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极管单向导通原因解析

以前学习二极管时,只知道二极管单项导通,但并未对其中的原因进行深入思考,前两日,突然又想到了这个问题,几乎用了一天一夜时间,终于想通了该问题,希望与大家交流,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若想彻底搞清楚该问题,首先要搞清楚电流产生的条件,个人认为,电流产生需要3个条件:

  1. 有电势差;
  2. 有自由电子;
  3. 允许电子通过的导体.

这里主要分析第2, 3条,第2,3条的意思是,如果没有自由电子和导体, 即时有电势差的存在, 也不会有电流.
导体想要导电,必须允许自由电子通过, 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导体中自由电子才会流向电源正极,然后电源中的电子才会从负极流入导体,就好像负极流出的电子推动导体中的自由电子流向正极一样。 在整个过程中,电源整体呈中性。

当外部电源正接半导体,电子从负极流入N区,而N区有自己的自由电子,它们可以向P区流动,现在产生了一个问题, 当电子流入P区后, 自由电子会占据P区中的空穴,从而转变为非自由电子, 这样, P区的不再满足弟2个导电条件(P区缺少自由电子, 这部分缺少自由电子的区域就是PN结), 按理说P区不应该导电才对, 但事实上P区仍然导电, 为什么?
这就是涉及另外一个问题,P区空穴中的’电子’是如何离开空穴的?是不是因为电势差/电场力才导致空穴中电子离开?

答案是否定的,电场力/电势差并不会令P区空穴中的电子离开,空穴的电子只能因为其它电子的’撞击’而离开, 这是因为电场力/电势差仅对’自由电子’有效, 一旦电子占据P区中的空穴, 就不再是自由电子, 因此电场力对P区空穴中的电子无效.

实际上,电源正接半导体时,电子从负极流入N区,N区中的自由电子+电源流入的电子撞击P区空穴中电子,空穴中的电子离开后又再次转变为自由电子, 满足了导电的弟2个条件, 所以P区才可以导电. 当然, 虽热P区的空穴总是会将自由电子转变为非自由电子, 但只要流入的自由电子数量足够多, 就会不断撞击P区空穴中电子, 将其转变为自由电子, 令P区始终满足弟2个导电条件, P区才又重新变成导体.

电源反接半导体时,电源中的电子从负极流入P区,填满P区的空穴,因为电子携带负电荷, 因此相当于P区累积了负电荷(注意, P区空穴中没有电子填充时呈中性), 而电荷会产生电场, P区电场会对流入的电子产生反向作用力, 阻止(自由)电子从负极流P区, 没有自由电子流入P区, 那么P区空穴中的电子无法受到自由电子的撞击而再次变成自由电子, P区中没有自由电子, 无法满足导电的弟2个条件, 所以不会产生电流, 从而实现了二极管单向导通的目的

当然,二极管反接电源时,并不是说绝对没有一个电子从负极流入P区,实际上还是有少量电子流入P区的,撞击空穴中的电子,令P区出现自由电子, 然后再通过N区流入电源正极,产生电流, 只不过这里的电流非常微弱,忽略不计而已。

P区中空穴数量终究有限, 累积的负电荷数量同样有限, 电场力强度也会受到限制, 随着外部电源电压增加, 电源产生的电场力逐渐大于P区电场力, P区电场力逐渐被抵消, 单位时间内从电源负极流入P区的电子越来越多, 撞击P区空穴中的电子令其转变为自由电子, 这样自由电子又会撞击其它空穴中电子, 这样P区中的自由电子数量越来越多, 满足了导电的弟2个条件, 这些自由电子在外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着N区运动, 继而流向电源正极, 形成电流, 这就是击穿过程.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