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产品的应用场景中,WIFI网络会给我们提供很多亮点,MCU开发中大多使用串口WIFI模块来实现产品接入WIFI网络中。
具体的使用模型如下图所示:整个系统设计到WIFI网络、手机、服务器平台以及我们设计的产品,一个完整的生态是这样的。服务器端要有数据库和管理平台,手机端有一个APP来远程查看或者操控,大部分的只能家居产品都是这个模式。
常规的使用流程:
1.产品的WIFI模块首先应该处在AP模式下,手机连接WIFI模块释放的WIFI网络,实现手机与设备之间的网络通信,这一步是用来给WIFI配置网络使用的,这个网络是能够连接到互联网中的(很多厂家这一步使用蓝牙来实现,可能流程上更加合理?这一点目前没有过多了解)。
2.当设备收到手机端传来的WIFI名称(SSID)和密码(password)时,WIFI模块进入到STA模式下,去连接手机配置的这个WIFI网络,如果网络连接成功之后,就可以去跟服务器去进行通信了。
需要注意的是,国内有的WIFI厂家的模块连接的WIFI名称和密码都必须是英文字符和数字,例如中文名的WIFI就无法连接。
3.WIFI连接成功之后,就是连接服务器了,可以通过一条AT指令与服务器建立一个TCP或者U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