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轴体结构和润轴
轴体结构
键轴的元件大致上可分为轴芯、弹簧、轴盖、底壳、动静片五个部分
轴心
-
除了常规的十字轴心,每一个厂商都有对轴心做防尘壁的处理
-
还有一种轴心做法就是加长轴心,使轴体整体触发的行程提前
一般的红轴触发行程都在2.0mm左右,通过加长轴心,可以做到如TTC快银轴1.08mm的触发行程,更快的触发行程更适合一些需要反应需要更快的游戏,一般像是银轴轴体都是标称非常适合电竞的轴体
- 樱桃银轴
- TTC快银轴
- 佳达隆G pro银轴
弹簧
- 加长/双段/三段/塔式弹簧,最终都是为了解决一个回弹速度的问题
- 市面上流行的TTC金粉轴采用则是加长弹簧
- TTC ACE轴体则是双段弹簧
- 双段、三段弹簧带来的轴体回弹速度是最快的,如果对于轴体回弹速度有一定需求的,可以考虑一下使用加长、双段弹簧的轴体。
机械触发
机械轴体实现触发,是通过按压轴体轴心实现上下运动使轴心将金属弹片上面的触点进行导通。(见小众轴体有光信号导通、静电容等)
材质
轴体的材质也会影响一部分的轴体回馈声音
- POM
- POM材质在轴心触底以及回弹的时候,声音反馈偏闷且小,得益于POM材质的特性,全POM轴体在经常使用下,会让轴体更加顺滑。
- 但是相对而言,全POM轴体价格更高,全新的状态下声音会有一些沙沙声,需要经常使用才能达到一个最完美的使用状态。
- PC和尼龙
大部分厂商为了解决透光性的问题,大部分都是尼龙底壳与透明PC上盖。PC和尼龙在声音的反馈上就会更脆些,PC材料则可以做到透明的外壳而且硬度更高。尼龙材质是目前最流行的材质,因材料特性耐高温可支持通过高温波峰焊,很多非热插拔的键盘上都会选择底壳为尼龙材质的轴体。
参数
-
初始压力——指刚开始按压轴体轴心时需要的压力
-
触底压力——指将轴体轴心按压到底部需要的压力
-
触发行程——指将轴体轴心向下按压至多少距离时,轴体触发信号
-
触底行程——至将轴体轴心向下按压至底部需要多少距离
一般像轴体以及行程都会有一个±的值,指的是会在压力和行程有一个正负的偏差,一般压力会在10-15gf,行程在0.5-0.6mm。
分类
-
线性和段落
-
有声段落轴分为套环轴心(图里青轴),或者是凯华box白轴的扭簧结构
-
其他的无声段落轴(指没有清脆响声),分为类茶轴心,类hp轴心等等,提供不同的段落手感。
-
从结构区分
机械键盘从结构上来说,可以分为三类,MX轴代表的金属触点类,LK光轴代表的光信号导通类,以及静电容键盘的电极电容值变化类。
寿命方面,从物理定律而言,MX轴在起跑线之前就已经输掉。毕竟金属磨损和非金属接触两者已经毫无可比性了。
量产和常见轴特点
Cherry MX主流轴
- 黑轴:线性,力量型。按键压力60左右,触发快,回弹快,灵敏,防止误触
-
总共距离:4±0.4mm
-
触发距离:2±0.6mm
-
初始力度:30gfmin
-
触发力度:60±20gf
2. 青轴:段落,节奏型。按压60左右,高速输入会有拖沓感。长时间高速文字录入会很累,响,但是非常带感且好听。 -
总共距离:4±0.5mm
-
触发距离:2.2±0.6mm
-
初始力度:25gfmin
-
触发力度:50±15gf
-
段落力度:60±15gf
黑轴,茶轴,红轴结构是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青轴的结构有一点点不一样:开关帽多了一块白色的东西,俗称白套。
开关帽的构造主要是影响键程和Click声,同时还会影响键程。因为青轴选用的是分体式开关帽,蓝色的开关帽上的白色小底座决定了青轴的清脆声。
与其他3种常见的轴体黑、茶、红不同的是,初始压力仅是25cN。触发行程是2.2mm,触发需要更"远”的行程(0.2mm ),当然0.2mm 的距离,可以忽略不计。
在0-1.3mm的键程中( 1.3mm ),压力克数变化是20cN ( 45-20cN ),手感是平缓增加。
但从1.3到1.75mm 键程中(0.45mm ),压力克数变化是15cN ( 45-60cN ),咔嗒声带来的手感很有"力量"。
