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采集雷达原始数据
像TI或加特兰雷达都有相应的采集板可以用于雷达原始数据获取,一般通过LVDS高速接口和网口传输数据,需要比如256*128*12*4*20 31.5Mbps(即采样点*啁啾数*天线数*复采样*20Hz)即>31.5Mbps的高速接口才可以实时采集20Hz刷新率的数据。当然通过雷达UART串口也可以获取一点ADC数据,不过受限于串口最大传输速率3.125Mbps,无法实时的获取ADC数据,只能获得单个frame的ADC原始数据。
采用官方自带的软件采集雷达ADC原始数据很方便,但是不够灵活,也不便于实时处理。所以考虑跳过官方软件通过python实时采集ADC原始数据并处理。
以TI雷达为例,官方文档中介绍了配置DCA1000EVM并通过以太网将ADC数据从毫米波传感器捕获到PC的方法。雷达板和采集板之间通过LVDS高速接口连接,采集板通过网口传输数据到PC。
注:LVDS(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低压差分信号)是一种高速串行数据传输技术,LVDS接口具有以下特点:高速传输能力、低噪声、低功耗、抗电磁干扰和传输距离远。
LVDS 到以太网流:–原始模式:在此模式下,所有 LVDS 数据均按原样捕获并通过以太网接口流式传输。DCA1000EVM遵循 UDP 协议,支持14个预定义命令。DCA1000EVM的配置和状态通过配置端口进行通信。数据端口用于传输原始模式/数据分离模式数据。
原始模式下UDP数据格式如下图,包括三个部分:数据包序号、字节大小和雷达原始数据部分。以太网(Ethernet)数据帧长度必须在46~1500字节之间,这是以太网的物理特性决定的。这个1500字节为链路层的最大传输单元MTU,实际是网络层IP数据报的长度限制。因为IP数据报首部20字节,UDP数据报首部8字节,所以UDP数据报的数据区最大长度为1472字节。下图中UDP数据报数据区的最大长度即为1472字节,当然一帧雷达原始数据远比这大,所以会分为若干个传输。由于UDP特性,某一个数据传送中丢失时,无法重传,不过由于数据中包含序号信息可以将该部分数据置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