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fset管理

Offset管理

这里的offset指的是Consumer的消费offset

消费进度offset用于记录每个Queue的不同消费组的消费的。根据消费进度记录器的不同,

可以分为两中模式:

  1. 本地模式
  2. 远程模式

offset本地管理模式

当消费模式为广播消费时,offset使用本地模式储存。因为每条消息会被所有的消费者消费,每个消费者管理自己的消费进度,各个消费之间不存在消费进度的交集。

Consumer在广播消费模式下offset相关数据以json的形式持久化到Consumer本地磁盘文件中,默认文件路径为当前用户主目录下的.roketmq_offsets/&{clientId}/${group}/offsets.json。其中,

  • clientid为当前消费者id默认为ip@DEFAULT
  • group为消费者组名称。

offset远程管理模式

当消费模式为集群消费时,offset使用远程模式管理,因为所有Consumer实例对消息采用的是对均衡消费,所有Consumer共享Queue的消费进度。

Consumer在集群消费模式下offset相关数据以json的形式持久化到Broker磁盘文件中,文件路径为当前用户主目录下的store/config/consumeroffset.josn

Broker启动时会加载这个文件,并写入到一个双层Map,外层Map的key为topic@group,value为内层map,内层map的key为queueId,value为offset。当发生Rebalance时,新的Consumer会从该Map中获取到相应的数据来继续消费。

TopicConfigManager:key是topic名称,value是TopicConfig,TopicConfig中维护着该Topic中所有Queue的数据
ConsumerManager:key是ConsumerGroupId,Value是ConsumerCroupInfo,Consumer GroupInfo中维护着该Group中所有Consumer示例数据。
ConsumerOffsetMagager:key位Topic与订阅该Topic的Group的组合即topic@group,value是一个内层Map。内层Map的key为QueueId,内层Map的Value为该Queue的消费进度Offset

集群模式下offset采用远程管理模式,主要是为了保证Rebalance机制。

offset用途

消费者是如何从最开始持续消费消息的?消费者要消费的第一条消息的起始位置是用户自己通过consumer.setConsumerFromWhere()方法指定的。

public enum ConsumeFromwhere{

CONSUME_FROM_LAST_OFFSET,

@Deprecated
CONSUME_FROM_LAST_OFFSET_AND_FROM_MIN_WHEN_BOOT_FIRST,

@Deprecated
CONSUME_FROM_MIN_OFFSET,

@Deprecated
CONSUME_FROM_MAX_OFFSET,

CONSUME_FROM_FIRST_OFFSET,

CONSUME_FROM_TIMESTAMP,


}
  1. CONSUME_FROM_LAST_OFFSET: 从queue的当前最后一条消息开始消费的
  2. CONSUME_FROM_FIRST_OFFSET:从queue的第一条消息开始消费
  3. CONSUME_FROM_TIMESTAMP:从指定的具体时间戳位置的消息开始消费,这个具体时间戳是通过另一语句指定的。

consumer.setConsumerTimestamp(“20225001080000”)yyyyMMddHHmmss

当消费完一批消息后,Consumer会提交其消费进度offset给Broker,Broker在收到消息进度后会将其更新到那个双层Map(ConsumerOffsetManager)及consumerOffset.json文件中,然后向该Consumer进行ACK("ACK" 是 "Acknowledgement" 的缩写,意为确认或确认信号。在通信和计算机领域中,ACK 通常用于表示接收到数据或消息,并向发送方发送确认信号。),而ACK内容中包含了三项数据:

  • 当前队列的最小offset
  • 最大offset
  • 及下次消费的起始offset(nextBeginOffset)

重试队列

当rocketMQ对消息的消费出现异常时,会将发生异常的消息的offset提交到Broker中的重试队列。系统在发生消息消费异常时会为当前的topic@group创建一个重试队列,该队列以%RETRY%开头,到达重试时间后进行消费重试。

persons的重试

offset的同步提交和异步提交

集群消费模式下,Consumer消费完消息后会向Broker提交消费进度offset,

其提交方式分为两种:
 

同步提交:消费者在消费完一批消息后回向Broker提交这些消息的offset,然后等待broker的成功响应。如在等待超时之前收到了成功响应,则继续读取下一批消息进行消费(从ACK中获取nextBeginOffset)。 若没有收到响应,则会重新提交,直到获取到响应。而在这个等待过程中,消费者是阻塞的。其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吞吐量。
 

异步提交:消费者在消费完一批消费后向Broker提交offset,但无需等待Broker的成功响应,可以继续读取并消费下一批消息。这种方式增加了消费者的吞吐量。但需要注意,broker在收到提交的offset后,还是会向消费者进行响应。可能还没有收到ACK,此时消费者Consumer会从Broker中直接获取nextBeginOffset