过了段落点后,压力克数也随之减小至50cN产生触发,随之平缓到60cN触底。
所以,所谓的青轴段落感强,关键还是行程中压力的变化这个是客观原因,声音仅仅是表象
-
发声轴目前有两种比较主流的发声装置,一种是弹片白套式(我自己编的)的发声结构,代表就是cherry青了。
-
cherry青
-
轴心下部套着一个白色的可以活动的滑块状的东西(俗称白套),上面有段落轴的小脚,当轴心下压的时候,下面的白套逐渐压下去直到弹片触发,白套运动到行程后半部分,然后轴心上半部分撞击白套产生声音,回弹过程就是反着来一遍。
-
这种结构触发行程的段落感比茶大,回弹的时候因为白套回弹会产生一种震感。这结构算是比较常见的,而且国产轴在这种结构上做的挺花,比如四五毛的高特青,这个脆生哦。但是吧,关于这个轴体有一个说法,叫做臭轴(广义上的臭轴包括各类型轴体不触发乱触发,手感异样等)。因为白套可能会因为,比如进灰进水进油或者其他奇奇怪怪的东西,或者出厂的问题,或者使用时间过长,白套不能顺利的进行运动而导致手感和声音都出现问题,严重时会丧失段落感和声音,而且概率不小。此类轴比较有代表的有cherry青,高特青,ttc金兰等。
-
BOX
-
还有一种结构,叫做扭簧发声结构。轴心负责发声的小脚,拨动扭簧产生段落感和声音。他的手感相对于咱们之前谈到的弹片白套式来说,段落感的长度会小得多,但是段落感稍大一点,手感和声音会更清脆一点。此类轴目前来说比较常见的就是凯华的box系列了发声部分和触发部分分离,寿命比较长,臭轴的概率会低不少。
-
但是,注意啊,用扭簧发声的不一定是box结构的,是存在扭簧发声的mx结构的轴,比如凯华果子露轴,ks极速粉轴等。而且这种扭簧发声结构不光是机械轴体,光轴,或者一些薄膜混动开关也经常使用它来发声。
3. 茶轴:静音段落,按键压力55左右,比青轴安静而且比黑轴更轻
- 总共距离:4±0.4mm
- 触发距离:2±0.6mm
- 初始力度:30gfmin
- 触发力度:45±20gf
- 段落力度:55±25gf
4. 红轴:线性,触发快,反应灵敏(白轴退役之后的产品)
- 总共距离:4±0.4mm
- 触发距离:2±0.6mm
- 初始力度:30gfmin
- 触发力度:45±15gf
松鼠红轴:KStalking前方是一只小松许~
5. 绿轴:段落,力量型的青轴,按键压力是80左右,段落感比较强,节奏感强,弹力强,回弹快,反应灵敏。适合游戏。重青,可以做青轴大键。
- 总共距离:4±0.5mm
- 触发距离:2.2±0.6mm
- 初始力度:25gfmin
- 触发力度:70±20gf
- 段落力度:80±20gf
6. 银轴:线性,速度很明显,按键压力45左右,类似红轴但是触发更快,仅仅按下1.5mm就可以触发,但是对于一些手残党很容易误触。适合急速文字录入。
- 总共距离:3.4±0.4mm
- 触发距离:1.2±0.4mm
- 初始力度:30gfmin
- 触发力度:45±15gf
7. 奶轴::段落,就是超重青轴,主要是比绿轴的初始压力克数还重!
- 总共距离:4±0.5mm
- 触发距离:2.2±0.6mm
- 初始力度:30gfmin
- 触发力度:70±20gf
- 段落力度:80±20gf
8. 天然白: 客制化的范畴了,介于红轴和黑轴之间,在客制化里深受喜爱
- 总共距离:4±0.4mm
- 触发距离:2±0.6mm
- 初始力度:30gfmin
- 触发力度:52±15gf
**9. 白轴:**段落,压力,静音重茶
- 总共距离:4±0.5mm
- 触发距离:2.0±0.6mm
- 初始力度:40±15gf
- 触发力度:55±15gf
- 段落力度:65±20gf
10. 段落灰:压力
- 总共距离:4±0.5mm
- 触发距离:2.0±0.6mm
- 初始力度:30gfmin
- 触发力度:80±15gf
- 段落力度:100±15gf
11. 线性灰: 压力
- 总共距离:4±0.4mm
- 触发距离:2±0.6mm
- 初始力度:30gfmin
- 触发力度:80±25gf
12. 静音红:线性,手感与红不同,不完全静音
