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转场是什么?
1.1 转场的操作分为两种
第一种叫技巧转场,是指在后期时利用软件特效制作转场效果,如同做 ppt 时设置的百叶窗
第二种:无技巧转场,指在拍摄时有所构思,在后期根据想法不用特效,直接剪辑而成,无技巧转场更特别的是直接利用镜头自然过渡,来连接上下两段内容,强调视觉的连续性,这一技巧运用最多的是在抖音上,画面与画面的切换,通常由一些转场特效来完成
利用转场可以极大的丰富观众的视觉感官体验
2. 转场细讲
为了便于区分场景,前一场景称为 A 场景,后一场景称为 B 场景。
2.1 前言:景别的可分为五种
首先我们要在脑海中确定想要什么物体或场景,作为自己视频的开头与结尾
特写
指人体肩部以上
近景
指人体胸部以上
中景
指人体膝部以上
全景
人体的全部和周围背景
远景
指被摄物体所处的环境
2.2 遮挡转场
(1)被摄主体迎面而来遮挡,遮挡镜头
所有的遮挡场景,我们都在场景 A 拍摄第一段落,场景 B 拍摄第二段落,直接拼贴而成
第一种我们用手捂住镜头,在移开的转场方式分为两个动作,一个是捂,一个是移开
捂的时候注意手要从屏幕的正前方向,前伸
移开时手同样要从前置摄像头向身体方向收,可以让观众有足够的时间,看清手部动作,这个转场才有遮挡的仪式感。
还有一种是通过手滑来遮挡镜头,这种方式会比前一种更有动感
为了增强这一特质,掌心移动到镜头前时,顺势推动手机向前压,在完全档黑前让手机有一个小的抖动,这是在 A 场景第一个动作
在 B 场景拍摄时,手部保持向前压的趋势,想象在手指与前置摄像头之间有一个弹簧,保持手移开镜头时手机同样有抖动的效果。其实这是靠我们手推动而形成的,这样出来的成片拼接在一起才有动感。
(2)被摄主体被前景遮挡
这一段的遮挡转场,带来的快节奏感同时也是影片女主角内心前后反差的体现,我们在拍摄时也是一样,如果是剧情转折点,可以利用一个转场技巧,很好的来过渡
2.3 甩镜头转场
(1)同方向运镜
拍摄时要注意甩镜头的方向以及作为起幅拍摄 A 物体时的景别,为画面构好图,然后就可以开始甩了,这段中结束的定点不重要,只要在过程中甩的够久,够快就好,这样中间模糊画面够长,方便后期剪辑
然后来到 B 场景拍摄,这里的开始定点不重要,直接按照刚刚同样的甩镜头方向,甩到我们最后呈现视频结束时 B 场景作为定点不动,这里要一步甩到位,结束得干净利落。
打开剪映,导入两个视频。两个视频衔接的位置,一定要选甩到一半,速度最快的位置剪,这样才能无缝衔接,骗过我们的肉眼
第二个场景 B 也是同理,如果剪出来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就是因为拍摄的时候甩得不够远,不够快,甩的越远越好剪
下面看一下电影中的甩镜头运用,加深理解
再来看一段特例,试一下惊心动魄的转场方式,不要随意尝试哦
手机在空中做 360° 自由落体的旋转,镜头以相同的反向运动,呈现了这一转场效果(不建议这样转场)
2.4 反方向运镜转场
正向接,逆向给
2.5 匹配道具转场
在场景 A 与 B 中找到相同的道具,比如这里是眼镜,利用两个镜头中空间图像匹配的相似性来帮助观众忽略由剪辑引起的空间的不连续性
下面展示一段好莱坞经典电影中的匹配道具转场,其中有利用一群人的相似形态
或者利用人的眼镜
2.6 相同动作转场
第一种原地起跳,可以选择多景别拍摄,不用被限制,如下方事例的脚部特写
打开剪映,把前面一个弹跳动作,悬空以后的后半部分去掉,然后在下一个跳的动作的前面的起跳部分剪掉,然后两个部分组合在一起。
可以看到,利用动作转场时,不必考虑景别是特写还是全景,只要动作一致即可
2.7 声音转场
(1)第一种
前一个场景主角在酒吧,下一个场景,闹钟响起,自然将我们带到了下一个场景
(2)第二种
前一个场景被扇了一耳巴的声音延续到下一个场景,营造一种在做梦的情节
利用人的尖叫声与火车的轰鸣声结合转场
(3)第三种
表现常常是 A 场景中本来的声音戛然而止,于是镜头转到 B 场景,或者 B 场景的声音突然增大,或出现
具体看视频展示: 视频转场介绍
2.8 主观逻辑镜头转场
比如前一镜头是人物抬头凝望,下一段落可能就是看到的场景,或者是完全不同的事物,人物,或者说千里之外,只要符合逻辑
2.8 空镜头转场
空镜头又被称为景物镜头,有写景与写物之分,前者统称为风景镜头,往往用全景或者远景来表现
或者又称细节描写,一般采用近景或特写,如文学中用到的,拍摄空镜头可以称为叙事的需要,表现时间、地点、季节变化等,却有不止是单纯的为了描述景物而存在的,将会称为我们将抒情手法与叙事手法相结合,加强影片艺术表现力的重要镜头
同时是拍摄刻画人物情绪,心态的重要手段,所以空镜头与人物镜头可以互补
(1)地点变换
(2)情绪变换
3. 总结
构思每个段落之前,我们都要提前考虑好,怎么来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流畅连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