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留言:本文还未撰写完成,目前主要是对观看过视频的读者,提供不完善的帮助。本文会持续的完善,请读者多多包涵!抱歉!
仿真应用视频:
二极管功能--防反向电压--matlab仿真_哔哩哔哩_bilibili
Matlab版本:2022 中文版
基本操作:
打开simulink:
1.直接在命令行输入simulink
2.最上方点击主页然后找找
旋转元器件:
1.选中元器件 ctrl+R
2.右键元器件 格式 旋转元器件
电压传感器使用并显示到示波器
将电压传感器并联受测电路中,将信号端口连接到物理信号转simulink信号中,再连接到示波器
电流传感器使用并显示到示波器
将电流传感器串联受测电路中,将信号端口连接到物理信号转simulink信号中,再连接到示波器
调整仿真时间:
上方工具栏仿真-----停止时间
固定上方的工具栏:
点工具栏右下角的图钉
信号线命名:
右击信号线----属性-----信号名称-----确定
示波器显示多个信号:
左击示波器-----上方工具栏选择示波器-----修改端口数量----接入信号--修改信号线名称----仿真运行
分析所有示波器的信号:
将示波器数据设置为记录数据到工作区
将数据导入到数据检查器
模型创建与编辑
创建新模型
-
快捷键:
Ctrl + N
-
操作步骤:打开 MATLAB 后,在 MATLAB 主界面上点击 Simulink 图标,或者直接按
Ctrl + N
打开一个新的 Simulink 模型。
保存模型
-
快捷键:
Ctrl + S
-
操作步骤:保存当前模型。保存文件时,Simulink 模型默认使用
.slx
文件格式。
运行仿真
-
快捷键:
Ctrl + T
-
操作步骤:运行模型仿真,查看模型的仿真输出结果。运行仿真时,可以观察 Scope 等模块的输出波形。
放大和缩小模型
-
放大:
Ctrl + +
-
缩小:
Ctrl + -
-
操作步骤:用于调整当前工作区的缩放比例,适合查看模型的大结构或局部细节。
添加模块(元件)
-
方法 1:直接从 Simulink Library Browser 拖动模块到模型窗口。
-
方法 2:按下 快捷键
Ctrl + Space
,激活 快速搜索框。输入模块名称(例如 Gain、Scope 等),按 回车 选择并放入模型中。
信号线的连接与操作
连接信号线
-
快捷键:
左键点击元件的输出端 -> 拖动到目标元件的输入端 -> 松开左键
-
操作步骤:单击一个模块的输出端(小三角形),按住鼠标左键拖动信号线。 将信号线拖到目标模块的输入端(小三角形),松开鼠标即可完成连接。
调整信号线的拐角
-
操作:拖动线条的任意节点可以调整信号线的路径,保持模型的整洁。
-
快捷键:按住
Shift
键并拖动线段,可以强制使信号线成直角拐角。
断开信号线
-
操作步骤:选中信号线,按 Delete 键删除。
-
快捷键:直接按
Delete
。
自动连接信号线
-
快捷键:
Ctrl + I
-
操作步骤:选择多个模块,按
Ctrl + I
,Simulink 会自动生成连接信号线(适用于串联的多个模块)。
注释和标签
添加注释(Comment)
-
快捷键:
Ctrl + R
-
操作步骤:在空白处 右键 选择 "Add Annotation"。或者使用
Ctrl + R
快捷键添加注释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