- 总共距离:3.7±0.4mm
- 触发距离:1.9±0.6mm
- 初始力度:30gfmin
- 触发力度:45±15gf
13. 静音黑:线性,手感与黑不同,不完全静音
- 总共距离:3.7±0.4mm
- 触发距离:1.9±0.6mm
- 初始力度:30gfmin
- 触发力度:60±15gf
14. 矮脚红:比红轴更加丝滑,有导向柱更稳定
- 总共距离:3.2mm
- 触发距离:1±0.2mm
- 触发力度:45±15gf
15. 钴蓝轴:
- 未知,只听过名字
TTC 轴
TTC轴是惠州市正牌科电有限公司旗下的轴体,与凯华、佳达隆轴并称为"国产轴体三巨头"。之前是专业做代工的,随着樱桃轴的专利到期,开始转型做自研轴体,轴体的质量与水准,可以说是近几年国产自研轴体的天花板。除了 cherry 茶,其余 cherry 轴均被手感相近的 TTC 轴超。
防尘壁:加固轴心,但是对声音有影响;TTC金粉、快银、月白都有防尘双侧;
静音:Cherry比较肉,TTC使用其他方式消音,消音效果更好且触底确认更强
弹簧:弹簧越长弹性越足,回弹更快,更加跟手、软弹
寿命:Cherry两倍左右(理论值)
误差:触发误差越小,一致性更好
TTC轴客制化非普通轴,主要有金粉/月白/金红/金茶/兄弟/西瓜奶昔/赤瞳ACE/晴空/烈焰红/快银/烈焰紫/烈焰白。
- 金粉轴:(手头有,待更新图片)
- 触发压力(Operating force) : 37±5gf
- 寿命(Durability): 1亿次
- 导通行程(Pre-travel) : 2.0±0.3mm
- 总行程(Total travel) : 4.0±0.3mm
- 弹片(Leaf spring):金触点(Gold contact)
- 端子(Terminal):金触点(Gold contact)
- 类型(Characteristics):线性轴(Linear)
金粉轴的特点是稳定、回弹有力、按压轻柔顺滑,作为TTC的成名轴体,带动了整个轴圈用
加长弹簧来换取高回弹,手感确实独一无二
佳达隆的g红pro(触底60g),g黄pro(触底65g),充足的厂润带了极其柔顺的手感;ttc的金红v3(目测触底58g),弹簧加强了回弹,手感是偏干爽清脆类型的;凯华box红,另一种偏干爽的感觉,box rosa则是轻柔丝滑的感觉,不过box结构轴体家族里最亮眼的那个咱们还没说到,之后再说。
- 月白轴:(手头有静音月白,待更新图片)
月白轴则争议比较大,由于触底的独特软胶垫,使触底手感类似静音轴,而3回弹触顶依旧是段落轴手感,是一款比较特殊的轻压力、强段落轴体。
大段落:也就是提前触底和正常键程两种(段落轴一般不大改触发行程)
-
提前触底
-
ttc的月白
-
腹灵自家用的樱落
-
凯华的杜若等
-
正常键程
-
极星sp-star在利奥波德上的流星紫轴
-
零售的极星紫轴等
-
这类轴的段落感无论是长度还是大小都很大,比类茶要大很多,部分轴体的段落感比类青也要大,这类轴有明显的段落感,确认感。
- 快银轴:(手头有,待更新图片)
轻触发压力、短键程、回弹强劲快速、太顺滑的线性轴,不润也没有任何难听的声音
- 导通压力(Operating Force) : 45±4gf
- 初始力(Initial Force) : 39gf Min
- 导通行程(Pre-travel) : 1.08+0.4-0.2mm
- 总行程(Total travel) : 3.4±0.4mm
- 寿命(Durability):1亿次
- 轴体类型(Characteristics):线性轴(Linear)
- 金红:超重压力线性
- 触发压力(Operating force) : 43土5gf
- 寿命(Durability) :8000万次
- 导通行程(Pre-travel) :1.8±0.4mm
- 总行程(Total travel) : 3.8土0.3mm
- 弹片(Leaf spring):金触点(Gold contact)
- 端子(Terminal):金触点(Gold contact)
- 类型(Characteristics):线性轴(Linear)
