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第一章课后习题

这篇博客主要讨论了计算机网络中的一些基础概念,包括主机与端系统的区别、协议的含义、标准的重要性,以及各种接入技术。文章还涵盖了网络中的时延分析,如端到端时延的组成部分和计算,以及不同链路速率对传输的影响。此外,还介绍了Wireshark的第一个实验。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R1. “主机”和“端系统”之间有什么不同?列举几种不同类型的端系统。Web服务器是一种端系统吗?

没有区别。终端系统包括PC、工作站、网络服务器、邮件服务器、PDA、连接网络的游戏控制台等等。
网络服务器是终端系统。

R2. “协议”一词常被用于描述外交关系。维基百科是怎样描述外交协议的?

国家之间或政府之间缔结的据以确定其相互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文书,多用于重大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等问题的协议。有双边的,也有多边的。狭义仅指以条约命名的协议,如同盟条约、友好条约、和平条约、互不侵犯条约等。广义指不论以何种名称或形式缔结的协议,如条约、公约、协定、联合宣言、联合公报、联合声明、议定书、会谈纪要、换文、合同等。条约、公约等属于国际法律文件,是最重要的外交文书。其缔结和生效程序很严格,需经国家宪法规定的机关批准,完成其法律手续。一般由缔约国各方派代表经正式谈判达成原则协议后,共同拟订条文;次经缔约方国家元首批准,再按商定日期和地点举行换文仪式,交换批准书。通常规定双方缔结的条约,自互换批准书之日起开始生效。条约或公约经签订后,在其有效期内对各缔约国均具有约束力。协定用于缔结意义不十分重大或短期性的协议,其应用较广泛,如贸易协定、海运协定等。议定书通常用于某些具体问题的协议,或用于对已经缔结的条约进行解释、补充、修改或延长其有效期等。协定和议定书的有效期较短,缔结手续也比较简单。换文指双方用互换照会的形式对达成协议的内容予以确认,有时它是条约、协定等的附件。

R3. 标准对于协议为什么重要?

标准定义了协议的要做什么和具体内容。

R4. 列出6种接入技术。将它们分类为住宅接入、公司接入或广域无线接入。

住宅接入:光纤接入 DSL(数字用户线路)接入。
公司接入:以太网 WiFi。
广域无线接入:3G 4G。
R5. HFC宽带是专用的,还是用户间共享的?在下行HFC信道中,有可能发生碰撞吗?为什么?
HFC带宽是用户间共享的。
下行HFC信道中不会发生碰撞。因为分组是由一个源发出,由不同的端系统接受,因此不存在冲突。

R10. 描述今天最流行的无线因特网接入技术。对它们进行比较和对照。

WiFi和4G接入。 WiFi速度快但距离短,4G速度慢但距离远。

R11. 假定在发送主机和接收主机间只有一台分组交换机。发送主机和交换机间以及交换机和接收主机间的传输速率分别是R1和R2。假设该交换机使用存储转发分组交换方式,发送一个长度为L的分组的端到端总时延是什么?(忽略排队时延、传播时延和处理时延)

总时延=L/R1+L/R2。

R13. 假定用户共享一条2Mbps链路。同时假定当每个用户传输时连续以1Mbps传输,但每个用户仅传输20%的时间。

a. 当使用电路交换时,能够支持多少用户?
b. 作为该题的遗留问题,假定使用分组交换。为什么如果两个或更少的用户同时传输的话,在链路前面基本没有排队时延?为什么如果3个用户同时传输的话,将会有排队时延?
c. 求出某指定用户正在传输的概率。
d. 假定现在有3个用户。求出在任何给定时间,所有3个用户在同时传输的概率。求出队列增长的时间比率。
a.使用电路交换时,能够支持2个用户。
b.如果两个或更少的用户在传输,即使它们同时传输,也仅仅完全占用了2Mbps链路,不会造成排队。如果有3个用户同时传输,需要3Mbps,而此时链路只有2Mbps,因此将会有排队时延。
c.指定用户正在传输的概率为20%。
d.在任何给定的时间,所有三个用户同时传输的概率为0.2×0.2×0.2=0.008。因为只有三个用户时,队列才会增长,所以队列增长的时间比率为0.008。

R16. 考虑从某源主机跨越一条固定路由向某目的主机发送一分组。列出端到端时延组成部分。这些时延中的哪些是固定的,哪些是变化的?