消费幂等

什么时消费幂等?
当出现消费者对某条消息重复消费的情况时,重复消费的结果与消费一次的结果是相同的,并未对业务系统产生任何负面影响,那么这个消费过程是消费幂等。

幂等:若某操作执行多次与执行一次对系统产生的影响是相同的,则称该操作时幂等操作

在互联网应用中,尤其在网络不稳定的情况下,消息很有可能会出现重复发送或者重复消费。如果重复的消息可能会影响业务处理,那么就应该对消息做幂等处理。

消息重复的场景分析

什么情况下可能出现消息被重复消费?最常见的有以下三种情况

发送时消息重复

当一条消息已被成功发送到Broker并完成持久化,此时出现了网络闪断从而导致Broker对Producer应答失败。如果此时Producer意识到消息发送失败并尝试再次发送消息,此时Broker中就可能会出现两条内容相同并且Message ID也相同的消息,那么后续Consumer就一定会消费两次该消息。

消费时消息重复

消息已投递到Consumer并完成业务处理,当Consumer给Broker反馈应答时网络闪断Broker没有接收消费成功响应。为了保证消息至少被消费一次的原则,Broker次尝试投递之前已被处理过的消息。此时消费者就会收到与之前处理过的内容相同。

Rebalance时消息重复

当Consumer Group中的Consumer数量发生变化时,或其订阅的Topic的Queue数量发生变化时,会触发Rebalance,此时Consumer可能会收到曾经被消费过的消息。

通用解决方案

两要素

幂等解决方案的设计中涉及到两项要素:

  • 幂等令牌
  • 与唯一性处理

只要充分利用好这两要素,就可以设计出好的幂等解决方案。

幂等令牌: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两者中的既定协议,通常指具备唯一业务标识的字符串。例如,订单号、流水号。一般由Producer随着消息同一发送来
唯一性处理:服务端通过采用一定的算法逻辑,保证同一个逻辑不会被重复执行多次。例如,对同一笔订单的多次支付操作,只会成功一次

解决方案

对于常见的系统,幂等性操作的通用性解决方案是:

  1. 首先通过缓存去重。在缓存中如果已经存在了某幂等令牌,则说明本次操作是重复性操作;若缓存没有命中,则进入下一步。
  2. 在唯一性处理之前,现在数据库中查询幂等令牌作为索引是否存在。若存在,则说明本次操作作为重复性操作;若不存在,则进入下一步。
  3. 同一事务中完成三项操作:唯一性处理后,将幂等令牌写入到缓存中去,并将幂等令牌作为唯一索引的数据写入到DB中

第一部已经判断过是否是重复性操作了,为什么第二部还要再次判断?

尽管在第一步已经通过缓存去重判断了重复性操作,但在高并发或分布式系统中,由于缓存和数据库之间存在延迟或不一致性,可能会出现极端情况下的并发问题,导致在短时间内出现缓存和数据库不一致的情况。因此,在第二步中再次查询数据库中的幂等令牌可以作为一种安全措施,确保系统的数据一致性和正确性。双重检查机制

 以支付场景为例:

  1. 当支付请求到达后,首先在Redis缓存中却获取key为支付流水号的缓存value。若value不空,则说明本次支付是重复操作,业务系统直接返回调用侧重复支付标识;若value为空,则进入下一步操作
  2. 到DBMS中根据支付流水号查询是否存在相应实例。若存在,则说明本次支付是重复操作,业务系统直接返回调用侧重复支付标识;若不存在,则说明本次操作是首次操作,进入下一步完成唯一性处理
  3. 在分布式事务中完成三项操作:
    1. 完成支付任务
    2. 将当前支付流水号作为key,任意字符串作为value,通过set(key,value,expireTime)将数据写入到Redis缓存
    3. 将当前支付流水号作为主键,与其它相关数据共同写入到DBMS
消息幂等的实现

消费幂等的解决方案很简单:为消息指定不会重复的唯一标识。因为MessageId有可能出现重复的情况,因为真正安全的幂等处理,不建议使用MessageId作为处理依据。最好的方式是以业务唯一标识作为幂等出力的关键依据,而业务的唯一标识可以通过消息key设置

以支付场景为例,可以将消息的Key设置为订单号,作为幂等处理的依据。具体代码示例如下:

Message message = new Message();
message.setKey("ORDERID_100");
SendResult sendResult = producer.send(message):

 消费者收到消息时可以根据消息的Key即订单号来实现消费幂等:


consumer.registerMessageListener(new MessageListenerConcurrently(){

@override
public ConsumeConcurrentlystatus consumeMessage(List<MessageExt> 
 msgs, ConsumeconcurrentlyContext context){
for(MessageExt msg: msgs){
string key msg. getKeys();
//根据业务唯一标识Key做幂等处理

....