- TTC 金茶
- 段落行程:0.9士0.3mm
- 段落压力:55±5gf
- 导通行程:2.0±0.4mm
- 产品寿命:8000万次
小段落轴,有的时候习惯以类茶称呼,段落感较c茶小,手感更干脆
关于静音
原先的静音轴大部分做的是全静音结构,也就是触底和回弹都加了消音结构,都更静音
- 部分单向静音的轴,也就是只有触底的时候静音,有消音结构,回弹没有消音结构,其实一般不把这种轴做专门的静音轴看,因为有些符合这种条件的实在是不静音。
- ttc的金兰,一个青轴,触底的部分加了消音垫,不过确实能减弱不少轴心触底到杂音
- 单向静音的轴还有ttc的月白等
全静音轴就是传统观念上的静音轴了,也有静音线性静音段落及以下的分类了。
-
静音线性
-
高特静音白静音黄(八毛左右)
-
box静音粉(咸鱼上一般能找到2到2.5的)
-
ttc静音红v3(一般3往上,不过搭载这个轴的量产不少)
-
高特水蜜桃(手头有,待更新图片)
-
静音类茶
-
高特静音灰(八毛)
-
ttc静音茶v2pro(2.5)
-
静音大段落
-
ttc静音月白(手头有,待更新图片)
-
高特波霸
短行程hifi轴
短键程线性轴。目前来看,市面上有缩短触发行程的轴,有缩短触底行程的轴,也有既缩短触底也缩短触发的。
- 导致误触
- 而缩短触底行程可以让轴体有着更强烈的确认感,会让使用者到手指头上感到“滴答滴答的感觉”。
- 康腾特的酒红(手头有,待更新图片)
- 康腾特代工的akko cs玫红
- cs火焰红
- 凯华酒红pro
- ktt白菜豆腐(手头有,待更新图片)
- ktt风信子(手头有,待更新图片)
- 灰木v3
这些都是缩短触底行程的轴体(因为凯华酒红pro还有以他的轴心结合jwk的外壳行程的水晶酒红,习惯上把这类轴体称为类酒红)。
一般来说缩短触发行程的轴体会同时缩短触底行程,这类轴体我们通常称为类银
- cherry银(触发1.2mm,触底3.4mm)
- 佳达隆g银pro(参数同上)
- ttc快银(触发1.08有点丧心病狂,触底3.4mm)
Gateron 佳达隆G轴
- G红,线性轴
- 触发距离:2±0.6mm
- 触发力度:45±15gf
- 轴体特点:G红对比C红来说,他的手感反而更润一点!
- G黑,线性轴
- 触发距离:2±0.6mm
- 触发力度:60±15gf
- 轴体特点:G黑对比C黑来说,他的手感反而更重一点!
- G黄,线性轴
- 触发距离:2±0.6mm
- 触发力度:50±15gf
- 轴体特点:G黄他的手感,介于是G黑和G红之间的!
- G蓝,段落轴
- 触发距离:2.3±0.6mm
- 触发力度:60±15gf
- 轴体特点:G蓝对比C青来说,手感更重一点,但是又不如C率的感觉!
- G茶,段落轴
- 触发距离:2±0.6mm
- 触发力度:55±15gf
- 轴体特点:G茶对比C茶来说,他的手感也变重了,而且还比较晃!
- G绿,段落轴
- 触发距离:2.3±0.6mm
- 触发力度:80±15gf
- 轴体特点:G绿对比C绿来说,需要的手劲太大了,都堪比C白的压力了!
- G白轴——线性轴
- 触发距离:2±0.6mm
- 触发力度:35±15gf
- 轴体特点:G白对比C红来说,他的触发压力是最小的,和静电容键盘手感相似!
- 静音G红,线性轴
总共距离:4.0mm MAX
触发距离:2±0.5mm
初始力度:50gfmin
触发力度:45±10gf
轴体特点:静音G红对比cherry静音红来说,键程更长的,只不过手感体验很不错!
- G红PRO,线性轴
- 总共距离:4.0±0.4mm
- 触发距离:2±0.5mm
- 初始力度:50gfmin
- 触发力度:50±15gf
Gateron CAP系列
CAP系列与常规的MX轴略有不同,轴心做出镂空,底壳轴心柱做了开孔处理使得轴体更加顺滑。
- G金黄CAP轴,线性轴
- 总共距离:4.0±0.4mm
- 触发距离:2±0.6mm
- 初始力度:50gfmin
- 触发力度:37±15gf
- 轴体特点:进化轴体的结构,和帽子很像所以叫做CAP轴,整体更加顺滑,而且也会更加稳定,属于是升级轴体!
