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我是小寒童鞋。
今天给大家盘一盘常见的几种算法比赛赛制。
在算法比赛领域主要有三大赛制:ACM赛制、OI赛制和IOI赛制。
ACM赛制(ACM-ICPC)
ACM赛制是指“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CM International Collegiate Programming Contest,简称ACM-ICPC)所采用的赛制。这是一种面向大学生的团队竞赛,考察的是选手的算法能力、编程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
赛制特点:
- 团队赛:每个队伍由3名队员组成,共用一台电脑。
- 比赛时长:通常为5小时。
- 题目数量:约8-12道编程题。
- 答题方式:队伍在比赛过程中需要解决尽可能多的题目。提交的代码会被评测系统即时评判,分为“Accepted(通过)”和其他错误类型(如“Wrong Answer”、“Time Limit Exceeded”等)。
- 评分规则:按照解题数量和总用时排名。解题数量多的队伍排前,总用时少的队伍排名靠前。每次错误提交会加罚时间(通常为20分钟)。
**常见的ACM赛制比赛:**ICPC、CCPC、Codeforces部分比赛,AtCoder部分比赛,牛客部分比赛等等。
OI赛制
OI赛制指的是“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Olympiad in Informatics),包括NOI(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NOIP(省赛,2019年后NOIP取消,开设了CSP-J/S)等,是一种面向中学生的个人编程竞赛。
经过系统信奥培训的选手实力都比较强劲,如果在大学里遇到这些同学也不要妄自菲薄,毕竟人家从小学开始学的,这些人的目标大多是想通过信奥升学加分,所以沉下心来,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赛制特点:
- 个人赛:每个选手独立参赛。
- 比赛时长:2-5小时不等。
- 题目数量:通常3-6道题。
- 答题方式:选手每题可提交多次,但仅保留最后一次提交结果,比赛期间无法看到评测结果。
- 评分规则:每道题包含多个测试点,根据通过的测试点数量得分,部分数据通过也能获得部分分数。最终得分在赛后公布。
- 编程语言:C++是最常用的语言
OI赛制最大的特点在于考试的时候看不到评测结果,不像ACM赛制可以立马看到结果,知道自己对不对,但是好处是有部分分,过了几个点也有分拿。
常见的OI赛制比赛: NOI(中学生),NOIP(中学生),蓝桥杯大赛软件组,部分学校的校内ACM选拔赛,部分OJ的比赛。
IOI赛制
IOI赛制是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Inter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采用的赛制,逐渐成为国内多项比赛的趋势,如APIO和IOI。
赛制特点:
- 个人赛:选手独立参赛。
- 答题方式:选手可以多次提交代码,比赛实时评测并返回结果。错误提交无惩罚。
- 评分规则:每道题有多个测试点,分数取决于通过的测试点数量。
- 编程语言:主要是C++,部分比赛支持其他语言。
IOI赛制可谓是大家最想要的赛制,既可以看到评测结果,又有部分分,还没有罚时。
常见的IOI赛制比赛: IOI,天梯赛,RAICOM机器人编程大赛等。
这里是【代码寒舍】,我是小寒,一个热爱分享编程知识的程序员。我的频道主要分享编程知识,生活,大学计算机学科学习,考研经验。目前有大学学习,考研相关的问题,欢迎关注我,同名公众号【代码寒舍】可以找到我的联系方式。