}

return ConsumeConcurrentlystatus.CONSUME_SUCCESS;
}

});

 RocketMQ本身能够保证消息不丢失,但不能保证消息不重复。

消息堆积和延迟

概念

消息处理流程中,如果Consumer的消费速度跟不上Producer的发送速度,MQ中未处理的消息就会越来越多,这部分消息就被称为消息堆积。消息出现堆积进而会造成消息的消费延迟。

以下场景需要重点关注消息堆积和消费延迟问题:

  • 业务系统上下游能力不匹配造成的持续堆积,且无法自行恢复
  • 业务系统对消息的消费实时性要求较高,即使是短暂的堆积造成的消费延迟也无法接受
产生原因分析

Consumer使用长轮询Pull模式消费消息时,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拉去消息

Consumer通过长轮询(保持长链接拉去)Pull模式批量拉取的方式从服务端获取消息,将拉取到的消息缓存到本地缓冲队列中。对于拉取式消费,在内网环境会有很高的吞吐量,所以这一阶段一般不会成为消息堆积的瓶颈。

一个 单线程单分区的低规格主机Consumer,其达到几万的TPS。如果多个分区多个线程,则可轻松达到几十万的TPS

消息消费

Consumer将本地缓存的消息提交到消息线程中,使用业务消费逻辑对消息进行处理,处理完毕后获取到一个结果。这是真正的消息消费过程。此时Consumer消费能力完全依赖于消费耗时和消费并发度了。

如果由于业务处理逻辑复杂等原因,导致处理单条信息的耗时比较长,则整体的消息吞吐量肯定不会高,此时就会导致Consumer本地缓存队列达到上限,停止从服务端拉去消息

结论

消息堆积的主要瓶颈在于客户端的消费能力,而消费能力由消费耗时消费并发度决定。

注意,消费耗时的优先级要高于消费并发度。即在保证了消费耗时的合理性前提下,在考虑消费并发度问题。

消费耗时

影响消息处理时长的主要因素是代码逻辑。

而代码逻辑中可能影响处理时长代码主要有两种类型:

  • CPU内部计算代码
  • 外部I/O操作型代码。

通常情况下代码中如果没有负责的递归和循环的话。

内部计算耗时相对外部I/O操作来收几乎可以忽略,所以外部IO型代码是影响消息处理时长的主要症状。

外部IO操作型代码举例:

  • 读写外部数据库,例如对远程MySQL的访问
  • 读写外部缓存系统,例如对远程 Redis的访问
  • 下游系统调用,例如Dubbo的RPC远程调用,Spring Cloud的对下游系统的Http接口调用

关于下游系统调用逻辑需要进行提前梳理,掌握每个调用操作预期的耗时,这样做是为了能够判断消费逻辑中IO操作的耗时是否合理。

通常消息堆积是由于下游系统出现了服务异常达到了DBMS容量限制,导致消费耗时增加。

消息并发度

一般情况下,消费者端的消费并发度有单节点线程数和节点数量工程决定,其值为单节点线程数*节点数量。不过,通常需要优先调节单节点的线程数,如单机硬件资源达到了上限,则需要通过横向扩展来提高消费并发度。

  • 单节点线程数,即单个Consumer所包含的线程数量
  • 节点类型,即Consumer Group所包含的Consumer数量

对于普通消息、延时消息及事务消息,并发度计算都是单节点线程数*节点数量

但对于顺序消息则是不同的。顺序消息的消费并发度等于Topic的Queue分区数量

  • 全局顺序消息:该类型消息的Topic只有一个Queue分区,其可以保证该Topic的所有消息被顺序消费。为了保证这个全局顺序性,Consumer Group中在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Consumer的一个线程进行消费,所以其并发度为1
  • 分区顺序消息:该类型消息的Topic中有多个Queue分区,其仅可以保证该Topic的每个Queue分区中的消息被顺序消费,不能保证整个Topic中消息的顺序消费。为了保证这个分区顺序性,每个Queue分区中的消息在Consumer Group中的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Consumer的一个线程被消费。即,在同一时刻最多会出现多个Queue分区有多个Consumer的多个线程并行消费。所以其并发度为Topic的分区数量。
单机线程数的计算

对一台主机中线程池中线程数的设置需要谨慎,不能盲目直接调大线程数,设置过大的线程数反而会带来大量的线程切换的开销。理想环境下单结点的最优线程数计算模型为:C*(T1 + T2) / T2