- G黄PRO轴,线性轴
- 总共距离:4.0±0.4mm
- 触发距离:2±0.5mm
- 初始力度:50gfmin
- 触发力度:45±15gf
雷蛇轴
雷蛇轴绿轴对应的经典MX青轴,橙轴对应的是茶轴。
雷蛇RGB绿轴和雷蛇单色橙轴的上盖及下盖的材质均为PA66材质(聚酰胺66或尼龙66)。从颜色来看,雷蛇这两种轴体的2个触点金属片材质都采用了黄铜材质,并且在金属触点位置也都采用了镀金工艺。
结构而言,和MX轴还是基本上一致的,行程变短了。MX轴为2.2ms,而雷蛇轴为1.9ms,比起原厂轴更加快
凯华 box 轴(1.8mm轴程):
全POM材质轴体最多的品牌
- 导通和发声过程分析
轴芯(触发器)+弹簧,套在内部的轴柱上,通过上下活动来主导整个开关的运作。
左边三角凸起刮擦扭力弹簧变形、回位,然后撞击内壁出声。
右边凸起刮擦绿色T行传动件,挤开封闭的开关区内的触点接触,判定。
(PS: CHERRY 轴是接触后导通,BOX轴是断开后导通。)
在这个空间里,只有机械行为,没有电子讯号产生(普通轴的讯号在这里通过触点接触产生),这个机械结构中弹簧的作用是保证手感的压力克重。
- 弹片:只负责导通
而普通机械轴的弹片,一方面是导通,一方面要负责手感,越复杂就越难控制
这个声腔值得注意,是个向下和向外的开放式(类似于耳机的开放式腔体)的腔体,
然后靠近轴体内壁有个很细的扭力弹簧(力道小、速度快),
它就是按键咔嗒,咔嗒发声的声源。
在轴芯的下压过程中,向外挤开扭力弹簧的力臂,
下到2mm左右形变最大,继续下压,二者的接触瞬间被断开,弹簧在扭力作用下瞬间归位,撞击内壁发出声音,弹簧撞击端顶部有个"鱼钩",这个设计应该是制造处更干脆悦耳。同时外壁还有个限位的凸起,来控制弹簧准确回位和降低抖动。
- 冰淇淋
小众轴体
非MX轴,不太兼容于大部分pcb,只做简单介绍
赛睿qs1
弹簧直径长短、轴心形状、轴脚个数和分布、弹簧弹片都明显不同
欧姆龙R轴
左边:仿欧姆龙的烟台轴
欧姆龙的轴体与青轴相比较而言,初始压力都差不多,不过段落压力和段落行程都要比青轴大很多,另外欧姆龙轴的“咔哒"声也要比青轴大很多,并且更脆,手感相当不错。
烟台轴与欧姆龙轴的初始压力相同,但是烟台轴的段落压力和段落行程要比欧姆龙轴还要大,声音也更脆一些。
以上这些,主要结构还是机械开关,金属触点导通。因此寿命,手感均会受到物理定律的限制,氧化,磨损是一个必然。
而光轴却是另辟蹊径,用光电导通代替金属触点。
LK光轴
光轴比传统的黑轴多了2个针脚,总共4个针脚。大家可以想象家里的灯泡发光也需要正负极,这个也一样的原理,两个发光源,所以总共四个针脚
没有传统的金属片
光轴轴体全部配件,和传统轴不一样的就是各两个针脚的发光原件,这样的原件取代了传统的铜牌,就是血手最直接的提升!
键帽按下之前,光信号被阻断。而按下之后形成了通路,这样就实现了按键功能
光轴使用红外线开关取代了传统的金属开关,用光信号的通断来实现按键。这样没有物理的摩擦等损耗,基本不会存在损坏的可能!
由于结构不一样,行程速度仅仅为0.2ms,寿命可以达到亿次。和MX轴—样,LK光轴也开始被模仿。比方说,富勒的光轴
三代:平衡杆保证下压100%垂直,以及按键不松动
Gateron 佳达隆G光轴
- G光黑,线性轴
- 总共距离:4±0.4mm
- 触发距离:2±0.6mm
- 总共力度:<110gf
- 触发力度:60±15gf
- G光红,线性轴
- 总共距离:4±0.4mm
- 触发距离:2±0.6mm
- 总共力度:<110gf
- 触发力度:45±15gf
- G光青,线性轴
- 总共距离:4±0.4mm
- 触发距离:2.3±0.6mm
- 总共力度:<110gf
- 触发力度:55±15gf
- G光茶,线性轴
- 总共距离:4±0.4mm
- 触发距离:2±0.6mm
- 总共力度:<110gf
- 触发力度:55±15gf
- G光银,线性轴
- 总共距离:3.2±0.3mm
- 触发距离:1±0.1mm
- 总共力度:<110gf
- 触发力度:45±15gf
静电容
静电电容键盘内部并没有实质性触点,而是依靠两个电极中的电容变化来判断键盘是否触发。
每一个按键对应电路板上的一个圆圈,圆圈中央设计有两个极其微小的电极。按键下后,电极之间的电容量会产生微妙变化,键盘主控芯片靠感应通过感知电容变化来判断按键是否触发。
静电电容键盘的按键手感与高端薄膜极其接近,那么透明硅胶碗的使用,则让富勒 FL8000静电电容键盘薄膜键盘和Noppoo 108EC-Pro一样,在使用手感方面与薄膜键盘保持高度一致。
杂音来源
弹簧音
- 润弹簧
- 涂弹簧的两端
- 拿个容器,放进弹簧,摇来摇去(干膜或者液体状润滑油都可以)打开等多余的干膜挥发,效果好还均匀
弹片音
- 千万不要润到两个片接触的地方,会导致轴体不能触发!
