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erCAT硬件技术总结及其从站硬件设计
作者按:最近在《硬件十万个为什么-开发流程篇》中看到了共用基础模块(Common building blocks, CBB)的概念,一种能够在不同产品和服务中共用和共享的模块、零部件和技术。对于企业来说,CBB可以大幅度提高研发效率、减少冗余开发;对于个人来说,建立一个自己的CBB库可以在总结知识的同时方便开发更复杂的系统。
本系列旨在借由CBB的概念总结知识,归档技术方案。由于作者能力有限,文中可能有较多错误,相关技术细节还请参考官方技术文档。
现场总线是一种应用于生产现场,在现场设备之间、现场设备与控制装置之间实行双向、串行及多节点数字通信的技术。实时工业以太网是工业控制中新兴的一种现场总线,其在保留以太网大部分功能的基础上,对以太网的应用层和(或)网络层和(或)数据链路层进行修改,实现了快速高效的通信,满足了工业控制对于实时性的要求。
如上图所示,最左边即只针对应用层进行修改,数据通信仍基于TCP/IP实现,传输速率较低;中间针对网络层和传输层进行修改,在兼容传统以太网数据链路层的前提下,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最右边的修改最为激进,直接针对数据链路层进行修改,因此需要专用的硬件处理数据,但这种方式对数据实时性的提高最为显著。
EtherCAT是由德国Beckoff公司开发的一种实时工业以太网协议,其针对数据链路层进行了修改,极大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和速度。本文将对EtherCAT进行简单总结,并基于Microchip公司的LAN9252设计一种EtherCAT从站硬件板卡。
EtherCAT硬件技术简介
EtherCAT是由德国倍福公司于2003年提出的实时工业以太网技术。它具有高速和高数据有效率的特点,支持多种设备连接拓扑结构。EtherCAT是一种全新的、高可靠性的、高效率的实时工业以太网技术,并于2007年成为国际标准,由EtherCAT技术协会负责推广EtherCAT技术。
EtherCAT技术有两个典型的特征:1、On the fly传输模式:EtherCAT采用主从模式,从站只能转发主站的信息流(以太网帧),当最后一个从站处理完毕后,再将数据发回给主站,使信息流构成一个回路;2、信息流中为每个从站都预留了一个区域,从站仅需读取/写入对应的区域即可,大幅降低了通讯延迟。
EtherCAT技术的特点包括:
1)完全符合以太网标准。任何标准以太网的硬件设备都可以用于EtherCAT中(如以太网卡、交换机、路由器等);
2)支持多种拓扑结构。EtherCAT支持的拓扑包括但不限于线形、星形、树形;

3)多数设备均可以作为主站。任何具有以太网控制器的设备均可以作为EtherCAT的主站,例如:PC、嵌入式设备等;
4)高效率。官方测试数据表明:更新1000个硬件I/O仅需30 us,这表明EtherCAT极强的实时性;
5)其它:同步性能好、无从属子网、支持多种协议等。
EtherCAT主站采用具有以太网控制器的设备即可,从站需要采用特别的EtherCAT硬件以完成数据帧处理,这种特别的硬件被称作EtherCAT从站控制器(EtherCAT sub-device controller, ESC)。该控制器为一个特殊的芯片(ASIC或FPGA的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