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

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

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人的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真理和价值统一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深刻地揭示了实践在自然演化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实践的本质,基本结构和表现形式,为科学把握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奠定了基础。

实践的本质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三个基本特征

第一、实践具有客观实在性,实践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它虽然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行为,但是本质上客观的,物质的活动。首先构成实践活动的诸多要素,即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其次,实践的水平,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都守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

第二、实践具有现实实现性:最后实践能够引起客观世界的某种变化,可以把人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给人们提供现实的成果。所以无论是从实践的表现形式,或者说作用方式,还是实践的效用范围还是实践的结果都围绕着周围的客观实在,所以以这些为基础的实践具备着客观实在性。

第三、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与动物本能,被动的适应性活动不同,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有意识,与目的的活动,目的性是能动性的主要表现。在人的实践活动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作为目的在实践者的头脑中以观念的形式存在着,戳决定着实践者的行为。

第四、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实践从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活动。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任何人的活动都离不开与社会的联系,实践的社会性决定了它的历史性。实践的内容,性质,范围,水平以及方式都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性的制约,随着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实践又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实践。

实践的基本结构

人的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的客观过程,是实践的主体与课题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必须借助一定的手段和工具,即实践的中介。所以实践的基本结构即: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客体,实践的中介。

第一、实践的主体

在实践活动中,实践主体是指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的人,在实践活动中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担负着设定实践目的,操作实践中介,改造实践客体的任务。实践主体的能力包括自然能力和京生能力,精神能力又报知识性因素和非知识性因素。其中知识性因素是首要的能力,既包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又包括对经验知识的掌握,非知识性因素主要指的是情感和意志因素,实践主体有个体主义,群体主体和人类主体三种基本形态。

第二、实践客体

实践客体是指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实践客体与客观存在的事物不完全等同,客观事物只有在被纳入主体实践活动的范围之内,为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并与主体相互作用时才成为现实的实践客体。实践客体也有不同的类型,从是否为实践所创造的角度上看,可划分为天然客体和人工客体,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两个领域相区分的角度上看,可互粉为自然客体和社会客体,从物质和精神相区分的角度上看,可划分为物质性客体和精神性客体

第三,实践中介

实践中介,实践中介是指个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收单的程序和方法,总的来说就是中间工具和中间方法。实践的中介系统可分为两个子系统,一个是作为人的肢体延长,感官延申,体能放大的物质性工具系统,如各种机器系统和动力能源系统。例如火车,电脑,雷达等等。第二种是语言付哈工具系统,语言符号是主体思维活动得以进行的现实形式,也是人们社会交往得以进行的中介。正是依靠这些中介系统,实践的主体和客体才能够相互作用。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包括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其中实践关系是最根本的关系。实践的主体和客体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在本质上一致的。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首先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认识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认识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改造,说到底是为了安祖自觉地需要,因而又构成了价值关系。

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而实践的基本结构也是历史地变化发展地,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地双向运动。

主体客体化是人们通过实践使自觉地本质力量作用于客体,使其按照主体地需要发生结构和功能上地变化,形成了世界上本来不存在的对象物。它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物化体现,是主体的本质力量通过实践活动的积淀,凝聚和物化在客体中。实际上,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结果都是主体客体化的结果。在主体客体化的同时,还发生着客体主体化的运动。客体主体化,是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客体性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列如主体把物质工具如电脑,汽车等作为自觉身体器官地延申报在主体的活动之中,把作为精神性客体的精神产品,先进理念和司昂转化为主体意识的一部分,都属于客体主体化的表现。

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是人类实践活动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它们互为前提,互为媒介,人类就是通过这种运动形式不断解决着现实世界的矛盾。

实践形式的多样性

实践的形式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一、物质生产实践: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资料和生产劳动资料的需要。同时生产和再生产社会的基本经济关系,由此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

二、社会政治实践:社会政治实践是处理各种政治关系的实践,主要指人们的政治活动,社会政治实践与国家权力相互联系,主要体现为阶级之间的斗争,协调与联合。政治制度和体制的革命,建设与改革,以及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等。与物质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相适应,社会政治实践的方式也是历史地变化发展地。

三、科学文化实践:科学文化实践是创造精神文化产品的实践活动,具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其中重要的形式有科学,艺术,教育等活动。京生文化的生产不是一个纯粹的意识过程。人类的任何实践形式无疑都离不开意识活动。但一种活动能否被称为实践活动,关键是看他是否超出了纯粹的意识活动,是否改变了除实践主体的意识状态之外的其他存在物的状态。科学文化实践正是如此。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人为,在实践和认识之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在认识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的内容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的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准确把握对象的属性,本质和规律,形成正确的认识。并以这种认识指导人的实践活动。

一切的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一个人知识的获得,不外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个部分。就知识的本源来说,任何知识都不能离开直接经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事事都必须去直接经验,有的时候还是需要从书本中获取到间接经验。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只有人们又某些实践的需求后,才会有着去认识的动力。

第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们就是想要去完成某些实践所以才会去进行认识,以便更好地进行实践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真理不是自封的,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也就是说是否具有真理性,既不能从认识本身得到证实,也不能从认识对象中得到回答,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验证。

从实践到认识

人们认识一定事物的过程,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列宁认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认识的过程首先是实践到认识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表现为在实践基础上认识活动,又感性认识能动地飞跃到理性认识,也就是从生动地直观到抽象的思维,这是认识运动的第一次飞跃。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即从客观物质到主观精神的阶段,由存在到思想的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两种不同水平的反映习惯是。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它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感觉是人的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个别方面直接反映,如视觉,听觉,触觉等,是感性认识也是整个认识过程的起始环节。

从感觉,知觉到表象,是由个别的特性到完整的形象,由当时的感知到印象的直接保留和事后会议的认识过程,这里已经包含惹事由部分到全体,由直接到间接的趋势。但总体来说,感性认识用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直接反映外部世界,以事物的现象即外部联系作为内容,还没有深入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所以感性认识具有不深刻的局限性,必须进一步上升到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财力哦啊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反映,是思维的细胞,也是最基本的思维形式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Mllllk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