-
润黑色处,润滑脂染色为了看的清楚,良心up呜呜呜
-
这个小窝可以塞一下硬的油脂(双面),或者点在弹片背面(单面摩擦)
-
一般还是不润弹片,润小脚
小脚是和弹片接触的位置,润了可以减少弹片杂音
触顶音
触顶音的削弱主要用在加长弹簧,因为回弹力度大导致轴心撞击上盖的声音大
消除这个就要润轴盖的两侧或者轴心的导轨侧的上端
轴心的导轨侧的上端就是轴心和导轨接触的部分
触底音
- 同理解决触底音,但是个人比较喜欢触底音
- 润轴触底的部分
提升顺滑度(沙沙声)
-
主要润轴体底部的导轨,千万不要润到底座中心的孔洞里
-
老鼠轴!退散!
-
不要搞到底座孔洞的接触位置
-
小爪就是凸起来的那个部分,如果段落轴润了,段落变小,线性轴随便润
-
段落也想润小脚,用干膜或者纯GPL105
-
镊子指向的就是导轨,导轨就是沙沙声的来源
经验
- 弹簧:比较稀的纯105或者干膜
- 底座:比较稀的纯105或者105含量较高的比例
- 轴心:润两侧和小爪,不要搞到底座孔洞的接触位置
- 轴盖和弹片:影响比较小,可润可不润
润滑脂
油状润滑油
- 道康宁 - 二甲基硅油
- 价格:7元/100ml
- 杜邦 - GPL105
- 价格:1.5-2元/克
- 润一把大概4-10g
- 比道康宁更持久一些
-
杜邦105/205和3204的适用温度、应用场景、为什么用?
-
杜邦DUPONT Krytox GPL105
- 在较极端、强腐蚀性物质的环境中,能够承受温度变化,分子结构不会被破坏
- 可以在阀门、风扇、泵、搅拌器、反应器、离心分离机和其它设备上使用。
- 化学、生物学性质和环境特性呈惰性,且不含硅元素、不含VOC材料或氯元素
- 不与酸或腐蚀性清洁剂和消毒剂、蒸汽、湿气发生化学反应
脂状润滑脂
白色粘稠油脂
- 杜邦 GPL205
适合105和205混合不同比例找到适合自己的润滑油
105越多,润滑油越稀,对回弹影响更小
205越多,润滑油越厚,润轴效果更持久
注意:时间长了可能分层,但是再贵的油也会分层
- 不会燃烧
- 高温稳定性
- 极低的蒸发速率
- 不会被溶解
- 不会与其它物物质进行反应
- 与橡胶兼容,绝缘
应用: 火花塞覆膜、由于气缸内混合气体点火骤热、易产生积碳及烧蚀、损失功率。经涂覆Krytox GPL 205的火花塞可避免此问题。
注意:昆仑2号不适合润轴,太粘稠
-
可乐蛙 - GPL205 g0 调好的
-
3204是介于润滑油和润滑脂之间的半流体
更像上面提到的混合调配脂。但是3204作为一款专门用于轴体润滑开发的润滑脂,具有润滑效果好,不含氟的特性,对轴体没有腐蚀性(某些报告指出含氟润滑脂对pom材质具有一定腐蚀作用,但是这个在轴体里可能不明显所以不用太纠结)
- Gin01脂
国内作者研发的润滑脂,具有较好的润滑性能和较高的性价比,比较推荐,大概买一瓶的量够润滑轴体一辈子了。
-
nsk ps2 :迷你导轨专用润滑
-
TriboSys TM 3204
厚度介于GPL 2050级和 Tribosvs 3203 之间,为所有应用提供理想的通用开关润滑剂,0级润滑脂在机械键盘行业中被广泛使用,因为它们能够使新键盘感觉"破碎" TriboSvs 3204优于油和其他润滑脂,因为它比其他润滑脂和油更易于使用、非迁移特性和耐用性。
用的油粘度的0级全氟化润滑脂,填补了机械键盘社区的空白。
优点包括:高度稳定且不迁移的润滑脂,非常适合触觉和线性开关消除刮擦声或任何其他不良声学特性消除任何不良触觉特性,如弹簧料动使新机械键盘感觉"破旧"并延长使致用寿命开关易于应用,机械开关内部磨损更小
与衬底黏附:黏附性强/增稠剂不熔化
使用温度范围:300-400摄氏度
温度在288,不熔高温增稠剂,具有极压性能
当其础油耗尽的时候可以作为固化润滑剂使用。
其基础没高温状态下粘性好、蒸发小。该产品有些发粘,会粘涂表面、润滑脂在温度高于329摄氏度时会慢慢降解,随着温度的升高程度会加大。
要达到使用寿命,需要进行再润滑。
典型应用:适用于不是纯粹转致力的机器运转。这种润滑油脂在高温下使用不溶解,并对衬底有较好的黏合力。
液体状干膜润滑油
- PAYSON的干膜是好用的,有效成分浓度比较高
