型,但其在对大模此包容度方面较高,除了Coze接入的几大常用模型外,还支持“讯飞星火”以及“deep-seek(北京深度求索人工智能基础技术研究有限公司)、yi-large(零一万物发布的旗舰级模型)”这类小众模型。可以说,为用户提供了充分自主的选择权。
- 应用部署
产品对外发布方面,两个产品的发布流程都相对简单,且都支持API。但Coze发布的平台主要集中在各大社交平台和通讯软件,如豆包、抖音、掘金、飞书、微信等,可以说实打实的to C;而fastGPT的发布平台则相对较少,主要提供“免登录链接地址”、“飞书机器人”、“微信公众号”及前面提到的API这四类,更倾向于to B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