端到端时延组成部分有:结点处理时延,排队时延,传输时延,传播时延。
时延中固定的部分有:传输时延 传播时延。
时延中变化的部分有:结点处理时延 排队时延 (与其他答案不同,我认为路由器的处理时间不是固定的)。

R19. 假定主机A要向主机B发送一个大文件。从主机A到主机B的路径上有3段链路,其速率分别为R1 = 500kbps,R2 = 2Mbps,R3 = 1Mbps。

a. 假定该网络中没有其他流量,该文件传送的吞吐量是多少?
b. 假定该文件为4MB。传输该文件到主机B大致需要多长时间?
c. 重复(a)和(b),只是这时R2减小到100kbps。
a.吞吐量为500kbps。
b.大致需要64s。
c.吞吐量为100kbps,大致需要320s。

R23. 因特网协议栈中的5个层次有哪些?在这些层次中,每层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应用层:提供了一些网络应用程序和应用层协议。
运输层:在应用程序端点之间传输运输层报文。主要有TCP和UDP两种协议。
网络层:负责将分组从一台主机移动到另一台主机。
链路层:沿着路经将数据报传递给下一层结点。
物理层:将整个帧从一个网络元素移动到邻近的网络元素。

R25. 路由器处理因特网协议栈中的哪些层次?链路层交换机处理的是哪些层次?主机处理的是哪些层次?

路由器处理的层次:物理层 链路层 网络层。
交换机处理的层次:物理层 链路层。
主机处理的层次:物理层 链路层 网络层 运输层 应用层。

P6.这个习题开始探讨传播时延和传输时延,这是数据网络中的两个重要概念。考虑两台主机A和B由一条速率为Rbps的链路连接。假定这两台主机相隔m米,沿该链路的传播速率为s m/s。主机A向B发送长度L比特的分组。

a.用m和s来表示传播时延dprop。

b.用L和R来确定该分组的传输时间dtrans。

c.忽略处理和排队时延,得出端到端时延的表达式。

d.假定主机A在时刻t=0开始传输该分组。在时刻t=dtrans,该分组的最后一个比特在什么地方?

e.假定dprop大于dtrans。在时刻t=dtrans,该分组的第一个比特在何处?

f.假定dprop小于dtrans。在时刻t=dtrans,该分组的第一个比特在何处?

g.假定s=2.5*10(8),L=120比特,R=56kbps。求出使dprop等于dtrans的距离m。

a.dprop=m/s秒。

b.dtrans=L/R秒。

c.dend-to-end=(m/s+L/R)秒。

d.该分组的最后一个比特刚刚离开主机A。

e.第一个比特在链路中,还没到达B。

f.第一个比特已经到达B。

g.m=LS/R=100*28e3=893km。

P10.考虑一个长度为L的分组从端系统A开始,经3段链路传送到目的端系统。令di、si和Ri表示链路i的长度、传播速度和传输速率(i=1,2,3)。该分组交换机对每个分组的时延为dproc。假定没有排队时延,用di、si、Ri(i=1,2,3)和L表示,该分组总的端到端时延是什么?现在假定该分组是1500字节,在所有3条链路上的传播时延是2.5×10(8)m/s,所有3条链路的传输速率是2Mbps,分组交换机的处理时延是3ms,第一段链路的长度是5000km,第二段链路的长度是4000km,并且最后一段链路的长度是1000km。对于这些值,该端到端时延为多少?

第一端系统需要的L / R1信息包发送到所述第一链路;包在传播D中的第一个环节1 / S1;分组交换增加d的处理延迟;接收到整个分组之后,分组切换连接第一和第二链路需要的L / R2到分组发送到所述第二链路;数据包在传播在D 2/ S2的第二个链接。同样,我们可以找到所引起的第二开关的延迟和第三个环节:L/ R3,dproc和d3/s3。

dend-end=L/R1+L/R2+L/R3+d1/s1+d2/s2+d3/s3+dproc+dproc=6+6+6+20+16+4+3+3=64msec。

wireshark第一个实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