- 干膜放久了会形成透明和白色的两层
润轴
主要由消除杂音和增加顺滑度两个方面
注意事项
- 不要润轴心下半部分触底的部分,如果拿到厂润润了轴心,擦了不然很肉
- IC抓取器不错,但是镊子也一样
- 润轴板子可以直接用试轴器取代
- 上盖小心润了容易肉,但是触顶音确实会减少
开轴
- 开轴器,铝合金(大卡扣结构)
- 开轴器铝合金,四脚小卡扣
-
镊子拔(普通四角结构)(不推荐)
-
小刀或者一字螺丝撬开(不建议)
- 总结
- 开轴器,不然撬烂的轴肯定比买一个开轴器贵
- 打开时小心弹簧,带着轴心蹦出来
模拟轴体运动
把弹簧拿开,用IC抓取器抓住轴心,模拟按压轴的动作听声音
确定你需要润哪里,再润
组装
-
底座
↓
弹簧
↓
轴心
↓
上盖 -
注意上盖盖盖子对准灯孔不要插反了
大键
-
短键程,线轴,按压力轻
-
加长轴心,确认感更强,更爽
-
除了空格键以外的键使用HP都没有太大的问题,在高压力克数下,这一类的大键的长度能很容易的因为高回弹带来很好的声音和手感。
-
最重要的是空格键。但空格键“未必”。在假设已经调校好大键的卫星轴后,空格键的轴体选择有很多的方向性:
- 灵动:许多人喜欢选择HP类轴体就出于这种目的,高速回弹,空格键反应迅速,落底清脆。也可以追求舒适性。有一些人拇指不太爱用力,长期输入或者高频大字的情况下大量的应用空格键,会希望大键比较好按,那么这种情况下应该选择低压力克数的轴体,比如金粉轴或者红轴这类的线性轴体。
- 一致性:同样类型的轴体
- 手感:凯华的box navy轴,手感上来说是很舒适的,很明显的弹片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主键区使用的是线性轴,就会带来声音的不一致性问题。
大键卫星轴
除了基础的轴体,键盘还有一种大键必不可少的轴体,卫星轴。卫星轴是在大键中间有一个主机械轴,两旁则有两个小的副轴作作为支撑,其作用就是在受力不平衡的情况下还要保证手感一致性
根据固定方式,卫星轴主要分为两类:钢板卫星轴和PCB卫星轴。虽然PCB卫星轴与钢板卫星轴在固定方式上存在差别,但是两种结构在实现平衡作用的结构和原理是一致的。下面我们以常见的钢板卫星轴为例进行分析
钢丝
- 钢丝音
- 担心桌面不平可以在手机屏(?)上试
- 钢丝不直:找到平面检查是否弯曲,钢丝两个小脚的正反两面能否都贴紧桌面
-
调教横杠
镊子点右侧,看左侧翘起来多高,找到横杠中间离开桌面的支点在哪,找到之后反推(三指)
最后检查按弯曲的地方,看另一端是否不起翘了 -
调教两竖着的底端小脚
比如点击右侧小脚,左侧起翘,就在右侧向下用力
最后翻面检查。
- 润滑不够:大部分情况下钢丝音来自不够润滑
- 卫星轴的假轴填充不到位
空键程
- 传统4mm键程,现在有很多3.6or3.8键程的,你中间轴触底了,两边卫星轴还没有触底
- 钢丝两个小头不平行触底
- 填充不好,油脂不够牢固产生位移,滑动在斜面
润滑卫星轴
- 假轴孔洞内部的润滑
无论钢丝还是假轴孔洞内部的润滑,都不是为了润滑,而是为了填充,需要不流动,低蒸发,减少钢丝在孔洞内运动的杂音
可以用针孔填卫星轴
- 道康宁 hvg 真空脂:保持真空作用,添堵的,不是润滑的
- 泰阳:粘稠度比较好,但是卫星轴用多了次数,会流动下来,到pcb或者轴下垫,难免有piapia声
- XHT :面对钢丝不平整的时候,更容易有钢丝音。流动性确实可以满足,但是抵消钢丝音的效果比较弱
- 填充油脂的形状,避免填充太多,钢丝插进去以后,捅出来油脂,导致漏到pcb或者轴下垫上;中间齐平,侧面斜坡
这个平面不要留下油脂!不然钢丝一捅进去就流出来了
填充油脂的形状:
补充:为什么把油脂填到假轴里面,而不是钢丝?钢丝润滑得再好再均匀,活动过程中,总也会蹭到上下,导致不均匀,粘在钢丝上的润滑脂少的地方(被蹭掉的地方),钢丝音就出来了
- 钢丝刚刚捅进假轴的时候,往上抬到最高,用纸巾接住捅出的油
- 特氟龙不耐油,如果留下很多油,就容易掉了
-
底面一定要擦干净,用棉签,有些空隙大的容易漏油
-
假轴摩擦外壁的润滑
-
真的润滑效果,但是也需要不易流动,蒸发小,
-