  • C : CPU内核数
  • T1 :CPU内部逻辑计算耗时
  • T2 :外部IO操作耗时

上式可以转换为  C * T1 / T1 + C * T2 / T1 = C + C * T2 / T1
 

注意,该计算的数值是理想i情况下的理论数值,在生产环境中,不建议直接使用,而是根据当前环境,先设置一个比该值小的数值然后观察其压测效果,然后再根据效果逐步调大线程数,直到找到该环境中性能最佳时的值。

如何避免

为了避免在业务使用时出现非预期的消息堆积和消费延迟问题,需要在前期设计阶段对整个业务逻辑进行完善的排查和梳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梳理消息的消费延迟设置消息消费的并发度

梳理消息的消息耗时。通过压测获取消息的消费耗时,并对耗时较高的操作的代码逻辑进行分析,梳理消息的消费耗时需要关注以下信息:

  • 消息消费逻辑的计算复杂度是否过高,代码是否存在无限循环和递归等缺陷。
  • 消息消费逻辑的I/O操作是否是必须的,能否用本地缓存等方案规避。
  • 消费逻辑的复杂耗时的操作是否可以做异步化操作,如果可以,是否会造成逻辑错乱。

设置消费并发度。对于消息消费并发度的计算,可以通过以下两步实施:

  • 逐步调大单个Consumer节点的线程数,并观测结点的性能指标,得到单个节点最优的消费线程数和消费吞吐量。
  • 根据上下游链路的流量峰值计算出需要设置的节点数消息的清除
    • 节点数=流量峰值 / 单个节点消息吞吐量
  • 消息是被顺序存储在CommitLog文件的,且消息大小不定长,所以消息的清理是不可能以消息为单位进行清理的,而是以commitlog文件为单位进行清理的,否则会急剧下降清理效率,并实现逻辑复杂。

消息的清理

消息被消费过后会被清理掉吗?不会的。
消息是被顺序存储在commitlog文件的,且消息大小不定长,所以消息的清理是不可能以消息为单位进行清理的,而是以commitlog文件为单位进行清理的。否则会急剧下降清理效率,并实现逻辑复杂。

commitlog文件存在一个过期时间,默认为72小时,即三天,除了用户手动清理外,一下情况下也会被自动清理,无论文件中的消息是否给消费过:

  • 文件过期,且达到清理时间点(默认为凌晨4点)后,自动清理过期文件。
  • 文件过期,且磁盘空间占用率以达到过期清理警戒线(默认75%)后,无论是否达到清理时间点,都会自动清理过期文件
  • 磁盘占用率达到清理警戒线(默认为85%)后,开始按照设定好的规则清理文件,无论是否过期,默认会从最老的文件开始清理。
  • 磁盘占用率达到系统危险警戒线(默认为90%)后,Broker将拒绝消息写入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对于RockerMQ系统来说,删除一个1G大小的文件,是一个压力巨大的IO操作,在删除过程中,系统性能会骤然下降,所以,其默认清理时间点为凌晨四点,访问量最小的时间,也正因如此,我们要保障空间的空闲率,不要是系统出现在其他时间点删除Commitlog文件的情况。
  2. 官方建议RockerMQ服务的Linux文件系统采用ext4,性能较好。
Flink Kafka Offset 管理是指在使用 Flink 消费 Kafka 数据流时,如何管理消费的偏移量(offset),以便在出现故障或重新启动应用程序时能够准确地从上次的偏移量继续消费数据。 Flink 支持两种方式来管理 Kafka 偏移量:手动管理和自动管理。 1. 手动管理: 在手动管理模式下,应用程序需要自行跟踪和存储偏移量,并在恢复或重启时将偏移量手动设置为上次记录的偏移量。常见的做法是将偏移量保存在外部存储中,例如 Apache ZooKeeper 或存储系统等。这种方式需要编写一些代码来实现偏移量的跟踪和管理。手动管理模式有较高的灵活性,但需要开发者自行处理更多的细节。 2. 自动管理: 自动管理模式下,Flink 提供了与 Kafka 进行整合的功能,可以自动跟踪和管理每个 Kafka 分区的偏移量。Flink 的 Kafka Connector 提供了可靠的偏移量管理功能,能够自动订阅 Kafka 的特定主题和分区,并在每次消费数据时自动跟踪和记录偏移量。如果应用程序在故障之后重新启动,Flink 会读取最近的保存的偏移量,并从偏移量所在位置继续消费数据。自动管理模式相对简单方便,无需编写额外的代码。 两种模式各有优缺点,选择适合自己应用场景的方式进行偏移量管理。 总之,Flink Kafka Offset 管理是确保在 Flink 应用程序消费 Kafka 数据流时,能够准确地从上次消费的偏移量继续消费数据的一种机制,开发者可以选择手动管理或自动管理模式来实现偏移量的跟踪和管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