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全公共波导馈网的一次反射等效模型被研究用于提出一种毫米波大规模天线阵列带宽提升的新方法。理论分析显示由馈电网络拓扑造成的指定频率的多级小反射的同相叠加现象是影响大规模阵列的可实现带宽的重要因素,除了包含阵列的独立功分器和反射器的带宽性能。为了减弱由小反射所造成的对于带宽的不期望的影响,提出了一种X型拓扑的全公司波导馈电网络。空气填充波导X型结和波导馈电喇叭子阵列被设计来实现一种新的3D打印的V频段天线阵列。优秀的性能包括40%的提升的性能,高达27.8dBi的增益和有着低于-32dB的交叉极化的稳定单向辐射方向图,被一个8x8的样品实验证明了。在本文中的理论模型和带宽增加方法对于紧急毫米波应用的高增益宽带天线阵列很有意义。
索引词:
毫米波,3D打印,天线阵列,全公共馈网,宽带,高增益。
简介:
毫米波通信对于许多使用超高数据传输比的紧急应用很重要,包括虚拟现实(VR)、虚拟助理,增强现实(AR),先进移动设备等等。为了保证无线链接预算(budget)和有效使用丰富频谱,专用了很多关注来增强毫米波天线阵列的增益和带宽。
高辐射效率被用于提高阵列增益。几种方法,包括空气基片,带隙结构,和后腔,被引入到天线单元中来一直影响阵列效率的沿着辐射口径传播的表面波。同时,可以验证,对于大规模阵列,馈网的损耗是限制可实现增益的主要原因。因此,与包含基片集成传输线的馈网比较,没有介电损耗的空气填充馈网对于增益高于30dBi的天线阵列设计是更好的选择。
关于阵列带宽提升,宽带天线单元和馈网是两个被持续在文献中调查的方法。因为在早期的毫米波槽,腔体和微带贴片天线通常有着窄带宽的缺点,更多的尝试聚焦在拓宽辐射单元的带宽。在由传统全公共馈网馈电的带宽高于20%的毫米波天线的不同类型的帮助下,有着相对稳定辐射特性的阵列带宽从约甚至低于10%增加到了约20%。
为了更进一步地提升阵列带宽,有着更宽带宽的馈网也很有必要,并且因此也被研究了。为了广泛使用有着H性拓扑的全公共馈网,工作为级联功分器的T型结在带宽提升上有很大作用。额外的金属探针(也就是间隙波导)和虹膜(脊波导),被使用在H面的基片集成和空气填充波导T型结中来延伸他们的工作带宽。与此同时,阶梯式或者锥形波导结构是另一种提升E面和H面波导T型结的阻抗匹配的方案。受益于这些宽带波导T型结,高于30%的带宽可以通过一个有着大有前景的辐射性能的毫米波阵列实现。可惜的是,对于第五代毫米波多频应用的40%的带宽仍是已报道德大规模高增益阵列德挑战。最近,一个Ka平行馈电的持续横向柱阵列在[38]中被设计,其实现了40%的带宽并且接近30dBi的增益。然而,其相对复杂的几何结构对于大规模阵列设计并不灵活。另一方面由微带线构成的平面馈网的带宽被增强到40%用过把整个网络视为一个连续的阻抗匹配过渡结构。此外,一个有着45%在LTCC上的4x4微带线馈电磁电偶极子阵列在[40]中报道。然而,如前文所提,这些基于TEM模式基片集成传输线的馈网对于高增益需求没有前景。在整个空气填充波导馈网的持续阻抗转换也并不容易实现。
为了进一步增强有着空气填充馈网毫米波天线阵列的带宽,一个基于单次反射电路模型的研究被实施在分析本文中全公共馈网的阻抗匹配特点。其揭示了除了独立功分和辐射层的反射,在全公共馈网的小反射的同相叠加是另一个限制阵列带宽的因素,特别对于大规模阵列。为了克服这个议题,一个由空气填充X结而不是T型结的全公共馈网拓扑被提出,调查并用于设计一个由3D打印技术制造的60GHz高增益宽带喇叭天线阵列。在本工作中的结果和提出的阵列对于毫米波大规模阵列的带宽增强很有价值。
本文组织如下。第二部分给出了全公共馈网的理论分析。第三部分在V波段设计了宽带喇叭天线阵列。实测结果和讨论在第四部分中给出。最终,在第五部分给出了简要结论。
带宽提高的理论分析
有着全公共馈网的毫米波天线阵列通常由辐射单元,作为子阵列馈网的馈腔和主要全公共馈网构成,其分别位于设计的顶,中和底层。在此部分,基于小反射模型的的全公共网络的简化一次反射电路模型被发展了,其提供了有效的方式来分析任意尺寸的全公共网络的反射特性。在模型的帮助下。一种提升大规模波导馈网的带宽的方法被讨论了。
A.全公共馈网的一次反射模型
传统H型馈网包含如图1(a)所示的一系列T型结。馈网的输出端口连接了被视为模型中的馈网负载的2x2子阵列。当从输入端口到输出端口的传输路径彼此平行,馈网可以等效为图1(b)中所示的级联网络,其中负载代表了子阵列。显然,尺寸为
的馈网被用于激励尺寸为
的阵列,同时构建级联网络的T型结数量为
。与此同时,两个相邻的T型结之间的路径长度
可以被表达为:
其中d是天线阵列的单元间距。
如图1(b)所示,由于T型结造成的不连续性,在馈网中将存在小反射。在这个研究中,只考虑了从T型结处的一次反射并忽略了馈网的损耗。简化模型的可靠精度将会在之后证明。因此,在馈网输入端口的整体反射系数可以计算为:
其中是T型结
的反射系数和传输系数。
是负载的反射系数。对于一次反射模型,
可以被计算为
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