nsk ps2 :迷你导轨专用润滑
-
卫星轴以下位置也需要润
-
固定
大孔是卫星轴的,小孔是机械轴的
- 贴特氟龙可以这么贴,让卫星轴卡的更稳
- 上面写的假轴孔洞内部填充润滑脂
- 这样贴特氟龙
个人经验
- 千万不要润到轴心和底座的链接柱,噗嗤噗嗤的声音很难受
- 上盖可以不润
- 弹簧如果用厚的油脂,上半段不要涂,不然会沾到轴心链接柱,触底变得难听和黏腻
- 弹片要带过的润,导轨周围也带过
- 触底音不要太厚也不要太薄,太薄了敲钢板,太厚了很肉没声音
- 弹簧多润一下,不然容易弹簧音,但是不要多到粘住,会有噗噗声(尤其加长弹簧)
- OEM键帽更好听(厚润+钢板)
- 还在反思为什么有时候润的声音好,有时候差,润轴难得在统一,而不是润一个轴
名词解释
-
原厂
樱桃Cherry,包括键帽的原厂高度、原厂黑红青轴等等 -
类HP轴
Holy Pandas 圣熊猫轴,10r/颗的提前大段落
圣熊猫轴(Holy Panda)是一款段落轴,特殊之处在于它的段落感相较一般段落轴是提前的。稍微按下去一点点,还没开始按的时候,阻力感就上来了;按过这一段阻力之后,就是类似线性轴的手感,回弹不错
圣熊猫轴最开始是两种轴的组合。
2016年10月,国外玩家Invyr 和Mech27 众筹了一款熊猫轴(Panda),这是一款线性轴。宣传的时候说是非常顺滑,手感很好,然而在2017年生产出来之后表现拉垮,润滑不完全,手感不一致。熊猫轴生产出来之后,有玩家无聊拆自己手里的轴玩,无意中把段落轴zealio V1的轴心装到了熊猫轴的外壳里,创造出来Zenda轴。这是一种段落轴,手感据说比较奇妙。受到Zenda轴的启发,玩家Quakemz尝试把当时刚出来的Halo轴的轴心装到Panda轴的外壳里,圣熊猫轴, Holy Panda, 就此诞生。
提前段落轴可以理解为将段落轴的段落手感,做到指尖按压的第一段,做到了刚开始按压就是段落感再是一小段线性,手感有点类似于薄膜键盘胶碗的触发手感,适合喜欢薄膜键盘手感的用户选择。
-
压力行程图
以压力作为纵坐标,行程为横坐标,通过绘制轴体在触发和回弹过程中的坐标系曲线的方式来描述轴体的手感。 -
cherry红轴(线性)
当压力来到30g的时候轴心开始运动;当压力来到45g的时候轴体开始触发(operating position,也有operating point的说法),此刻行程是2mm;当压力来到60g到时候轴心触底,行程为4mm;底下那条曲线是回弹,复位(reset position)时轴体的压力变化。
-
cherry茶轴(段落)
段落处(tactile position),即段落开始的位置,此时压力曲线呈山峰状,可近似描述段落带给人的手感。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山峰”和之后的“山谷”之间的落差越大,代表着段落感越强烈;“山峰”和“山谷”的水平距离越大,代表这段落的长度越长。
- 臭轴 -
臭轴(广义上的臭轴包括各类型轴体不触发乱触发,手感异样等)
-
鸡掰
-
集贤白轴
-
老鼠轴
-
润到轴心或者底座孔洞里,然后润烂了变成鼠标的声音
-
厚润
-
厚润是用比较大量的油脂润了轴心,导轨,小脚,上盖。
-
主要是保正原味的情况下,增加顺滑度
-
精润
-
去沙沙声
-
阻尼
-
阻尼是指任何振动系统在振动中,由于外界作用和/或系统本身固有的原因引起的振动幅度逐渐下降的特性,以及此一特性的量化表征。
参考链接
- 轴体结构
- 「客制化键盘」轴体、结构、配列,你懂了吗?
- 机械键盘各种轴体图文最全总结
- 有一拆一,从结构与原理谈机械键盘轴体
- 2021年机械键盘全轴体科普
- 客制化机械键盘-科普篇
- TTC轴和CHERRY轴有什么区别?
- 也许是全网最严谨最详细的机械轴体介绍?(长期更新)
- 客制化键盘如何入坑?
- 机械键盘知识漫谈(三)- 轴体篇
- 傻狗键谈之浅谈卫星轴
- 十年经验倾授(下集),掰钢丝,卫星轴,润轴,适量补充
- 名词解释
- 润轴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